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勿神化政治人物/郭碧融

大选后政局纷纷扰扰4天后,拿督斯里安华终于在11月24日宣誓就任,成为我国第10任首相,令支持者雀跃万分,也欣见斗争了24年的安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不再像以往般距离相位“这么近,那么远”。

我在获悉安华成为首相的消息时也叹了声“终于啊!”,但这不意味我很崇拜安华,而是看着他20多年来经历坐牢、与相位擦肩而过、战友背叛等的困境后,依然坚守心中的梦,即使遭人唾弃也从未萌生放弃的念头,这样的精神与能耐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1998年烈火莫熄开始燃起时,我尚在理科大学求学,对当时安华支持者发起的改革运动感到热血澎湃,期望马来西亚的民主能够向前推进,有朝一日突破国阵一党独大的局势。

当年,一些学生在某周五的祈祷时段后,一起走出校门口,聚在路旁展开示威行动。当时修读新闻系的我人在现场采访,好几次禁不住站在示威的学生群里,却也担心学生遭校方与警方对付。

从2008年选举掀起的3·08政治海啸、2018年希盟推翻国阵的创举,到这次敦马哈迪医生领导的祖国斗士党捧蛋与国阵惨败,让人看到烈火莫熄运动确实改变了国家政治版图。

国家改革最大考验

这肯定不是安华一个人的贡献,而是很多组织和人努力付出和牺牲的结果。所以,安华承载了成千上万人的理想与希望坐上首相位置,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去如何带领国家改变才是最大的考验。

安华宣誓任相后,一夜间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红人,无论是他用来签署首相委任状等重要文件的钢笔,或者与官员开会时所穿的凉鞋都受到网民追捧。

这与马哈迪在2018年受委成为首相时的情况如出一辙,当时民众把他视为救国英雄,网民发文感谢他对国家的付出,并将他视为男神,甚至穿一双Bata品牌拖鞋也被称赞是节俭的行为,简直将他捧上天。

遗憾的是,马哈迪并没有因为身在希盟就变成救国英雄,反之如过往般玩弄种族议题,甚至最后成为希盟倒台的其中一个推手。

人民对安华期望大

政治人物是受到人民的委托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所以人民应时刻监督他们的表现,才能确保他们照顾国家与人民的利益。

如果一味地将政治人物视为神,那恐怕会过于高估他们,以为他们会像魔术师般,转眼就能改善国家既存的问题。

万一被捧为“神”的政治人物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人民想象的美好图景,人民就会有期望愈大,失望愈大的心情,认为政治人物违背大选承诺,于是开始攻击他们,并希望他们尽快下台。

人民确实对安华抱着很大的期望,但安华并不是盖世英雄,更何况他上任后所要面对的挑战很多,包括振兴经济、巩固执政党地位、思考如何与反对党合作等,所以我们不能奢望马上看到国家的改变。

身为民主推进一分子的人民,能做的就是观察安华的领导作风、处事能力、政策制定等,若发现弊病就提出批评,以期安华领导的政府逐步将国家带往美好方向。

反应

 

要闻

独立新闻中心:大选期间 哈迪论煽动种族措词最硬

(吉隆坡30日讯)独立报告显示,第15届全国大选期间,伊斯兰党及其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在社交媒体针对煽动种族的课题时,措词最为强硬。

这份主题为“马来西亚第15届全国大选社交媒体监督”的报告指出,基于哈迪阿旺及其政党既没呼吁,却也没有限制社交媒体用户进一步传播与种族有关的仇恨,从而形同煽动同谋。

“所以这些从政者正在助长仇恨论述,以及利用网民的评论,但他们保持沉默,所以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同谋,因为他们没有大声疾呼。”

独立新闻中心(CIJ)执行董事瓦莎奈度在推介礼上说:“透过整个监督期,这(说法)非常有说服力。”

在去年10月20日至11月26日期间,该独立新闻中心对社交媒体上的 9万9563条独特信息进行了分析,发现“绝大多数”社交媒体帖文,涵盖种族和宗教的论述。

2帖文达“三级”严重程度

瓦莎奈度说,哈迪阿旺本人有两个帖文达到“三级”严重程度,即有关帖文被归类为不人道和怀有敌意的语言。

有关监督报告也引述哈迪阿旺去年11月大选前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帖文称,哈迪阿旺积极地透过其言论宣扬反华情绪并敌对民主行动党,进一步加剧错误和虚假的信息。

“哈迪阿旺在 TikTok发布的帖文,指民主行动党派出马来候选人的行为属‘狡猾和危险’,被发现在所有社交媒体平台上达到很高,接近 250万的点击率。”

瓦莎奈度说,这种传递信息的模式也影响选后宣传,从政者通过TikTok帖文制造了恐惧,试图煽动若行动党与希盟重新掌权,5月13日的历史种族动乱事件将重演。

她说,更令人担忧的是,1万7800条或所有独特消息中的18%被归类介于二级(冒犯性)和四级(敌意呼吁)之间,这显示五分之一的社交媒体用户以伤害性、歧视性、不人道和煽动性的言论回应,而不是简单的不同意。

内容赞助商身分未明

监督报告指有关视频注明的“付费合作”标签,证明内容是赞助的,只是至今赞助商身分仍未明。

针对宗教相关的课题,回教“被武装”来煽动马来回教徒的不安感,即各社交媒体平台上总共有 2万4484个独特帖文,携手群起攻击行动党,并将后者描述为无神论者和反回教。

“监督报告也发现一些帖文叙述一些从政者为回教捍卫者。也有人断言,不投票给伊斯兰党或国盟将意味着不支持回教,或选民可能会‘下地狱’。”

瓦莎奈度说:“我们也通过社交媒体的一些日常,看到马来人至上的主义,这通常是由许多其他因素推动的,包括制度化和系统化。”

通过机器人网军留言

她说,在用户留言评论方面,监督报告也发生“协同造谣行为”,即通过机器人和网络兵团的账户来留言的数据;在9万9563 条独特留言中,有2623 条或 2.63%被确定为“协同造谣行为”。

“大多数‘协同造谣行为’是在推特(1642个帖子)发现,并且大多数集中在种族(1458个帖子)和宗教(1138 个帖子)课题。

“我们的调查结果也确认其他关于在大马选举期间控制公众言论的研究结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