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逸平当选中总总会长

吴逸平当选后在致词时,感谢各位代表的信任与支持。
(吉隆坡13日讯)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总商会会长拿督吴逸平硕士众望所归,当选为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新任总会长。
中总于今日召开第78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举行理事会改选。
早前,总会长丹斯里卢成已宣布让贤,不在参与此次竞选此次。尽管根据中总章程,会长任期最多两届,不过卢成全在担任一届总会长后,就宣布退位。
吴逸平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当选中总新任总会长;署理总会长则是由森美兰中华总商会会长的拿督吕海庭当选。
此次改选,所有职位都无竞争者,包括 6 名副总会长职位以及 23 位中央 理事职位。

卢成全(左)祝贺吴逸平。
吴逸平在获选后致词时表示,本身对会员获选此重任感到光荣,但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接下来的日子,希望将秉承过去领导奉献精神、价值观、工作态度,与团队精诚团结,继续让中总发光发热。
他也感谢带领他加入及积极参与中总活动的丹斯里锺廷森、丹斯里戴良业等人,一路走来,让其获得不少学习机会和成就今日担任中总总会长的职务。
大会由首相拿督斯里安华主持开幕,出席嘉宾包括投资、贸易及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雪州行政议员黄思汉、马来西亚全国总商会总会长拿督斯里戈巴拉克里希南、中总永久名誉会长丹斯里锺廷森、丹斯里戴良业、名誉会长丹斯里拿督林宽城 、谢松坤博士、丹斯里吴明璋等。
卢成全获委永久名誉会长
卸任总会长卢成全获委为中总永久名誉会长。
大会结束后,吴逸平马上召开中央理事会议,委任总秘书、总财政、 副总秘书、副总财政、中央理事、工作组主任等,以让中总会务马上接轨

中总第 78 届至 80 届(2024 年到 2027 年)理事会名单
总会长 : 拿督吴逸平(隆雪中总)
署理总会长:拿督吕海庭(森州中总)
副总会长:拿督斯里祝友成(槟州中总)、拿督廖志明( 霹雳中总)、
拿督斯里蔡兆生(彭亨中总)、江昌文(砂州中总)、
拿督叶翃瑚(丹州中总)、拿督赖君杰(柔佛中总)
总秘书:拿督陈杰辉(巴生中总)
总财政:拿督孔令龙局绅(森州中总)
副总秘书:蔡文洲律师(隆雪中总)、戴良麟(巴生中总)
副总财政:颜林茂(登州中总)
中央理事:拿督雷远生 (沙闽中总)、傅庆隆律师(峇株中总)、
拿督洪锡倡(吉打中总)、拿督张怡标(居銮中总)、
杜宝强(北霹雳中总)、拿督孙栋樑(甲中总)、
郭志坤(玻州中总)

首相政治秘书曾敏凯(左)与吴逸平等中总领袖交流。左二起陈镇明及卢成全。

安华(中)在卢成全(右)及吴逸平陪同下步入会场。

锺廷森(中)与吴逸平等人交谈甚欢。右二为卢成全;左起陈镇明及戴良业。

卢成全(右)移交组织印章予吴逸平,完成交接仪式。左二起为见证人戴良业及锺廷森。

中总新届理事会一众理事与永久名誉会长卢成全及锺廷森合影。前排左起为颜林茂、蔡文洲、陈杰辉、叶翃瑚、蔡兆生、祝友成、卢成全、锺廷森、吴逸平、吕海庭、戴良业、廖志明、江昌文、赖君杰、孔令龙及戴良鳞。后排左起为陈新庆、黄建明、林俊聪、陈文达、王惠银、张民生、孙栋樑、洪锡倡、李伟丞、刘舒菲、陈嘉斌、张昌国、林胜利、吴文钦、张国林、陈镇明、傅庆隆、雷远生、林丰逾及何瑞瑜。
商界:李强26日出席东盟峰会 推马中制度化合作契机

报道:张燕苹
(吉隆坡24日讯)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将于下周一(26日)起到访大马3天并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这也是紧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4月中的国事访问后,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马,被视为外交与经贸“双引擎”,释放强烈的地缘政治与区域合作信号。
商界认为,作为2025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大马,此刻迎来中方高层密集互动,无疑是一项国际认可,也象征着中国对大马作为本区域领导角色的高度期待。
在当前全球政经格局动荡不安之际,东盟需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与经济资源,迈向更实质的跨境贸易、数字转型与中小企业合作新阶段。
一般看来,此次李强到访不只是外交行程,更有望成为推动亚太格局重塑的重要契机。商家促请大马把握当前马中关系的有利时机,积极推动制度化合作,借助中国“走出去”的动力,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区域经济。
中国领导人访马经济效应:
-象征外交与经贸并进
-凸显合作风向已转变
-向东南亚释清晰政策导向
- 打造中国东盟合作新框架
刘振国
最高领导人相继访马释3讯号
中国区域合作扮演后盾
本地商家认为,在短短两个月内中国两位最高领导人先后访问大马,这至少释放了三个讯号,即:
(一)为大马注入信心;
(二)向东南亚区域发出清晰政策导向及
(三)让企业界感受到合作的风向已转变。
马来西亚东盟商务协会会长刘振国说,当前最关键的是“政策明朗化”,只要中国先明确合作方向,友好国家自然会跟进制定新政策,而这些国家与中国的经贸对接也将更紧密。
他向《南洋商报》强调,相较于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中国若能提供更稳定的中长期合作路径,对区域国家更具吸引力。
他形容,中国在处理外交关系方面展现出一种“做朋友”的智慧,与一些大国的强硬作风不同,中国更倾向于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支持。
刘振国指中国国家领导人相继访问大马,不仅象征友好关系,体现出在区域合作中扮演后盾的姿态,也反映出中国对区域未来合作模式的整体规划。
他认为,即使相关合作尚未具体落实,只要方向明确,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就能嗅到机会,及时调整策略,布局未来。
他也强调,中小企业的转型能力较强,对明确政策尤其敏感,而大型企业由于投资额高、转向成本大,反而行动较为缓慢。
会议成果应落实长期机制
刘振国提醒,各国应将会议成果落实为长期机制与实际行动,例如3年或5年的合作框架,而非口头承诺。
他希望,这次峰会能成为亚太国家走出疫情后经济不确定性的转折点。
“从我国的角度来看,98%的企业是中小企业,一旦判断错误、投资失误,后果难以承担。
“因此,政策模糊只会加剧市场焦虑。如今,中国也正努力寻找新路径,而亚太区域若能采互补模式,将是一个更稳定的区域经济合作基础。我们不要模棱两可,而是需要明确方向。”
他呼吁各国扮演好各自角色,不要只是“开完会、拍完照”即可,而应推进实质性政策,打造更长期、更有利的营商环境。
陈棋雄
李强将出席超级集团峰会
大马强化区域合作契机
大马中小企业公会总会长陈棋雄指出,东盟会议即将召开,李强此次到访并出席新成立的“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这是我国强化区域合作的良好契机,身为主席国的大马,也应借中方高层的访问推动机制突破。
他分享其经历说,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上个月来马进行国事访问后,李强也即将来访,他近期访华期间也明显感受到中国社会与企业界对大马的态度是积极和正面的,这一连串发展正是深化双边合作的关键时机。
“希望中国总理此次到访,能为区域带来新突破。借助中国的外交影响力,东南亚各国应共同探讨应对美国压力的策略,推动更具实质性的区域经济整合。”
吴逸平
中国积极推动
与东盟应对贸易战
马来西亚中华总商会(中总)总会长拿督吴逸平指出,李强此次访马并参与“东南亚与阿拉伯国家超级集团”峰会,象征中国正积极推动与东盟及中东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联盟,携手应对全球贸易摩擦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
他说,通过“超级集团”的新平台,大马企业将拥有更直接的通道对接中东地区的资本、能源和市场,为深化“南南合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他指东盟、中国与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各具优势,要是能深化合作,将有助于打造更具韧性和互联互通的亚洲。
“当前,东盟资源丰富,海合会资金雄厚,中国则是科技与制造强国。
“三方在半导体、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利益契合,合作潜力巨大,有望推动区域“新三角”战略重组,增强经济稳定性,为东盟注入发展新动能。”
他补充,三方合作也将为我国企业提供对接中东市场与资金的机会,有助于我国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中稳住阵脚。
应减少依赖单一市场
吴逸平提到,虽然我国4月出口增长16.4%,但这主要受企业为应对即将加征关税而提前发货的推动,属短期现象,长期来看,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与需求疲软仍可能拖累出口表现。
他表示,部分企业已感受到投资延迟与信心减弱的冲击,尤其中小企业面临高运营成本、原材料价格上涨、令吉汇率波动及现金流紧张等实际挑战。
对于我国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他认为,政府应借此契机与东盟国家深化经济整合,推动落实与中国、日本、韩国及海湾国家的区域合作协议,强化供应链韧性与区域角色。
他也强调,我国应持续提升政策透明度及审批效率,积极发展数字经济、高科技制造与绿色产业,并加强政府与企业沟通,确保政策贴近市场实际。同时,落实财政预算案中对创新和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是提升投资吸引力重要环节。
面对国际市场变化,吴逸平建议华商善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及即将升级的中国—东盟自贸区3.0所带来的关税优惠与原产地累积优势,优化出口策略。
他也鼓励企业开拓中东、非洲与“全球南方”新兴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并透过政府支持计划与外企建立战略合作。
在自由贸易区、数字经济、绿色制造与人工智能等领域,马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潜力巨大,有助于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国际竞争力。
“为防止在区域合作中资源与利益过度集中在大型企业,政府应推动技术转移、供应链本地化与联合创新,以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度。”
对此,吴逸平建议政府与商会如中总合作,建立产业配对平台,协助中小企业与中国、东盟等国家中型企业对接,共同开拓市场,并完善融资与人才培训计划,协助企业融入区域与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