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及格率微降 华文及文学科成绩退步

(布城24日讯)2024年大马教育文凭(SPM)考试今日放榜,相较2023年,华文科和华文文学科的科目平均积分(GPMP)均有退步。

根据成绩分析报告,2024年SPM华文科报考人数为4万7978人,比2023年增加251人,科目平均积分则从2023年的3.99降至去年的4.01,退步0.02。

报告指出,2024年华文科考生中,共有23.2%学生考获A+、A、A-的优异成绩,高于2023年的22.7%,但及格率却从2023年的96.1%,下降至95.5%。

对于2024年华文文学科,报告说,该科的科目平均积分为4.81,比2023年的4.63下降了0.18。

“在华文文学科考获优异成绩的考生,也从2023年的31.1%,减少至27.3%,及格率则从2023年的85.4%退至去年的85.1%。

2024年华文文学科报考人数为1686人,比2023年的1682人增加4人。

 

 
 

 

反应

 

言论

被数据蒙蔽的教育/方城

大马教育文凭(SPM)放榜,又是全科及格人数再创新高、师生成就满满的一天。大家沉浸在不断攀升的美好数据中,沾沾自喜。

学校认为此前提升成绩的举措成效显著;一些学生平时校考不及格,SPM却考到A或B,便趾高气扬,甚至抱着侥幸心理大笑。老师心里清楚,他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学习上究竟付出了多少时间与努力。

原本,这场考试本可以让冥顽不灵的学生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然而,年年创新高的官方数据,反而让那些意外取得佳绩的学生变得不踏实。他们开始相信,成功不必付出对等的努力——上天是会掉下馅饼的。这,真的是我们期望的结果吗?

自我陶醉 麻痹大脑

还记得我当年在大学做研究时,相比于访谈方式,大家更推崇问卷调查,因为它能带来“最精准”的数据。

殊不知,数据是可以被操控的!当整个教育过程只重视“成才教育”,德育流于书面形式,我们便制造了大量擅长操纵数据的“精英”。

只要书面报告无懈可击,就能让上级安心(无须交代)、家长放心(以为孩子有出息)、学生开心(误以为自己很优秀)——皆大欢喜!即使大家自我陶醉,麻痹了大脑又何妨?

今年SPM成绩放榜,有数据显示88.22%考生能应对高层次思维题;而这批学生,正是2022年在PISA国际测评中,仅有1%能答对第六级高阶题目的同一批人。

如果这不是“神迹”,那只能说数据游戏玩得漂亮。难道他们在短短两年间脱胎换骨、突飞猛进?这可能吗?

机械式教学渐失人性

实话说,我们的教育并没有出现奇迹。如今的学生大多好高骛远、自我感觉良好、不愿虚心学习,课堂上难以管教,阅读能力逐年下滑。

但学校却坚持“教完课纲”优先,老师像机器人一般,疲于奔命、赶进度,不愿也无力花时间纠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别说耐心等待。

这种体制下,教育逐渐丧失人性,人工智能取代教师、人类走向衰败的趋势,也许正是从这里开始。因为,若没有正确的态度,再多的“成才教育”终究会付诸东流。

古人云:“先成人,后成才。”如今,我们舍本逐末,不教学生为人,却一味追求成才,最终让数据遮蔽了真相,麻痹了我们的头脑——这正是今日教育与社会诸多问题的根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