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宾星:过去50年 大马流失186万人才
(槟城29日讯)数字部长哥宾星说,大马正面对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过去50年已有约186万名大马人离开祖国,占了总人口的5.6%,高于全球平均水平3.6%。
“因此,昌明政府制定了多项战略,不仅要加强国家的人才生态系统,还要留住人才。”
他今日为槟城42院校(42 Penang)启动仪式会致词时说,政府也制定了国家半导体战略,旨在培养6万名高技能半导体工程师。
他说,柔新经济特区预计将在关键领域创造10万个高质量就业机会,并通过为期10年的15%税率来吸引技术熟练的知识型人才。
“政府致力于在科技领域创造真正的机遇,让大马人能在人工智能和其他数字创新领域,抢占领先地位。在大马去年5.1%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数字投资的贡献重大。”
他指去年在大马数字倡议下获批的投资总额达1636亿令吉,较2023年增长250%,并创造了逾4万8000个就业岗位,较上一年增长了109%。
槟城42院校是一个点对点、基于项目的免学费模式,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协作解决问题及行业领袖的指导,掌握软件开发、网络安全和人工智能技能。
人资部与数字部设MyMahir 4大战略培育AI人才

沈志强(左二)与哥宾星(右二)见证签署了解备忘录仪式。左起为汤姆斯马修及阿德里安。
(八打灵再也23日讯)人力资源部及数字部合作成立MyMahir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理事会(MyMahir–NAICI),通过4大战略,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发展与市场需求对接。
该理事会由人力资源部旗下的大马人才机构(TalentCorp)与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NAIO)通过MyDIGITAL公司(隶属数字部)合作成立,为全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试点策略及多领域落实提供协调平台,以加强人工智能人才发展。
理事会于今日举行首次会议,正式启动这项跨机构、系统性推进人工智能准备工作。
会议期间,人力资源部长沈志强和数字部长哥宾星共同见证大马人才机构与MyDIGITAL公司签署了解备忘录。
该理事会将展开为期3年合作,聚焦4大战略支柱,即人工智能人才发展、工业整合、政策与资金协调及利益相关者治理。
大马人才机构将担任理事会秘书处,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则负责与国家人工智能路线图对齐。
62万岗位受AI影响
该倡议的4项关键工具包括MyMahir影响研究,主要识别受影响岗位、新兴职业与未来技能;MyMahir.my平台,用于实现从政策到行动的落地;G.I.A.T.行动计划,扮演协调政府、工业、学术界与培训机构角色;人工智能人才框架,则将涵盖从数字素养到高级人工智能专长的全技能管道。
根据MyMahir影响研究,未来3至5年内,约62万个岗位(即大马正规行业职位的18%)将受到人工智能显著影响。
同时,研究也识别了60个新兴岗位,覆盖人工智能、数字、绿色与深科技领域。这些发现将为理事会主导的活动,包括按行业设计试点计划提供依据。
本次合作也会将人工智能准备指数(AIRI)整合进MyMahir.my平台,使企业能够评估自身人工智能准备程度,识别能力缺口,并采取实际步骤实现转型。
试点项目将通过人工智能沙盒计划加以验证,所用问题情境直接来自产业实际需求。
沈志强说,该理事会为全国性机制,可将技能与战略对齐,科技与人才结合,政策与目标统一,确保大马人不仅具备就业能力,更具备人工智能应变能力,赋能大马人民与人工智能共成长。
哥宾星:建立创新支撑结构
哥宾星认为,政府领导至关重要,以建立创新与人工智能现实应用的支撑结构。
他说,国家人工智能办公室专注于创造人工智能需求和推动应用,大马人才机构专注于人才供给,理事会则构建一个良性循环,持续回馈政策优化。
大马人才机构总执行长汤姆斯马修表示,该理事会将识别人才需求、协调技能提升,确保人力资本政策灵活、包容具影响力。
MyDIGITAL公司总执行长阿德里安补充,理事会的执行情况和成果将由新设立的人工智能执行监督单位(AI-IMU)监测。
该单位由多家关键机构组成,负责追踪关键里程碑、监督执行情况,并向部长汇报进展。同时也将根据理事会成员的实时反馈,不断优化行业工作计划。
通过该理事会,大马正在通过对接创新与人才,将数据转化为行动,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生态系统。欲了解更多信息,可访问www.mymahir.my查询。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