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四大短板挑战

作者:锺晴彤
中国制造业目前面临四大短板:高端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设备与工业软件。
高端制造被视为制造业的“皇冠”,包括航空航天、高端芯片和精密仪器等领域。中国在这些领域与欧美相比仍有明显差距。例如,商用飞机C919的许多核心部件仍依赖美国和欧洲进口,反映出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欧洲商会今年报告指出,中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技术突破有限,高端芯片自给率远低于目标,显示出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而中国在这一领域对进口依赖较高。“卡脖子”问题中,约有一半与材料相关,研究显示,有近五成的关键材料需从国外采购,如矽片、航空用高强度铝合金、传感器等。以航空航天用碳纤维为例,高性能产品被美日封锁,国产仍集中于中低端,这不仅推高成本,也限制高端制造发展。
生物医药和医疗设备领域,中国对进口的依赖同样显著。2023年,中国药品进口额达930多亿美元,占市场规模的38%左右,涉及基础药物如高血压降压药和癌症药物。中国高端医疗设备的进口依赖度长期超过60%,MRI、CT等关键设备的核心零部件75%依赖进口。中国政府虽推动国产化,但国际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国内企业多集中在中低端,技术差距明显。
工业软件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中国在这一领域与欧美差距数十年。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E(计算机辅助工程)和CAM(计算机辅助制造)软件被美国、法国、德国企业如Autodesk、Siemens和Dassault Systemes垄断。研究显示,中国工业软件市场仍以外国产品为主,国内替代品如CAXA虽有发展,但市场份额有限。中国正通过政策推动国产软件,但技术积累不足,预计短期内仍依赖进口。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
缅甸空袭持续 灾区救援受阻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取自缅媒《伊洛瓦底》
报道:笔锋
缅甸地震后内战持续,军政府甚至空袭灾区。若无独立机构监督,停火协议只是一纸空文。
缅甸中部3月28日发生里氏7.7级地震,来自全球各地的救援队与物资正对灾区施予援手,但缅甸的内战仍持续,军政府仍空袭包括灾区在内的地方,显示停火协议并未完全落实,对救援行动造成极大的阻碍,也使当地人道问题进一步恶化。
缅甸军政府在地震后宣布停火,期限已在4月30日届满,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仍未表示会否延长停火协议。但外交官和分析家认为,延期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军政府并未遵守协议。
根据驻扎在缅甸的一个人道组织估计,在地震发生后的25天内,全国各地共发生了278次空袭,次数与地震前并没太大分别,而许多空袭是发生在灾区,绝大部分空袭是由军政府发动,导致平民死伤惨重。而联合国人权办公室的数据更显示,地震后发生军事袭击的次数甚至高于地震前,反映所谓停火只是一纸空文。
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安华,正在积极促成缅甸交战各方延续扩大停火,但持续的空袭使各方不看好其结果。
缅甸民主派的民族团结政府外长辛玛昂表示,违反停火协议暴露了军政府国家管理委员会“只在纸面上作出保证”的本质,他们的空袭仍然日复一日地持续着。
4月20日安华在曼谷与敏昂莱会面后,大马军方在缅甸实皆地区部署了一所野战医院,以救治地震伤者,已有500多名病患接受治疗,预计该医院将运作1个月,但由于袭击事件仍在发生,布城正在评估该医院的安全风险。
缅甸军政府的袭击引发人们对缅甸缺乏独立停火监督机制的担忧,泰国前外长卡西表示,单方面停火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独立机构来监督,以各方联合声明为基础,落实全面停火,并建立国际监督机制以确保停火顺利进行。不过,缅甸专家承认,尽管敏昂莱控制着全国不到一半的领土,但他并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人,对安华来说,向敏昂莱施压无疑是一个挑战。
在停火问题仍悬而未决之际,联合国的最新消息透露,地震最严重地区有630万人需要援助,而其2.75亿美元(下同,约11.77亿令吉)的募款目标仅筹集到3300万美元。地震也加剧了缅甸的人道危机,根据联合国估计,在地震发生前缅甸已有三分之一人口(约1860万人)需要援助,灾后的情况显然更恶劣。因此,各方应该努力促成缅甸落实停火,缓解人道危机。
新闻来源:亚洲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