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就业坊:职场新常态 跨国企业更倾向居家办公

(吉隆坡2日讯)觅职网站就业坊(JobStreet)调查显示,尽管政府已解除“居家工作令”,允许私人界100%的各级雇员回到公司上班,但居家工作似乎已成职场新常态和新趋势。

据《新海峡时报》报道,有关调查发现,大部分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启动居家办公或透过混合办公室的系统,透过远程管理员工,在疫情期间贯彻新职场和工作形态。

调查也发现,在吉隆坡设立总部的跨国企业、科技资讯领域及大型企业里的高薪职员,更倾向于居家办公,反观较小的企业、本地业者及执行级管理层,则不太愿意。

觅职网站就业坊大马区域经理欣兰卡兀解释,并非每个工作文化领域都适合套用远程办公的模式。

“去年就业坊针对大马人进行一项‘吸引力法则’的研究显示,有27%人力资源决策者选择继续投入更多时间于居家办公,30%决策者则建议减少居家办公。

“员工人数超过501人的企业,有37%愿意投入更多时间于居家办公,当中包括工作3至4年的员工占38%、高薪职员占37%及科技资讯部门占38%。

“希望减少居家办公的有33%本地企业,而35%是员工人数约50人或更少的企业,执行级决策人或商人则占39%。”

欣兰卡兀指出,48%受访雇主反映,居家办公的新常态降低生产力,影响身心健康,而随着政府日前解除“居家工作令”,这些雇主对能重返职场岗位复工,表示欢迎。

居家办公受X和Y世代职员青睐

这项调查也发现,居家办公深受X和Y世代职员的青睐,分别占72%和71%,其次是Z世代64%及“婴儿潮世代”则占66%。

欣兰卡兀表示,居家办公深受大马职员青睐,各世代职员的支持率达50%,也让企业可以调整适应新常态,在后疫情时代继续推崇工作与生活取得平衡的模式工作,而且还能摆脱传统办公环境的问题如呱噪的同事、长时间的午休及茶水间八卦舆论等。

“负责任的职员即便是居家办公也会有高效率表现,相反的,居家办公对一些人可能太舒适而影响效率。

“居家办公有机会让员工学习使用新科技和应用程式如Microsoft Teams,、Skype,、Zoom及Facetime,让员工更快速掌握新科技的使用。”

她指出,居家办公也有个人和职场专业的模糊界线,会令人感到孤独、倦怠感和高离职率。

她表示,也有一些情况是,为保护消费者资料或数据安全,企业会限制员工对资料库系统的访问权,因此相关职位的员工最好是返回办公室登入系统。

雇联会主席:应推出“安全工作泡泡”

马来西亚雇主联合会(MEF)主席拿督赛胡申则建议,企业在全面返回公司职场工作后,应推出“安全工作泡泡”的概念,实施“安全职场”(Safe@Work)计划,员工若与冠病患者有密切接触者,允许他们居家办公,或重返职场,但必须与其他员工隔离,如此一来才能防止染疫情况爆发。

他说,目前“安全职场”仅开放给制造业和相关服务领域,希望政府能扩大这项计划到其他工业领域。

他也建议雇主可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需求,考虑让部分员工继续居家办公。

反应

 

东盟+

曼谷空气污染迫使近200所学校停课 当局呼吁居家办公

(曼谷23日讯)泰国首都曼谷23日因空气污染严重,迫使近200所学校停课,当地官员呼吁人们居家办公,并限制重型车辆通行以缓解污染。

根据空气质量监测平台IQAir的数据,截至23日上午,曼谷成为全球空气污染第六严重的大城市,PM2.5浓度达到每立方米122微克。PM2.5是一种能够穿透肺部并进入血液的微小颗粒,与多种健康问题和癌症相关。

曼谷当局本周早些时候宣布,受污染严重影响的地区学校可自主决定停课。

截至23日上午,大都会管理局(BMA)管辖的437所学校中已有194所停课,停课时间从一天到一周不等,影响数千名学生。这是自2020年以来曼谷因空气污染停课学校数量最多的一次。

此外,曼谷当局限制了6轮卡车在首都部分区域的通行,措施将持续至23日晚间。

曼谷长期受季节性空气污染困扰,尤其在干燥季节污染物易于积聚。专家建议采取更多措施减少污染来源,如改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工业排放及更严格的车辆排放控制,以从根本上应对空气质量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