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关税不确定性 扰乱美国圣诞节商品供应

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圣诞村”的圣诞灯饰。
(华盛顿2日讯)多年来,圣诞节商品一直提前出现在美国货架上,然而,特朗普政府新近实施的高额关税政策可能会打乱美国年终庆祝活动。
中国工厂及其美国买家需要先解决关税的不确定性疑虑,才能确保美国的货架在圣诞节前有充足的库存。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公布了全面关税,包括对从中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后来又升至145%。许多美国零售商因此暂停了中国订单,迫使工厂暂停生产。
不过,业界表示,由于对业务中断和错失机会的担忧超过了对关税的不确定性,一些生产已在过去几天重新开始。
上海咨询公司Tidalwave Solutions 的高级合伙人卡梅伦·约翰逊周二在电话采访中表示:“如果你不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开始生产,你就会错过黑色星期五和圣诞节。”
他说。“零售商开始意识到,如果这些供应链中断,恢复运营将变得更加困难。”
尽管中国商品会经由其他国家转运,但要取代现有的供应链和运输时间表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实现。高盛4月初的一项分析显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36%的商品中,超过70%只能从中国大陆供应商采购。
许多美国买家自去年年底以来就开始囤积库存,预计特朗普上台后关税会上调。
西雅图玩具批发商Toysmith的产品开发副总裁马丁·克劳利周二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一些工厂告诉我,一些美国进口商已指示他们恢复生产,以‘争取’预期的关税减免。”
克劳利补充说,过去几天,中国义乌、汕头和东莞等多地工厂已获得沃尔玛和塔吉特(Target)的复工许可。沃尔玛和塔吉特尚未立即回应CNBC的置评请求。
政客应讲有道理的话/罗汉洲
房屋及地方政府部在部门举办圣诞节庆祝活动,伊斯兰党青年团副团长莫哈末哈尼夫不满部长倪可敏允许回教徒参与庆祝,莫哈末哈尼夫说,回教徒禁止参与其他宗教的庆祝活动,倪可敏理应知道。
莫哈末哈尼夫可谓无理取闹,回教徒参与有关庆典,都是出于自愿,如果倪可敏禁止他们参与,肯定又有人抨击倪可敏歧视回教徒,这个罪名更不得了。
不向极端主义屈服
针对莫哈末哈尼夫的指责,倪可敏澄清他的部门庆祝所有的节日,包括开斋节,倪可敏也指出当日演唱圣诞歌的部门职员都是来自东马的非回教徒,其中有许多卡达山人,并强调他的部门不会向极端主义屈服。
“不会向极端主义屈服”,这句话说得铿锵有力,连首相署前部长拿督再益依布拉欣也称赞他不惧威胁。但我总觉得倪可敏似乎有点色厉内荏,因为倪可敏连忙澄清演唱圣诞歌曲的是东马人,其中有很多卡达山人。我觉得这是多此一举的解释。
实际上,就算是西马人,不论是华人或印度人,只要不是回教徒都可以唱圣诞歌,佛教徒和道教徒也都可以唱圣诞歌曲,他们对自己的信仰很有信心,知道自己不会因为唱了圣诞歌就会变成基督教徒,所以我认为倪可敏不需强调唱圣诞歌的是东马人。
其实,许多公司在圣诞节前一两个星期已开始庆祝圣诞,讲究的就在酒店举行大食会、抽奖,简约的就订购糕点西饼、炸鸡、沙爹、饮料之类在公司里享用,公司职工不分种族与信仰都出席共享美食,其乐融融。
此外,报章在上周报道,陆军司令丹斯里莫哈末哈菲祖丁上将偕同夫人,在沙巴亚庇某军营与信奉基督教的军人共庆圣诞。
现在谈另一事件,吉兰丹州政府宣布州內餐饮业如欲更新执照,必须先申请清真认证。惟丹州政府稍后宣布,顾客为非回教徒的华人餐饮业可豁免拥有清真认证。
事情顺利解决了,我要谈的是华裔政治人物为华人餐饮业争取豁免清真认证的理由,是否有说服力。
业者成本转嫁消费者
华裔政治人物反对的理由,千篇一律强制申请清真认证会“增加营运成本”及“影响外资”。
然而,“增加营运成本”早已给人驳斥得不成理由了,那是去年9月,回教发展局(JAKIM)建议强制无售卖猪肉与酒精的餐厅需有清真认证,首相署(宗教事务)副部长朱基费里哈山博士极力为这个建议打边鼓,他说拥有清真认证可吸引更多顾客,业者可赚更多钱,所以清真认证对业者有利无弊。
又有人说,每年区区几百元的认证执照更新费,不能构成加重负担的理由,何况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业者的成本必然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所以“增加营运成本”之说确实没有说服力。
内阁最终否决回教发展局的建议,理由不是避免加重业者的负担,而是为了公平、公正,因为当时有一些回教学者秉公执言,他们说任何宗教的价值观不可强行实施于其他宗教。
至于“影响外资”,殊不知人家注重的是意识形态,不是经济发展,所以讲这句话也是白搭。
但我们的华裔政治人物可能没有做功课,于是仍然拿出“加重业者负担,增加营运成本”来作为理由,可谓一本通书读到老,哪里能够说服人家?
最后我要讲的是,中央政府已通过的政策,州政府却反其道而行,这种法外立法的事实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