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财经

马云退出 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

(北京31日讯)中国人民银行已同意让中国支付巨头“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原本的控制者马云正式退出支付宝决策。

综合中国媒体报道,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无实际控制人意味着: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分散,不存在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不存在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情况;单个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无法支配公司重大财务和经营决策等情况。

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由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今年1月,蚂蚁集团为进一步适应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的要求,推动股东投票权与其经济利益相匹配,蚂蚁集团主要股东及相关受益人拟实施权益变动。

在股东层面,调整的核心是主要股东投票权的变化:从马云及其一致行动人共同行使股份表决权,到包括蚂蚁集团管理层、员工代表和创始人马云在内的10名自然人分别独立行使股份表决权。调整完成后,不再存在任何直接或间接股东单一或共同控制蚂蚁集团的情形。

蚂蚁集团表示,集团主要股东投票权结构调整方案于2023年1月对外公告,目前已履行完相关程序,并完成交割,强调相关调整不会对相关公司的日常经营产生影响。

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消息一出,引发外界热议。有中国网友表示“这是好事!有利于维护企业正常经营秩序,支持央行决定”、“监理到位”、“这样更透明了”、“其他第三方支付呢?”、“微信呢”等。

 

 
 

 

反应

 

要闻

【独家】“先学后付兼职”是骗局! 大马人也成割韭菜对象

独家报道:林子强

(吉隆坡21日讯)“十五志于学”,孔子两千多年前的一句话,今天却在网络上演变成了一场骗局的开端!近日,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微博纷纷爆出“先学后付”兼职剪辑骗局,许多年轻人梦碎学业与就业之间,成了割韭菜的对象,当中也包括大马人中招!

据了解,这类诈骗份子打着“挣到钱才付学费”的口号,展示所谓学员的高收入截图,吸引年轻人加入。真正的陷阱藏在所谓“入学流程”的二维码后——一份必须点击“确认分期”才能查看内容的电子合同。

由于诈骗份子在通过小红书宣传,再以微信联系,不少马来西亚的年轻人也成为受害者。

一名独中毕业生因想赚外快,因而陷入圈套,所幸通过TouchNGo支付宝付了100元人民币(约60令吉)定金后,察觉不对劲,马上中止与诈骗份子的通讯。

退出反要赔钱

一名自媒体主播近日以卧底身分,亲身揭开了这场骗局的全貌。这一以“学习剪辑技能、轻松赚钱”为幌子,实则通过“先学后付”的分期合同牟利的骗局。

“对方会说这合同是正规公司保障你的权益,不签就不能开始接单赚钱。很多人就心想:我没输银行卡,也没付钱,你还能骗我啥?这正是他们设计好的心理陷阱。“

签了合约后,学员才发现所谓的剪辑接单平台其实竞争极大,群里几十人抢一个单。即使抢到,也可能因“审核不过”被要求反复修改,最后也未必拿到稿费。

更糟的是,当学员意识到问题想退出时,却被告知中止合同要支付“违约金”。对方甚至会亮出合同截图,或发出律师函,威胁起诉。

但合同从未承诺能接到多少单、赚到多少钱,只有制造假象让受骗者自己对截图内容产生的期许,以为会赚很多钱。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些骗局背后不仅有培训机构,还与第三方分期支付机构联手布下天罗地网。从风险评估、账单提醒到委托起诉,这些支付机构协助培训机构完成整个收割流程。

“你以为只是对方发你律师函,其实可能是金融机构代为操作的。他们会评估谁的钱好要,谁该放弃,甚至把你的债务打包低价卖给追债公司。所谓挣钱的学员截图,多数是伪造的。”

苦主投诉2年 公司仍在运营

在“先学后付”兼职骗局持续曝光的同时,《南洋商报》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一家教育咨询机构,近年来在多个平台被投诉涉及“虚假宣传、诱导消费”,但至今仍在活跃运作。该公司疑似通过多个壳公司、品牌账号和直播讲师变换“话术”,以类似“先学后付”方式诱导消费者签订长达一年的分期合同。

早在2023年,就有消费者在天猫平台投诉该机构欺诈,但相关问题至今未得到有效解决,甚至通过企业微信与小红书平台继续吸引目标群体,如学生党、宝妈、待业青年等。

个案一:“课程质量差,只是十几分钟视频”

受害者“机灵喵”在投诉中指出,她在微信添加销售人员后,交了100元人民币报名费,之后又被说服开通“先学后付”的12期分期付款,每月需付280元人民币(167令吉)。

“课程质量很差,就十几分钟的小视频,根本不像宣传时那样系统专业。”她表示自己本以为是实际接单实训,结果却是低质量的录播内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兼职机会。

个案二:以“兼职配音”为名,实际是变相直播打工

另一位用户“友爱喵”则在2023年12月通过小红书广告加入了成都另一家同系公司的“配音兼职”课程,前期仅交了100元人民币报名费,但很快被诱导签下了12期、每月437元人民币(约261令吉)的“月享付”分期合同。

她称,在直播课上,一位自称是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松子老师”承诺,“一个月保底两三千元,适合宝妈、学生党”,并声称“七天后即可开始接兼职配音单”。但实际上,兼职竟变成“每日至少五小时”的有声直播,一周六天,强度极高,与宣传严重不符。

“课程刚上完就说我‘已结课’,可我一次试音机会都没拿到。”她表示,联系客服要求解除合同、取消分期付款时,对方始终不回应,形同“人间蒸发”。

她强调,该机构行为已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属典型“霸王条款”,并强烈要求退还已缴纳的2317元人民币(约1382令吉)学费、定金,以及解除分期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记者追踪相关主体信息发现,公司虽频遭投诉,但至今仍在多个电商、社交平台上运营,并以“多品牌”方式规避舆论与监管。天猫、支付宝、小红书、微信成为其主要宣传与交易渠道,而相关投诉往往因平台责任归属问题被搁置。

更令人担忧的是,该类公司多采用相似手法:直播营造“轻松高收入”假象,诱导报名交定金,签下分期合同后则“翻脸不认人”,使消费者进退两难。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