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索罗斯让美国新闻自由成笑话?/霍咏强

2018年《金融时报》选出了索罗斯为2018年度风云人物,并且开宗明义说,他们的选择不只反映索罗斯当年的成就,同时也因为他所代表的价值观,认为他的自由主义观念,在国族主义和民粹主义兴起的环境下,更显难能可贵。

更有台湾媒体说“他通过慈善事业宣扬他的自由主义世界观,鼓吹开放社会、媒体自由,对威权政体的批判不遗余力”。

投入巨资成功洗白

今天看来,这些只是索罗斯成功为自己“洗白”的媒体渗透行动之一。

美国保守派媒体研究中心Media Research Center旗下的《MRC Business》杂志公布,索罗斯为传播他的“开放社会”倡议,多年来投入了逾320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其中包括向超过54位有影响力的媒体人士,包括来自CNN、NBC、CBS和彭博等多家美国主流媒体支付报酬。

他主要通过向与他们有关联的组织注资,进而和美国以及国外的一些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人物产生联繄,这张媒体关系网络使索罗斯对媒体报道什么新闻?怎么报道?哪些新闻不能报道?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报告指索罗斯投入了钜额资金,用来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他激进的“开放社会”倡议,包括鼓吹堕胎、LGBTQ狂热、极端环保主义和反美主义等等,由2016至2020年间,索罗斯至少动用1.31亿美元来对媒体集团施加影响,再通过他们向数百万人灌输他们的观点。

最近,Fox News的报道,指索罗斯通过非政府组织Governing for Impact (GFI),通过就石油策略建议来摆弄拜登的能源政策,并称他为“左冀自由派富豪”,恐怕并不完全符合事实。实情是过去几十年,索罗斯用尽政策和资讯操控,多次狙击各国政府或行业市场来获利,他祟尚的并不是什么政治理想,而是制造混乱、浑水摸鱼!

慈善为名插足政治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索罗斯就以“慈善工作”为名插足政治,但是,他不认为投身政坛是最好的方法、更乐于在幕后,因为官员、议员这些政客不过是扯线公仔。他用更高层次的社会论述来操纵舆论的变化,从而迫使当地政府施政受其论述牵制;这已经不是利用更早获得资讯,而是直接在社会上制造风浪。

索罗斯利用学术赞助和支援非政府组织,还是缘于一个偶然因素,许多民间服务机构会积极争取企业赞助,他很快就发现赞助这些慈善活动,非但可以扣税,多少等同于已出之物,而且自己还可以选择如何使用这些捐款,非但可以用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许多时候更有助于日常业务,可谓一石二鸟。

所以,索罗斯捐助的善款不会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救济或福利,而是用“改善教育状况”为名,倡导一种开放式社会模式,推广民主制度、鼓励自由言论、以及更具体地教授各种争取目标的抗争手段。

所谓的“开放社会”只是一种招牌,其真实的目的是向那些被标签为不够民主的国家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掀起“民主浪潮”,每年还会资助来自这些地区中有才能的青年研究员展开学习研究,从而不断培养有意愿、有能力影响社会公共生活的年轻一代,为实现民主演变这个目标煽风点火。

媒体吹捧必不可少

这种意识形态的渗透更需要美好的包装,因此媒体的吹捧和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索罗斯就通过向例如记者协会、Freedom of Press等组织提供资助,比如说鼓励追踪报道、向受伤战地记者提供支援,从而影响这些传媒人士的新闻报道方向,还很成功地赢得许多传媒的信任,当中甚至包括中国传媒在内,还认为撇开他在金融市场上搞风搞雨,20多年来在中国的诸多“慈善贡献”,称得上中国人民真正的“老朋友”?

索罗斯很成功地把:投资+基金+非官方组织+传媒,构成无坚不摧的组合拳,到底是聪明还是狡猾?从打出所谓“开放社会”到通过民间组织的活动和包装,掌握各地区的资讯,再由传媒的报道方向控制舆论声音,再乘机狙击,可以说本少利大,甚至无本生利。

至于,被美国人视为宪法基石的新闻自由,也彻底成了笑话!

 

 
 

 

反应

 

灼见

【灼见】美国政治风暴的先兆/霍咏强

上周三,马斯克是以怎样的心情度过?

在国际太空站滞留9个月的两名美国太空人乘坐太空探索(SpaceX)旗下的“龙”飞船,经过17小时的航程后重返地球。在尴尬的波音公司面前,马斯克以拯救太空任务的英雄身分、激动地阐述他的火星宏愿。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拉斯维加斯街头火光熊熊,一名黑衣暴徒手持燃烧弹冲向特斯拉服务中心,在点燃多辆Model Y后,又对车身疯狂扫射,5辆电动车化为焦炭,马斯克连发3条推文:这是疯狂且邪恶的恐怖主义!

从高调支持特朗普、到主导美国效率部,大肆清洗美国政府冗员,却又惹起了表面上冲着他个人而来的仇恨,马斯克是这期间的风头人物,一位全球科技偶像,现在成为横跨美国的恐怖袭击浪潮的目标!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冲突、政治博奕,远远超越这些已经骇人听闻的事件。因为背后正在角力的各方力量,来自美国最顶级的财团和势力。

马斯克成众矢之的

马斯克彷佛一夜之间成了众矢之的,狙击马斯克的战场,借助这些声势浩大、貌似抗争的打倒特斯拉活动,特斯拉经销店被砸、停在路旁的车辆被破坏,层出不穷,越演越烈。影响蔓延到金融市场,特斯拉销量下跌、股价从最高位488美元插水腰斩,时间配合巧妙,这就不可能是偶发事件。

在部分抗争活动中,出现了“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叛徒”这种口号,虽然马斯克和特朗普的前任大佬班农、以及MAGA阵营意见不合,但是MAGA的核心人物是特朗普,他不但表示完全支持马斯克,还警告以暴力行为对特斯拉实施破坏,可能被判入狱长达20年,此时出现这种口号反而显得耐人寻味。

更令人意外的是在3月8日,马斯克发布了一条推文,直指特斯拉正在被有组织地攻击:“调查发现,5个由ActBlue资助的团体——Troublemakers、Disruption Project、Rise & Resist、Indivisible Project、Democratic Socialists of America——是打倒特斯拉活动的幕后推手。”

指控索罗斯幕后黑手

他更进一步点名了ActBlue行动的资助者:索罗斯、霍夫曼、桑德勒、鲍曼和亨德里克斯。这些名字都是响当当的人物——索罗斯是全球知名的金融大鳄和左翼金主,霍夫曼是领英(LinkedIn)的创始人,其他几位也都是政治圈的重量级金主。

正当ActBlue组织因涉嫌通外和违反美国竞选财务法规而被调查时,ActBlue的7名主管,包括副总法律顾问集体辞职。为了争权夺利,美国门阀之间互相倾轧并不罕见,但大都私下以利益交换解决;把事情搞大成为暴力冲突,并准备好白手套牺牲品,而另一方又毫不犹豫高调爆料,都是美国政圈前所未有的现象。

一场由金融大鳄索罗斯领衔发起针对特斯拉的攻击,让这家明星企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从做空股票到操控舆论,再到资助暴力破坏特斯拉门店,这一系列精心策划的行动试图将特斯拉推向深渊。

索罗斯在1992年狙击英镑、千禧年掀起亚洲金融风暴而名震全球,这次将目光锁定在特斯拉身上。特斯拉作为一家市值波动剧烈的成长型企业,其股票天然具有高风险高回报的特性,在特朗普上场后又不正常地大幅上升,自然成为卖空的最佳目标。

索罗斯支持的组织表面上以很熟悉的“抗争”为名,实则可能与做空行动遥相呼应。索罗斯为何选择特斯拉?一方面,特斯拉的高估值和市场争议为其股价下跌提供了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索罗斯长期支持的左翼开放社会意想,与马斯克的反传统右派风格存在理念冲突。这种金融与政治的双重动机,让做空特斯拉成为了一场既有利润回报又属于敌对意识形态的完美对象。

在这样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谁能笑到最后?是索罗斯的金融算计,还是马斯克的横扫千军?这场针对全球首富的暴力狂欢,背后竟是一场裹挟政治博弈、阶级矛盾与舆论失控的暴力抗争,不但为股市掀起风浪,还可能成为一场改变美国,以至世界的完美风暴。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