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大选特朗普效应 关税战激发忧患意识

报道:卢德仪
新加坡大选出现特朗普效应,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大胜,总理黄循财支持率上升4%。关税战激发新加坡民众高度的忧患意识,团结一致,反对特朗普霸凌,要克服高生活成本、经济增长放缓等困难。美国对新加坡有贸易顺差达28亿美元,也租用军事基地,但仍然施加高关税,引发反弹。新加坡发展柔佛经济特区,推动经济多元化,加强与亚洲国家和欧盟关系,避免过度依赖美国的陷阱。
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加拿大总理卡尼、澳洲总理阿尔巴尼斯这3个政治形象都偏向温和稳重的领袖,近日都分别以积极对抗美国关税战的姿态,成功获得选民支持,胜选连任。在早前的格陵兰选举以及德国选举中,和特朗普互相支持的党派都面临了挫折,说明“特朗普效应”让“反特”的政客都获得了选举红利,也让支持特朗普的政客败选。
意料之外的选举红利
去年,美国对新加坡的贸易顺差达28亿美元,但特朗普甫上任就对新加坡加征10%的惩罚性关税,无视两国之间悠久的盟友关系及区域利益。
加上美国长年指控新加坡操弄货币,意图打击新元,严重威胁货币自主等核心利益。这无理的威胁唤起了新加坡人的小国忧患意识,奋力反抗。
在建国60年的演讲中,黄循财于南洋理工大学表示,新加坡人明白,若受威胁,“无人会救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并指出新加坡在建国60年的契机需抓紧推动与中国及东盟的区域凝聚与整合,加强准备迎接新的全球秩序。
人民行动党在黄循财接任新加坡总理后首次挂帅的2025年全国大选中赢得选民明确与权力委托,他在胜选后向选民表达感激,表示这份信任将使新加坡在当前动荡不安的国际局势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选举结果显示,人民行动党不仅稳固了原有选区,其整体得票率更比2020年选举上升了4%。
这成绩反映,在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执政党提出“国家需要稳定领导与权力委托”的呼吁,普获选民共鸣。这次选举大胜,不仅巩固了黄循财的领导地位,也为新加坡应对未来挑战奠定坚实政治基础。
尽管反对党在选战中大力强调消费税上调、生活成本上升等议题,但选民投票行为却显示对更宏观挑战的高度关注——地缘政治的动荡、尤其是中美之间的对抗,以及美国关税带来的外部压力,才是焦点问题。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黄循财在竞选期间展现出更温和、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诚恳地向国人呼吁,希望大家给予他与人民行动党一个机会,共同迎战新的世界秩序所带来的冲击与转变。
选民最终的选择,反映认同稳健与经验为当下局势提供的稳定感。

中美夹缝求存
确保经济增长
新加坡在黄循财的领导下,正面临中美战略竞争加剧、全球贸易秩序重组和区域安全不确定性等多重挑战。作为一个高度开放且依赖外贸的小国,新加坡必须在大国博弈中谨慎应对,确保国家利益和经济持续增长。
新加坡的经济结构高度外向,外贸总额常年是国内生产总值的3倍以上。
制造业、金融服务业等主要产业的客户遍布全球,能源和原材料也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因此,全球贸易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在新加坡经济上掀起波澜。
中国是最大贸易伙伴
近期,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减少,许多原本通过新加坡转口的贸易受到波及。
新加坡的电子、化工等行业,作为该国的支柱产业,严重依赖全球供应链,关税战使得原材料进口成本上升,产品出口受阻,企业利润大幅下滑。
一些企业不得不削减产能,甚至裁员以应对危机,新加坡的失业率随之上升,社会经济压力增大。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正努力在中美竞争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积极推动经济多元化,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增强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凭藉灵活的政策调整和积极的外交策略,新加坡有望在中美竞争的夹缝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继续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新加坡一直努力维持与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中国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商品贸易总额达1260亿美元。美国则是新加坡第三大贸易伙伴,去年贸易总额为980亿美元。
不希望卷入大国冲突
在贸易战与科技战交织的动荡时期,新加坡致力于将自身塑造为一个稳定的商业与科研枢纽,以及一个值得信赖的中立平台,能够与全球各方开展合作。新加坡希望在不被卷入大国冲突的前提下,稳步前行,并借此增强自身的战略地位,正如在冠病疫情后成功复苏并展现出更强韧实力一样,再次实现危机中的蜕变与成长。
黄循财多次表示,新加坡的外交政策方针是拥有多个最好的朋友,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新加坡不希望世界上只有一个朋友。新加坡希望与美国和中国保持良好友谊,并期盼两国积极参与本地区事务。即使华盛顿更加专注于其“美国优先”议程,美国在该地区仍然拥有许多重要利益,新加坡希望帮助美国了解其利益并巩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他补充,这是因为美国从该地区撤退将对邻国和新加坡都构成危险。
但发展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将变得更加艰难,不仅对新加坡如此,对许多其他国家也是如此。
灵活警惕娴熟外交
黄循财表示,新加坡需要灵活、警惕和娴熟的外交手段,才能避免受到两边的挤压。
他强调,这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包括媒体、商界和学术界在内的整个社会也必须坚持原则,以新加坡的利益为出发点。
他补充道,这是新加坡维护外交空间的最佳途径。
黄循财强调,新加坡作为一个小红点,在这个高度危险和分裂的世界中发挥影响力已经非常困难,但如果国内民?不能团结一致,以国家立场参与国际事务,这将更具挑战性。他补充道,这需要政府与民?之间更加积极的互动,以便新加坡人能够从国家立场理解问题,并在制定外交政策决策时团结一致。

或与美国进行“轻度脱钩”
尽管如此,新加坡学者指出美国的新关税政策,可能加速区域经济体自给自足的趋势,并促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与美国进行“轻度脱钩”。为了减少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新加坡可加入与欧盟、中国、日本及韩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贸联系,扩大多边合作网络。
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等贸易框架,美国目前并未参与,这反而使新加坡有更多主导空间。这些区域合作机制的战略重要性或将因此显著上升,有助于增强区域经济韧性,为成员国打造更加稳定、开放的贸易环境。
近年来,中国与新加坡的经贸关系持续深化,双边贸易和投资合作不断拓展。中国连续11年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国,而新加坡是中国在东盟第五大贸易伙伴。2024年1月至9月,中新双边贸易额816.4亿美元,同比增长2%。投资方面,新加坡连续11年是中国最大新增投资来源国。
截至2023年年底,新加坡累计在华实际投资1412.3亿美元,中国累计对新加坡投资986.3亿美元。
首次采用负面清单管理
为进一步推动双边经贸合作,2024年12月31日,《中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4.0升级版正式生效。这是中新自贸协定自2008年签署以来的第4次升级。
新协议首次采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明确列出禁止或限制的领域,其他领域则对双方企业全面开放,享受国民待遇。此外,协议还在服务贸易、投资、电信服务等领域建立了高标准的制度性安排,并拓展了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中新两国还建立了多个副总理级的双边合作机制,包括双边合作联委会、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协调理事会。
此外,双方在金融领域的合作也日益紧密。
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签署了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3000亿元人民币(约1771.5亿令吉)。2014年,两国外汇市场正式推出人民币和新加坡元的直接交易,进一步促进了双边金融合作 。
随着自贸协定4.0升级版的实施,中新两国的经贸合作将迈上新台阶,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更高的政策透明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两国的全方位高质量前瞻性伙伴关系。
柔新经济特区具互补
另一方面,新加坡作为东盟成员国,为应对全球供应链重组,与马来西亚合作打造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旨在利用两国互补优势,吸引更多国际投资,扩大经济规模,创造就业机会。
黄循财认为,投资者应该把对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的关注点放在它的互补性,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借助彼此优势,各自吸引更多国际投资,扩大经济蛋糕,为两国人民创造良好就业机会。
柔新经济特区不仅对新加坡企业具有吸引力,中国企业也瞄准在这个区域开拓业务,从中降低运营成本和分散风险。
中企希望通过“新加坡加一”战略,借助柔佛与新加坡不同方面的优势,更好的为业务进行规划。
在超级大国的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投资者继续推进供应链多元化以及“加一”战略,以应对供应链和保护主义风险,进而对柔新经济特区有巨大兴趣。柔新经济特区靠近新加坡,这让中企能同时接触新加坡顶级基础建设,并掌握该国作为全球金融枢纽的优势。
特区能为企业提供一个具有成本效益的基地,让企业易于打入区域和全球市场。
定位稳定商业研发基地
这个战略位置使中企能够扩展到东盟,瞄准该地区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与消费群体。
面对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动荡,新加坡致力于将自身定位为稳定的商业与研发基地、值得信赖的中立地,能够与全球各方合作,确保自身不陷入冲突。
新加坡的目标是在动荡中保持经济高速发展,超越中美恶斗的漩涡,继续发挥新加坡作为全球经济“风向标”的作用。
新加坡国情小档案
新加坡总人口约为609万。2024年,新加坡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达5474亿美元(约2兆3521亿令吉),人均GDP突破9万美元(约38.6万令吉),稳居全球前列。然而,这项统计并未将约150万名外籍劳工纳入考量——这些外籍人力遍布各行各业,为新加坡社会运作提供了关键支撑。正因未纳入此部分人口,人均GDP的数值有所拔高。
新加坡经济表现稳健,成长动能来自多个产业的共同推动。其中,批发贸易、金融保险、制造与电子产业构成三大经济支柱,合力贡献了2.6%的GDP增长。批发贸易为最大产业,占GDP比重达22.3%;其次是金融保险业,占比16.6%,吸引全球资金与机构汇聚;制造业则占15.9%,以电子及高端制造为主力,受惠于全球半导体需求上升而快速成长。
此外,信息通信(占10.2%)、房地产(占9.6%)与专业服务(占6.9%)等现代服务业也展现强劲表现,合计贡献近20%的GDP份额。
这种产业分布不仅支撑了新加坡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也有效分散风险,避免对单一产业的依赖,形成稳健而多元的经济生态体系。
■下篇预告
黄循财大胜通过接班考验
在野工人党稳住基本盘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狮城男女卧尸隆民宿】死者为夫妇 警排除他杀

鲁斯迪
(吉隆坡18日讯)吉隆坡总警长拿督鲁斯迪证实,“新加坡籍男女卧尸民宿案”是夫妇关系,2人是自杀身亡,排除他杀可能。
他指出,警方调查发现,男女死者在下榻有关民宿后,在房内烧炭自杀。
鲁斯迪今日上午在吉隆坡文良港出席“2025年城市安全社区福祉计划“(PPR Bestari)活动后,向媒体这么说。
他说,死者夫妇并未留下任何遗书,警方目前仍在调查他们的死因。
上述双尸命案是于昨日上午11时15分在吉隆坡蕉赖大同花园(Taman Taynton View)一民宿被民宿员工揭发,新加坡籍夫妇谢金德(42岁)与庄淑怡(33岁)双双卧尸床上,房里散发出尸体臭味,不排除死者已毙命多日。
民宿员工因死者未按时退房上门察看后揭发命案。警方在现场寻获炭烧痕迹与柯他命毒品。
相关新闻:
【狮城男女卧尸隆民宿】 男死者曾涉案护照被扣 家属领尸料手续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