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施政利好下的迷思/陈金阙

为了证明政府实施的政策利民,部长常常举出各种措施实行以后的绩效。

但是,作为人民,我们应该时时求证,到底这些措施是否真如部长所言,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是部长求表现心切,忽悠了人民。

之前提过的经济部长拉菲兹“外食论”,就引起人民的不满。所谓民以食为天,人民最注重的就是吃到饱、吃到好。

部长以为出外吃饭就是奢侈的论调,不受人民认同。拿近日的白米涨价来说,谁不晓得自己在家煮整锅饭还比外面吃两碗饭便宜;谁又不知道一包快熟面在外面吃还是在超市买回家自己煮,哪个比较经济?

前提是,我们每天得及时回到家,作好一切伙食准备。这似乎是那些准时下班,走路也可以回到家,或者不用超时工作的自雇人士的幻想。

花半小时解决一餐

日常生活中,在外花半小时来解决一餐,然后继续挣钱,比那些花一两个小时来准备午餐或晚餐的悠闲人士,谁比较接近现实?

至于国内贸易及生活成本部副部长傅芝雅近期发表的“200令吉其实够用”的言论和短片遭到人民的围剿,逼得她报警表示遭人陷害,暂避风头。

和每天进出市场的人民比日常生活开销,部长还是免了吧,不如多做一些慈悯销售,让人民更加感受到政府的大阳伞之下的保护。

此外,21位资深媒体人和组织谴责大马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警告、传召及要求新闻网站撤消报道的做法,等同干预新闻自由,也违背了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要让媒体无畏无惧报道的精神。

通讯及多媒体委员会最近指示网媒“MalaysiaNow”下架9月19日在国会喧吵的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已得到国会直播,MalaysiaNow是触犯了什么禁忌,新闻被令下架呢?这显示团结政府执政以后,希望联盟已经忘了在野时,媒体如何为了争取新闻自由,和他们站在同一阵线。

报道真相沦为门面话

所谓的勇于报道真相,已经沦为门面话,实际上成了有条件的无畏无惧,这难道又是小拿破仑的杰作?

同样的,财政部副部长沈志强表示,政府今年起不再向用电量高的大公司提供全电费补贴,成功让政府在上半年省下40亿令吉。但是,好坏事情有两面,受影响的公司可能被逼将所增加的成本转嫁于人民,结果是富了国家的金库,穷了人民的口袋。

本地面包制造商Gardenia宣布,从10月1日起,旗下30种产品将调涨3至5%不等,原因是2023年1月落实的雇佣修正法令导致劳动成本增加,电费和天然气价格飙涨。

这些原因,不都是政府推出的“良政”吗?或许部长会说,人民要谅解,在通货膨胀压力之下,调涨3至5%是很普通的事。

但是,接下来的成本转嫁,陆续有来,部长如果没有感受到施政之下的“蝴蝶效应”,以及人民的愤怒在日以继夜的累积,自然也对日后可能发生的大海啸懵然不知。

 

 
 

 

反应

 

言论

被打压的或不止哈佛/陈金阙

成功进入外国名校,是本地学生的梦想。这些名校屈指可数,例如英国的剑桥和牛津大学,中国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以及美国的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是学生梦寐以求的殿堂。

可是,曾几何时被视为为国争光或光宗耀祖的理想,如今在政治干预之下,可能转变为一场终身难忘的梦魇。

事情正以难以预料、吉凶未卜的方向演变,确实在这些高贵的学府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痕迹。

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当马来西亚学生近年来收到哈佛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父母家人,包括学生本人,皆欣喜若狂,“这是大马人最想进入的顶尖大学之一”。

然而,当特朗普以哈佛“违反美国法律”为由,禁止国际学生继续就读,导致许多学生必须立刻中断学业,甚至可能被驱逐出境,这些学生陷入了惊慌失措,难以接受这个一夜之间天翻地覆的消息。

美国政府的这项措施影响到来自140多个国家、约6800名在哈佛就读的国际学生。一旦政策落实,这些学生若要继续留在美国,必须转学至其他美国大学,以保住学生签证。

禁令或波及更多大学

一些原本计划在假期回国探亲或度假的学生,也因此取消了行程,深怕一旦离境就被拒绝返回美国,无法继续学业。

不仅如此,该政策也令美国境内约100万名国际学生人心惶惶。他们不禁怀疑,这项禁令是否会被进一步扩大,波及更多大学。

无论如何,这次风波毫无疑问是由特朗普一手掀起,引发了一连串法律与宪政问题:美国总统是否拥有为所欲为的绝对权力?是否可以随意干预杏坛,危及求知自由?

哈佛大学已正式入禀法庭,挑战这项禁令,并获得法官颁布的临时限制令,暂缓执行政府剥夺外国学生受教权的措施。下一场听证会将在美国时间5月29日,于波士顿举行。

不过,这也引来了种种反思。美国人民开始质疑,象征学术独立与自由的高等教育殿堂,是否已经遭到政治操控?又该如何避免因拒绝站在政治同一立场而遭受报复性迫害?

美国国土安全部长克莉丝蒂·诺姆(Kristi Noem)指出,禁令的依据是哈佛涉嫌“煽动暴力”及“反犹主义”,她还强调法院无权阻止特朗普政府依法执行其移民与国家安全政策。

当政府以“危害国家安全”为名实施禁令,这似乎将政府权力推向无所不能的地步,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断施压哈佛

此外,特朗普还不断加码施压哈佛,最新动作是要求各联邦机构取消与哈佛大学剩余的所有联邦合同,总价值高达1亿美元。

或许,这看似是特朗普对哈佛“不合作”姿态的报复行为。

但深思之下,一个国家的政府,或者总统,是否真的拥有关闭境内任何一所大学的权力?政府是否可以在“合法且合理”的前提下,关停任何一所高等学府?

如果质疑其动机,就更应追问:是谁赋予了这个政府如此权力?这个政府在执行权力时,是否本着正直与公正?若不是,人民又该如何收回这项权力?

如果特朗普继续倒行逆施,在国际上,或许他人会选择漠视;但是若在国内推动撼动人民根基的政策,恐怕其倒台的日子,也会因此提早到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