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必先ABC轮融资?/程志彬
丰顺(Finsource)成立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中小型企业去了解什么是上市,让它们明确知道发展的方向。
在我们举办为期3天的《IPO攻略》的课程当中,都会唤醒很多学员们心中许久的疑惑。当中有很多学员都会问以下的问题。
今天就跟大家讨论一下。
问题一:“在一些国外新闻报道当中,常常都看到一些企业走向上市之前,都会经过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等这样的一个股权融资方式。
这种融资方式是否是上市里程碑的必经之路呢?”
问题二:“市场上有一些导师也会教导我们,如何通过金融路线图A轮、B轮、C轮等的股权融资渠道去做投资而最终达到上市去。是真的吗?”
以上的问题都是企业家常常面对的一些困惑。现在就让我给大家解开这个谜底吧。
在大马或国外上市,是否一定需要经过A轮、B轮、C轮等这样的一个股权融资方式呢?是否需要经过金融路线图的方式才能上市呢?
答案是: “不一定。”在这里给大家分析一下。
更适合初创公司
实际上A轮、B轮、C轮等的这一种股权融资方式直到上市,是比较适合用于独角兽。
何谓独角兽?独角兽公司就是所谓的初创公司(Startup)。
比如之前马云成立的阿里巴巴,由于点子多资金缺乏而公开向投资者募集资金。经过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吸引了很多投资者注入资金。
很多初创公司,由于他们的业务属于新模式和新科技,所以需要很多的资金来扶持创新。
所谓的独角兽公司就是借此方式得到更多资金,业绩提高后才上市。
募集资金一轮接一轮,阿里巴巴等独角兽就是以这样的方式进行融资最后达到上市去。

优步融资12轮才上市
优步(Uber)也是一个典型科技公司的成功案例。经过12轮融资共募集66.1亿美元最终迈向上市去。
其实很多时候,由于初创企业没有资金又得不到银行贷款,很迫切地急需一笔资金营运,企业难免会步入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吸引投资者持续注入资金。
只要投资者看到公司未来的前景和展望是可观明朗的话,通常就会选择持续投资以表支持。
经过A轮投资后,公司的估值就会逐渐提高了。再进入第二层次就是B轮投资。
一轮接一轮持续地进行再融资,公司就会变得越大越有规模,估值就会显然大大提高。
这就是一般所谓独角兽的融资方式和它们的上市之路。
珍惜手上股份
丰顺一直鼓吹企业家珍惜手上的股份,确实手上的股份太有价值了。不要忘了,在上市时手上股份会通过转让股份的方式稀释了股权(主板和创业板是25% 、LEAP则是10%)。
由于手持股份会被稀释,所以上市前就应该保留更多股份在手。在还没上市前就稀释太多的话,你的持股权就会相对减少,不利于掌控公司。
总的来说,站在丰顺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本身资金许可的话,我们建议企业家宁可向银行贷款缴交利息费用,也要尽量避免稀释股份,因为手上的股份是最有价值的。
我本身非常鼓励企业家要有上市的远景。有了上市的目标,员工、领导层和老板们有着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步伐一致的迈进, 上市的目的地将在不远处。就算最后真的没法上市,公司比起以前也会变得更好更有规模。
IPO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对创始人成就的肯定。最后,我建议一句:“以IPO的方式来经营你的企业”, 来勉励各位企业家努力迈向新的旅途。
*注:A轮(天使投资者)、B轮(风投)、C轮(私募基金)只是例子。
独角兽模式本地适用?
独角兽的生意模式是否在我国可以相提并论呢?那么就不一定了。我们举一个比较实在的例子吧。
某个制造业公司,在大马市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本身的资金也充裕,打算在本地安排上市。
这样的一个制造业公司其实根本就不需要经过再融资,也不需要稀释本身的股份而直接往上市程序申请就行了。
我建议大家看看上市公司的招股书。不难发现,很多公司上市前也没有经过所谓的A轮、B轮、C轮等这样的股权融资方式而达到上市去。
比如本地著名奶茶公司Tealive,最近也获得其中一个私募基金Creador进场投资。
Tealive就经过简单的一,两轮融资就铺排上市了。
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来奉劝企业家其实大马企业不需要随着外国的A轮、B轮、C轮股权融资模式安排上市。
Samaiden集团(SAMAIDEN,0223,创业板)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主要业务包括了太阳能光伏(PV)系统和发电厂的工程,去年2020年在创业板上市。
根据该集团的招股书,首次公开募股(IPO)涉及公开发售6155万股,每股发售价为48仙,7月3日闭市时报1.26令吉。该企业上市前也没有经过任何的融资就直接挂牌去。
即将注入酒店与机场商场 佰乐泰产托6月10日上市

佰乐泰产托推介招股书,左起为张健华、蔡巧莲、黎静瑜、祖基夫里、沙里尔立查、莫哈末札希迪、李德福、章荣泉,及胡刘忠仁。
(吉隆坡16日讯)已经拥有3间零售资产的佰乐泰产托(Paradigm REIT)将于6月10日上市马股主板,并放眼3年内注入3个酒店资产和吉隆坡第二国际机场商场(Gateway@KLIA2)。
佰乐泰产托目前已经拥有巴生武吉丁宜购物中心、八打灵再也佰乐泰商场,以及新山佰乐泰商场3项资产,而再今天的招股书推介礼上,总执行长兼执行董事蔡巧莲进一步透露,未来将透过母公司WCT控股(WCT,9679,主板建筑股)旗下产业发展项目来寻求高品质从寻求高品质资产。
“我们预计最快会在明年注入Le Méridien酒店、Première酒店和Hyatt Place酒店,并会在2027年至2028年期间注入Gateway@KLIA2商场。”
IPO发售价1令吉
佰乐泰产托在此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将以每股1令吉的价格,发行5亿6000万股,发行规模达5亿6000万令吉,是马股过去13年最大宗的产托IPO活动。按16亿股本来算,上市后市值为16亿令吉。
这当中,1亿9486万股将供WCT控股股东认购、2779万股则保留给合格董事和员工,另外3200万股则供大马公众申购。
大马公众认购的3200万股中的1600万股将保留给土著投资者。
另外的2亿股私配于受投贸部(MITI)批准的土著投资者,剩余1亿534万股则私配给机构投资者和特定投资者。
由于该公司并无在这次IPO活动发行新股,因此不会筹集任何新资金,而740万令吉上市开销预计将透过中期票据和内部资金支付。
蔡巧莲也在记者会上提及,该产托将于明年与新山佰乐泰商场租户商讨调整租金,并会在2027年与八打灵再也佰乐泰商场租户进行相关讨论。
防御型产托无惧市场波动
近期不少马股新秀上市股价表现不佳,问及对上市活动是否有信心时,该公司投资、财务与会计部主任张健华称,佰乐泰产托属于防御性股项,并侧重于股息,是一种固定收入投资,公司也将至少90%盈利分配予投资者,每半年派息一次,因此对上市活动充满信心。
“我们预期公司的周息率大约为7%,加上国家或在下半年降息,因此我们对投资者而言有一定的吸引力。”
他也特别提到,佰乐泰产托目前的负债率处于0.34倍的稳健水平。
WCT股东可认购
根据招股书,现有的WCT控股股东能以8配1的比例来认购这次IPO发行的1亿9486万股。
而WCT控股是透过旗下独资子公司与联营公司持有佰乐泰产托所有股权,并在IPO活动中献售5亿60000万股或相等于35%股权。
因此,WCT控股在佰乐泰产托上市后将直接和间接持有后者65%股权,仍是主要的控股大股东。
马银行投行是此次首发活动的主要顾问、首席账簿管理人、联席账簿管理人、独家主包销商及联席配售代理;大马投行与银河国际证券是联席账簿管理人与联席配售代理;兴业投行则是联席账簿管理人。
同场出席照顾书推介礼的还有佰乐泰产托非独立非执行董事黎静瑜、丹斯里祖基夫里、主席兼独立非执行董事丹斯里沙里尔立查、股东拿督斯里莫哈末札希迪、WCT控股董事经理拿督李德福、马银行全球银行业务总执行长章荣泉,以及马银行投行总执行长胡刘忠仁。
佰乐泰产托IPO
开放申请:5月16日
申请截止:5月23日
申请抽签:5月28日
抽签完成:6月9日
上市:6月10日
资料来源:大马交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