言论

让你瞬间晕倒的物价/南洋社论

有人买 10公斤白米,4卷厨房纸,就要超过50令吉,于是瞬间”晕倒“。

吃的、用的,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都在涨价,甚至身后事要到的墓地,或骨灰龛等的殡葬费,也都一律要命地涨价。

有人哀叹说,欲望并没有膨胀,只是钱不够用,因为赚钱慢,赚钱少,裹腹的面包价格还要一涨再涨。

民怨商家联合垄断

有人骂,是商家的联合垄断,串通勾结,哄抬了物价;于是很多人都在抱怨或痛骂,要求政府干预和给予更多的补贴援助。

可是借用政府的力量,未必会使情况变得更好些,因为统制价格的结果,会使供应商越赚越少,还被迫退出交易,于是有价无市,最后还买不到。

经济部长拉菲兹鼓励缩减用餐,戒掉“外食成瘾”,原是一种非合作博弈中的策略,因为涨价就是”敌人“,要是消费者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态度,对涨价进行惩罚的回应,就能迫使商家按照消费者的意愿行事。

然而, 好些人却以讥嘲对应,还说了一大堆办不到的理由,断绝了自己重新确认底线的后路,结果消费者只能继续买贵。

其实,缩衣节食就是一种边缘策略,就是“不怕走战争边缘,却又不卷入战争的艺术”,这是以“威胁”对不肯与你合作的人进行惩罚的一种回应规则,若是能掌握适度原则,还能将悬崖转化成一条光滑的斜坡。

今日的问题是,消费者缺乏主动议价的能力,因为没有以“不买对方的货物作要胁,迫使卖方接受买方的开价,也没有好好培养价格竞争者,讨到最好的价格。”

因为买者对某一物品最高的议价,是买者的价格上限,卖者的成本,是卖者的价格下限,实际成交的价格就在这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就要看双方在讨价还价时的力量对比。

增加市场竞争效率

当然,最有讨价的方法,除了节制消费和谨慎消费,就是增加市场竞争与效率,要是猪肉贵, 政府就应奖励多生产;菜贵,就奖励大规模种菜,米贵,就多开辟农地,采取科学农耕法以提高粮产,提供更多奖掖。

还有政府要做的是,提高员工赚钱的技能与能力,稳定及增强币值,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就能对价格体系起正面作用,才能让人人买得起,用得好,更不会有顾客为了要10包辣椒酱闹得翻天覆地。

 

 
 

 

反应

 

言论

商机外交 中东加冕/南洋社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抵达沙地阿拉伯,展开其中东之行。他视沙地为自己的“幸运之地”。8年前,特朗普同样选择沙地作为他任职总统后的首个重要访问国家。

如今与中国关税协议尘埃落定,特朗普心情大好,因此这次访问,尽管难以在中东争端上达致具意义的协议,唯有商业交易预料将锦上添花,为美国带来更多贸易机会。

果然,白宫宣布,特朗普与沙地阿拉伯王储签署一项经济协议,沙地将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约2.59兆令吉),其中包括号称史上最大的国防军售协议,价值1420亿美元(约6138亿令吉)。

沙地实际行动挺美

获得如此巨额投资,特朗普显然笑不拢嘴,频频称赞沙地王储,公开表示“没有人”能像他一样不可思议。

美国市场也欢迎沙地的投资,并指出该协议将为美国制造多达200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有望深化双方在军防、能源及科技等领域的合作。沙地阿拉伯再次以实际行动展现对美国的支持,而非空谈。

特朗普随后将拜访卡塔尔与阿联酋,此次中东之行,预料将成为他又一场“自我加冕”之旅。

不过话说回来,中东局势依旧胶着。特朗普继续炮轰伊朗是中东“最具破坏性的力量”,并强调美国绝不会允许伊朗拥有核武。

伊朗也不甘示弱,反讥美国对以色列的犯罪行为视若无睹。预料特朗普在完成主要访问目标后,不会节外生枝,双方对峙仍将维持“点到为止”的态势。

东盟“集体谈判”不被看好

另一方面,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建议东盟国家联合与美国集体协商关税议题,引起不同反应。由于美国对东盟各国征收关税税率不一,专家普遍认为“集体谈判”并不可行。

安华希望以东盟代表身分与美磋商,被指更像是“炫耀身分”而非务实解决问题。美国则倾向与东盟国家个别展开双边谈判。

此外,安华挺巴勒斯坦立场也可能引来盟国顾忌,担心此举惹怒特朗普,影响外交关系。

因此,不乏评论家呼吁首相应专注治理国家,避免拖累东盟国家。

特朗普此行凸显其“商人本色”,与其硬碰,不如思考如何在互惠互利中取得平衡。

东盟多国貌合神离,表面和谐,实则分歧众多。要齐步并进,恐怕难免多头马车、步伐凌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