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购汇压力 中资港股大手笔派息
(香港5日讯)香港上市的中资企业即将提前迎来今年的分红旺季,与往年集中在三季度不同,今年上半年的派息大幅增加,这将有助于缓解人民币在夏季面临的集中购汇压力。
彭博对企业年报汇总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中资港股今年计划于二季度进行的分红总金额达361亿美元(约1513亿令吉),为彭博有数据以来的同期最高。而三季度计划派息总额仅为232亿美元——即使考虑约86亿美元还未确定时点的金额,三季度的分红金额也较往年同比大幅下降。
结合上年的数据观察发现,一些分红金额较大的企业已经于去年提前宣布中期分红计划,虽然之前四季度至一季度是相关资金跨境流出的淡季,但如今规模明显攀升。
淡季不淡、旺季不旺的“削峰填谷” 让分红派息在全年整体上显得更为均衡,同时也使得换汇需求在各季分布更为均匀。

香港交易所
“一季度的中期分红提前释放了后期需求,使得今年6-8月的分红量可能少于前些年,对于汇率的压力也会相应降低,”巴克莱银行驻新加坡的外汇策略师张蒙在采访中说,这不仅意味着年中人民币因分红购汇的贬值压力会下降,港元面临的升值压力也会有所降低。
以外汇局公布的代客结售汇数据来衡量,去年12月起重新出现结售汇逆差,今年1月代客净结汇达到约392亿美元的半年来最大。但部分得益于国际市场美元走弱,人民币贬值压力随后显著减弱,3月时结售汇恢复基本平衡。综合4月以来交易员和企业调查所反映的情况,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出现明显缓和,结汇显著增多,中资大行并开始大量买入美元,限制了本币升值幅度。
银行股成分红大户
去年年中以来,公布中期分红的中资港股明显增多。根据彭博梳理的数据,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中资港股的分红总额分别合约170亿和176亿美元,均创出当季纪录高位,主要由中期分红构成。通常这些企业会于三季度公布中期分红计划。
部分发放中期分红的公司减少了期末分红,其中银行股是主要的分流因素。去年三季度以来共有8家银行宣布了中期分红,总额接近104亿美元,这些银行今年宣布的年度分红总额则为105亿美元,加总后与上一周期约210亿美元的年度分红总额接近。
以往年分红总额最大的个股——中国建设银行为例,去年8月初发放的年度分红总额合约134亿美元,但今年该行提前于一季度和二季度分红约65亿和68亿美元。
此前,港股派息可分为通常集中在6-8月的年度分红,以及董事会可在年度之中再决议发放的中期分红。彭博以母公司注册地或涉险国家为中国大陆作为标准对港股进行筛选,以公司公告中公布的股利为基础,并以其H股总股本进行统计。
去年下半年证监会、国资委等明确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红,希望藉此推动投资价值。随着A股的分红增加,由于同股同权,港股分红也相应增加。
【独家】中企:智能化水平不足 大马须优化营商条件

独家报道:李琇云
(吉隆坡29日讯)在大马营运的中资企业认为,我国具备多项利好因素,但同时也面临数个不利因素的牵绊,需着手改进以加强投资者信心。
他们指出,大马整体投资环境稳定,政策相对友好,具备发展潜力。
然而,在实际营运过程中,仍面临如本地人才储备不足、投资被局限等,相较于新加坡的先进管理模式,大马的智能化水平仍显不足。
为此,中资企业建议,大马政府应加快推动设备管理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升级与政策配套,尤其是在吸引外资企业参与本地项目时,应提供更具现代化与智能化的运维环境,以提升整体投资吸引力与营运效率。
上述在马营运的部分中资企业代表,日前在“促进中资企业发展”主题座谈会时,发表对我国的有关看法。
该座谈会是由马来西亚中资企业总商会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联合主办,聚焦中资企业在马发展的实际挑战与合作前景。
与会者包括厦门大学大马分校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兼MBA中心主任王培明、副教授杨军节、研究助理林方烨和彭浩宇。
中资企业总商会方面则由总会长兼中国交通建设(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庆久为首,出席者还有来自航运、环保、通讯及保健品等领域的多位会员企业代表,包括副会长代表及中远海运集运(马来西亚)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胥佳明、会员刘俊宏(中兴通讯(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政企业务总监)、邓成(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总代表)和郑媛媛(哈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副董事)。

优化法规框架
提升投资信心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大马作为区域枢纽,具备多语种优势、战略地理位置及相对稳定的营商环境。
在此基础上,若能进一步优化法规框架、加快政策执行效率及强化人才培养机制,将能有效提升中资企业的营运信心,并促进本地与国际市场的深度融合。
环保企业代表邓成指出,大马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填埋为主,急需引入更高效的焚烧发电技术。
他说,中资企业在推动相关投资时,常受限于法律上的外资股权比例,导致项目难以推进。
他建议大马政府,应在环保与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放宽外资参与比例,并推动科研项目由企业与高校共同参与,提升本地技术与管理能力。
运输企业代表胥佳明说,该公司在货柜箱运输与仓储方面具发展计划,但他认为,除了一些较大型的港口外,我国大部分港口规模仍偏传统,与新加坡在港口现代化与智能化管理方面相比,尚显不足。
他说,大马具备一定的地理优势,但仍有进一步提升与改善的空间。
通讯企业代表刘俊宏指出,大马发展智慧城市与数字基础设施虽有方向,但政策落地尚不明确,行业协作亦欠缺。
他建议政府可挑选重点行业设立数字化示范区,推动资讯通讯科技(ICT)企业与本地传统企业融合,加快智能化转型。
哈药保健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郑媛媛指出,大马在传统中医药知识方面相对薄弱,相关教育资源不足,建议加强高等教育课程建设,培养本地专业人才,以支撑中医药产业在马发展。
王培明教授表示,本次的交流会除了作为该校的资料收集,他也会把企业代表意见与面对的困境,向适时向政府相关部门反映,协助企业更有效对接大马政府所提出的良好亲商政策与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