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伊党避重就轻谋权/许元龙

伊斯兰党从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至长老会及其他领袖干部,天天此起彼落地将禁赌、禁酒、女性衣着、清真课题;说三道四的作为政治筹码与夺权的主轴。

伊党领导将宗教教义强加在非回教徒社会身上,肯定将影响非回教徒的生活与习俗,也严重打击多元化世俗社会与经济发展。

在伊党领导心目中,好像大马只有单一宗教信徒的权利至上,其他非信徒似可有可无,甚至可任意批判与歧视。其语言暴力、霸凌已自我合理化。此乃是他们“拥有讲了算”的主客观权力使然。更让非回教徒担心受怕的是,伊党领袖可以畅所欲言的高谈阔论,其充满煽情的种族与宗教言论,无需面对任何法律责任。

这是鼓舞与助长加剧族群两极分化,这对多元化的国家会是危机,更是灾难。

另一方面,华裔传教士郑全行更说,华人爱穿短裤及露肩上衣,比西方人更“西方”。

此人有关宗教与文化教育言论,往往比马来回教徒更霸道与极端,普遍引起华社高度不满,也让保守宗教人士借其言论深化霸凌非回教徒。

我国非回教徒老想不通,为何伊党领导上下只关心禁赌、禁酒或女性衣著的课题,而忽略了深深影响国家民族前途的贪污、吸毒、乱伦、性侵、未婚先孕、弃婴、仳离、诈骗及飙摩托车、蚊型脚车的切身国家、社会问题。

巩固政治筹码

伊党人知道吗?赌博、喝酒、衣著影响仅是少部分人,非回教徒也有许多是不赌、不酒、穿着适中者。如果说这少部分的人会影响回教徒,那是谁的问题呢?如果伊党认为关掉投注站或卖酒店,就能使人远离之?这是简化的逻辑思维,还是在冷气房中的想当然尔?

伊党人避重就轻专讲赌、酒、女人问题,其目的显而易见只是为了巩固其政治筹码,及迷惑其支持者。

为什么伊党执政的丹州与登州沦为西马最贫穷落后州?人民年年面对水患蹂躏、老百姓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是执政党理政无方、还是为富(包括拥权者)不仁呢?

伊党人无视本身社会所面对的种种人伦、道德、贫穷、贪腐及经济问题。

这些关系民生与州或国家重大问题,伊党人关注吗?有计划改善吗?而天天往赌、酒、女人问题下功夫,能让百姓日子过得更好吗?他们有明天吗?

哈迪阿旺是国会议员、儿子是州议员,这种典型的官爷子孙代代掌权享受荣华富贵,不知是否是“宗教教义”所赋予?

第15届大选掀起了“绿色海啸”让关心国家前途者心跳一百。倘若在来临的6州大选,伊党又所向披靡,可预见的是外资却步、内资外迁、人才加速外流。

这难道是杞人忧天、危言耸听吗?

视频推荐:

反应

 

商余

悼念林明华挚友

文|许元龙

《星洲日报》前执行编辑及“大柔佛”前高级采访主任林明华挚友骤然离世,一时间真的接受不了。不是日前才在脸书阅读,他依时发布的24节气之“春分”莅临大地吗?

     最后一次见到他是在去年母校培群独中的宴会上,觉得他有些消瘦,但下巴的胡子依旧白得有其代表性。他问及有何新作品?我表示有新书要送书给他,並向他要住址。数日后我以快邮寄上拙作《真言集4.0》,而后,他传短讯回复,书又重又厚,他有事去吉隆坡公干,回来会慢慢阅读。

       我一向不善与报章编辑打交道,认识他是神交,因喜欢阅读他早年在《星洲日报》言路版的专栏〈云淡风清〉及〈夜雨晨风〉的评论文章,分析入木三分、针砭时弊,一针见血。

      从千禧年依始,3大华文报章——即《南洋商报》、《星洲日报》及《中国报》都在柔佛地方版开启多个言论版,让读者们投稿。

那些年写时评激情无限,每星期在《南洋商报》〈堤短话长〉、〈焦点评论〉、〈开门见山〉、〈轻弹浅唱〉等投稿多年。 

由林明华高级采访主任坐镇的大柔佛的〈柔佛透视〉及星期天的〈大家谈〉,我属常客,或许是我的稿合他的评审标准,故见报率偏高。现〈柔佛透视〉变成不定时的专栏。

离开报社 少再动笔

     记得2015计划出版《真言集3.0》时,曾邀请明华兄为拙作写序,他表示离开报社后,就很少再动笔了。

当办新书推介请他评介时,他表示没给我写序,就没有理由拒绝当评介,否则,真不近人情。他为拙作评介,还图文并茂的通过视频演说,真费一番功夫详阅制作,这体现了他为人处事认真、负责任的做人之道。

2020年的《真言集4.0》,也请他帮写序,他依旧以多年没动笔为由,恐无法胜任……后因冠病疫情关系,也没能为《真言集4.0》办推介礼。

明华走得太年轻、太意外、太匆匆,还没听到他私下对拙作点评就挥手而去。

想当年,在全国与地方言论版耕耘的左邻右舍,走的走、歇的歇、老去的老去,唯吾仍不认老已至而继续搖笔笑看人间。

人生无常,愿明华兄一路走好!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