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真的厌了/许国伟
雪州苏丹沙拉夫丁殿下一番语重心长的话,说出了不少人共同心声。
“我们已受够了政治,人民已厌倦,朕也听腻了。醒来吧,全体议员们……。
“记住,不要以为自己在人民心目中很受欢迎,就来到雪州辱骂蔑视不同政治立场的人。礼貌去了哪里?”
殿下是不点名斥责一些群体及政治人物,在竞选活动上使用粗俗字眼,还牵扯到王室。
殿下虽不点名,但不妨碍大家猜测所指的是谁。
其实,殿下提到的政客粗俗无礼、辱骂蔑视政治对手行为,国内很多政治领袖皆是如此,且行之有年。
曾经,政治领袖在竞选期间,谈的多是批评失策、斥责贪腐、痛陈无能。有没有用词粗俗地大骂?有的,不是没有。
后来,可能是市场反应良好,政治演讲普遍越来越趋向流里流气。台上在辱骂嘲弄对手,一味人身攻击,也能赢来台下满堂喝采。
这股风潮赶上网络普及时代,社交传播率点阅率极高。领袖及团队会认为,这意味广受欢迎。
辱骂越“俗搁有力”越窜红
于是,不只政治领袖乐于这么做,连谈时事评政治也要重口味,辱骂得越“俗搁有力”越快窜红。
这套在中文政坛及网络圈纵横天下的流量密码,如今马来政治领袖也运用得心应手。
以吉打大臣拿督斯里莫哈末沙努西为例。喜欢他的,就爱他敢怒敢言、义正词严、言词犀利又接地气,能引起共鸣。讨厌他的,就恨他胡说八道、态度噐张、用词粗俗又无礼,听了就反感。
这种情况,这种心情,说来一点都不陌生。毕竟,拥有这特质,评价两极的政治领袖多的是。
殿下说,辱骂不是马来人的文化;相信,辱骂也不是各民族的文化,包括华人。
更何况,经历了这么多年政客浮夸表演式的辱骂对手,然后曾经骂得一文不值,如今山盟海誓称兄道弟,又再周而复始辱骂新的对手……
不只殿下,人民真的厌了,也腻了。
拉菲兹的警钟/许国伟
人民公正党署理主席拿督斯里拉菲兹向来直言不讳,自认是“逆耳忠言”的代言人,也不在乎是否得罪人。
他曾批评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身边尽是阿谀奉承之辈,只会说好话、讲安华爱听的话。
“感觉良好”氛围弥漫
如今,安华领导的团结政府在国会拥有三分之二多数,希望联盟与国阵的合作在几场补选中告捷,国盟的土著团结党与伊斯兰党又屡传分歧,各种迹象似乎都预示着团结政府再赢下一届大选,问题不大。
这种“感觉良好”的氛围,自然也弥漫在公正党高层之间。
然而,拉菲兹提出警示:希盟在华裔和印裔选民中的支持率正在下滑,而马来选民的支持仍显不足。
根据他引述的数据,自2020年8月以来,希盟在马来选民中的支持率从20%缓慢上升至2025年4月的27%。但若公正党要维持30至40个国会议席,至少需获得35%的马来选票。
他也指出,华印裔选民对希盟的支持率已从超过70%下降至不足60%,且近几场补选中,华裔投票率不足40%。

这无疑是一记警钟——问题是,希盟,特别是公正党领袖,愿不愿意听进去?
这两组数据的背后,多少也反映了团结政府部分政策,正在偏离希盟原有路线。
首先,马来选民支持率上升,而华印裔支持率下滑,很可能与团结政府倾向宗教保守与土著至上的政策有关,令长期支持希盟的非马来选民感到失望。
更值得注意的是:马来选民的支持率虽在上升,但速度缓慢;华印裔的支持率却快速下滑。这是否意味着更大的潜在危机?
华印支持率快速下滑
其次,那些上升的马来支持率,是真心支持希盟?还是支持国阵的巫统?抑或只是认同团结政府?这一点仍有水份,稍有风吹草动,或许就打回原形。
若希盟一味迎合国盟,以种族与宗教议题争取选票,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关键是,身为首相与希盟主席的安华,是否有意愿、有能力板正当前政策上的偏差?如果希盟的“非种族、非宗教”理想在团结政府内逐步妥协,又如何唤回原本支持者的热情?
多位希盟领袖在选举期间,为争取华人票,总喜欢说:“难道你要包头佬做政府?”或者“投国盟就没短裤穿!”,以致网民调侃,如今有了新的“神明”:短裤神,每次选举前必须膜拜才“有保庇”。
如今,拉菲兹直言,这一招已失效。华裔选民不会转投国盟,但只要选择不出门投票,公正党在混合选区就大势已去。
拉菲兹就像《国王的新衣》里的那个孩子,当所有人都称赞国王的新衣时,他道破真相:“国王什么也没穿。”
童话中,人们可以哄堂大笑;现实中,说得太直白,只会招人讨厌。
这,就是拉菲兹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