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忠谋反对赴美设厂 运输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作者:童清峰
近日,台积电大举加码美国投资,总金额飙升至1650亿美元,让许多台湾人忧心忡忡,担心这座“护国神山”正被美国一点一滴挖走,变成“美国神山”。事实上,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当年就曾力排众议,反对赴美设厂,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成本、人才、供应链,还是政策稳定性与台湾的战略价值,美国都远远不及台湾,如今他的警告言犹在耳,却似乎已成为无法回头的现实。
至今,张忠谋尚未就台积电加码投资一事发表谈话。他曾明确指出,在美国建设晶圆厂的成本远高于台湾。他估算,在美国兴建并营运晶圆厂的成本至少比台湾高出50%至100%,其中包括土地、建设、人力、原物料等费用。
此外,美国的环保法规与劳工制度较为严格,进一步推高营运开支,削弱台积电的竞争力。对于半导体制造而言,成本控制至关重要。
台湾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晶圆代工龙头,正是因为拥有高效而且低成本的制造环境,而美国难以复制这个优势。

除了成本问题,美国的半导体制造产业多年来逐渐萎缩,当地工程师供应严重不足,这对台积电而言是一大隐忧。
因此,2022年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设厂时,不得不从台湾派遣近300名工程师前往支援。张忠谋曾直言:“美国的工程师不够,也不便宜。”相较之下,台湾拥有长年培养的半导体人才库,才能稳固支撑台积电的发展。
此外,半导体制造需要一个完整且高效的供应链,而这正是台湾的优势。台湾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半导体供应链生态系统,包括晶圆制造、材料供应、封测等环节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反,美国的半导体供应链并不完整,许多关键零件与材料仍须从亚洲进口,这将增加运输成本并影响生产效率。
张忠谋认为,半导体制造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生态系统”,供应链的任何缺口都可能影响整体运作效率。当台积电选择赴美设厂时,无法避免这些供应链问题,甚至可能拖累公司的生产效能与获利能力。
除了经济与技术层面的考量,张忠谋也对美国政府的政策稳定性有所疑虑。
政策随政党轮替改变
企业无法确保未来
美国政府虽然推出《芯片法案》来吸引半导体业者赴美投资,并承诺提供补助,但特朗普上台后,已有消息说他准备废止此一法案。这正是张忠谋所担忧的,美国的政策可能随着政党轮替而改变,企业无法确保未来能够持续获得支持。更何况,特朗普正积极推动“去中化”与“供应链重组”,要求关键科技回流本土,这样的政策虽然对美国有利,却可能让台积电承受更大的政治压力。
或陷进退两难局面
台积电赴美设厂,未来若遇到政策变动,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局面。
更重要的是,张忠谋曾多次强调台积电的发展与台湾的命运密不可分。台积电之所以被称为“护国神山”,正是因为其全球晶圆代工的关键地位,使台湾在国际上更有战略价值。但当美国积极要求台积电赴美设厂时,背后可能带有“降低对台湾依赖”的战略考量。一旦美国能够自给自足,台湾的半导体产业优势将不再独占,台湾的国际谈判筹码也将逐渐减少。这让许多台湾人担忧,若台积电逐步外移,台湾是否会失去原有的经济与地缘政治影响力?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黄仁勋赞台积电报价公平 2纳米要价不菲但非常值得

黄仁勋(中前)16日晚间与魏哲家(中后)共进晚餐。(中时新闻网)
(台北17日讯)AI芯片大厂英伟达(NVIDIA)执行长黄仁勋16日晚间与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董事长暨总裁魏哲家共进晚餐,双方管理团队在台北市知名私厨邹记食铺用膳。
席间并未谈及美国关税,不过对于台积电报价,黄仁勋表示,对每个人都是一致且公平(consistent and fair),并且非常值得(worthful)。
台积电出席的高层包括魏哲家、人力资源资深副总经理何丽梅、法务长方淑华、财务长黄仁昭、全球业务资深副总经理暨副共同营运长张晓强,以及两位执行副总经理暨共同营运长秦永沛与米玉杰;黄仁勋女儿黄敏珊也参与其中。
谈到产能配置,黄仁勋指出,台积电的定价对每个人都是一致且公平,魏哲家也深表赞同;黄仁勋也透露,2纳米及以下制程难度相当高、价格不菲,但非常值得。
新闻来源:中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