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取代不了美元/Project Syndicate
当美国及其七国集团伙伴对俄罗斯中央银行实施制裁,并禁止西方金融机构与俄罗斯同行开展业务时,评论家们警告说全球货币和金融秩序将发生深远的变化。
其他国家会将这些制裁视为西方实施金融“武器化”的又一步骤。由于担心自己有一天也会沦为制裁对象,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将减少对美元、美国银行和美国主导的环球银行间金融电信协会(SWIFT)的依赖。
这些预测继续指出中国将成为主要受益者。目前为止该国一直试图置身于俄罗斯与西方的争端之外。
中国拥有一个庞大的银行系统,还创建了一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来方便人民币结算,以此为运行美元付款的联邦储备通信系统(Fedwire)和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提供一个替代方案。
俄罗斯已经有14%的出口接受以人民币支付。其主权财富基金持有价值450亿美元的人民币证券和存款,而俄罗斯企业则在去年发行了价值70亿美元的人民币计价债券。
在俄罗斯的处境下,这一切都不应让人感到意外。但其他国家也会朝这个方向发展吗?去年年底中国国家习近平主席在访问沙地阿拉伯时曾谈到以人民币支付沙地出口石油。
中国最近与巴基斯坦、阿根廷和巴西达成了人民币结算安排。而伊拉克中央银行则在上个月刚刚发布了一项允许对华贸易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的计划。
中国金融吸引力仍有限
然而这种更大范围的转变还未在数据中体现出来。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的数据,人民币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仍然不足全球总汇报额的3%。此外按价值计算人民币在通过SWIFT发送的所有跨境银行间支付指令中占不到2%。
当然并非所有国家都会汇报其外汇储备的货币构成,而那些最担心制裁的国家也是最不可能汇报的。同时这些国家的银行不会使用SWIFT的电子报文服务,而是很可能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老式替代手段安排跨境转账。
但尽管存在俄罗斯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也有理由认为中国在金融方面的吸引力有限。美国对中国可能在战争物资方面帮助俄罗斯的抱怨提升了北京遭遇二次制裁的隐忧,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中国银行开展跨境业务的空间将很小。
此外,中国政府对私营部门的反复无常态度表明,中国政府有可能改变那些在上海持有储备的外国中央银行,以及试图通过其跨境支付系统划拨资金的商业银行的准入条件。
中国的资本管制提供了实施这种改变的工具,而习近平的集权意味着只要他想采取这种措施就几乎没有任何抗力可以阻止他。

香港一家货币兑换店外,显示人民币和美元的货币符号。
亚洲国家也寻出路
亚洲和其他地区的国家也没有把鸡蛋放在中国的篮子里,而是一直在寻求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跨境支付。新加坡和泰国已经将各自的实时快速支付系统(PayNow和PromptPay)实现了连接,使参与银行的用户只需使用一个手机号码就能在两国之间划拨资金。
同样,马来西亚国家银行和泰国银行已经扩大了它们的令吉-泰铢直接结算框架,使两国民众能够通过合资格的商业银行进行直接支付。
五家东南亚国家央行已经签署了一项快速支付系统连接协议,使之无需使用美元或人民币进行跨境转账。
而印尼在担任G20主席国期间成立了一个本地货币结算专责小组以定义鼓励这类操作的监管改革。
同样,在外汇储备方面,脱离美元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面向人民币的多样化,而是向韩元、新元、瑞典克朗、挪威克朗和其他非传统储备货币的多样化。
这些趋势反映的不是地缘政治,而是科技的发展。由于PayNow和PromptPay等支付系统是数字原生的,因此它们很容易对接起来,无需在转移资金时使用美元或人民币。
随着以自动做市和提供流动性算法为特征的数字外币平台的兴起,这些小国的货币也变得更易持有,交易费用也更为低廉。
这反过来又使这些货币在支付和作为一种国际储备形式方面更具吸引力。
人们一直认为地缘政治将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重塑全球货币和金融秩序。但科技可能才有最终决定权。倘若如此,它可能会以一种非常不同的方式去改变这一秩序。
Project Syndicate版权所有
视频推荐 :
加大支出应对关税冲击 中国预算赤字创新高

(北京21日讯)中国财政刺激措施推动四个月预算赤字创纪录高位,政府在与美国贸易冲突升级之际加大对经济的支持力度。
根据彭博基于财政部周二公布的数据计算,1月至4月期间广义预算赤字达到2.65兆元人民币(约1.56兆令吉),为同期最高纪录。与上年同期相比,赤字规模增长超过50%。
这是北京方面今年以来,为帮助经济应对外部冲击而加快实施财政刺激计划的最明确信号。
美国对大部分中国商品的关税在4月份升至145%的极高水平,之后两国在本月早些时候同意暂时关税休战。
收入基本企稳的背景下,支出大幅增加。1-4月,中国两个主要财政账户下的总收入达到9.32兆元人民币(约5.48兆令吉),同比仅下降1.3%,而一季度降幅更大。
数据显示,总支出增长7.2%,至11.97兆元人民币(约7兆令吉)。该数字包含了一般公共预算账户下的支出(主要包括日常支出)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账户下的支出(更侧重于资本投资项目)。
展望未来,在中美同意暂时降低对彼此产品的关税后,提供进一步财政支持的紧迫性正在减弱。
关税休战,加上4月份经济活动数据表现良好,已促使几家主要国际银行上调了对中国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并调弱了对政府进一步推出刺激措施的预期。
周二公布的财政数据让他们有了更多理由押注政府将推迟出台新的支持措施。
“政府支出正在加速,同时收入显示企稳迹象,“澳新银行资深策略师邢兆鹏表示。“年中扩大财政赤字的必要性已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