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

甲州开放华小易名“郑和小学”

(马六甲28日讯)马六甲州政府持续开放予州内任何有意将学校名字改为“郑和国民型华文小学”的华小,并与任何对州政府这项建议感兴趣的学校董事会合作。

教育部已与新邦木阁华小董事家协商讨为学校易名为郑和学校建议,并与新邦木阁华小董家协在交流会上,提出保持原校名称或者在接受易名的条件下,在新学校成立校史室,收藏新邦木阁学校的历史。

甲州教育、高等教育及宗教事务委员会主席拿督拉末马利曼今日在州议会中,回答哥打拉沙马那区州议员刘志俍提出有关华小易名郑和学校的进展时,这么表示。

拉末披露,州教育局是最近予新邦木阁华小的董事会及家教协会提出上述易校名建议。

他说,新邦木阁华小董事会在会议中提出了数个建议,包括保留原校名的情况下接受新校名,或以在新学校设立校室以存放所有与新邦木阁华小历史相关的文件为条件而不保留原校名的情况下接受新校名。

“新邦木阁华小属于微型华小,目前仅有11名学生,分别是2名华裔以及9名巫裔学生,教职人员则有7人。”

他也说,甲州教育局最初与野新拉朗华小举行交流会,传达州政府想让该校改名为郑和华小的意愿,但大部分家长及学校董事会不同意这项建议。

拉末指出,马六甲与中国在600多年前郑和将军下西洋抵达马六甲时,就已建下良好的经贸关系及友谊。

甲州首席部长拿督斯里阿都拉勿去年建议甲州的华文学校,可考虑校名改为“郑和学校”,纪念马六甲与中国逾600年的情谊。

 

 
 

 

反应

 

雪隆

关注国中佛学会遭解散 马佛青:致函教局无回应

(吉隆坡11日讯)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佛青)对马六甲士兰道国中(SMK Selandar)佛学会近日遭解散一事表示深切关注。

尽管马佛青已发函相关教育部门,至今仍未获得任何回应。

马佛青今天发文告说,自2011年成立以来,士兰道国中佛学会一直是学生学习佛教教义、培育良好品格的重要平台。

未有清晰解释

然而,该学会却在2025被除名,原属会员也被分配至其他学会,且未有清晰解释,引发学生及家长的疑惑。

“马佛青马六甲州联络委员会和马佛青已于4月8日和4月15日分别正式致函马六甲州教育局局长(函件编号:YBAMMLK_JPNMLK_20250408[1])以及教育部部长和副部长(函件编号:XXVIHQSA01797)要求关注此事。然而,迄今为止仍未获得任何回应。

“马佛青对于当局的沉默深感遗憾,尤为关注学生宗教自由与参与宗教性质课外活动的基本权利,是否获得保障。”

马佛青严正敦促相关当局尽快恢复士兰道国中佛学会的运作,以体现对宗教多元、学生权利及校园和谐的尊重与保障。

马佛青呼吁各方正视此事,以学生的福祉和校园整体的和谐为重,尽速妥善处理此问题。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