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州长:中美相互依存 “加州非美国 愿对华开放”

(华盛顿4日讯)美国加州州长纽索姆2日受访表示,不赞同总统特朗普对中征收高关税。他强调,“加州不是美国”,愿向中国和其他交易伙伴“伸出开放之手”。

中美相互依存

据日本经济新闻亚洲网报道,尽管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但纽索姆表示,全球贸易不是零和博弈,他认识到中美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纽索姆称,加州政府尚未与中方进行直接的高层对话,但加州是一个愿意向中国和其他交易伙伴“伸出开放之手”的“稳定的合作伙伴”。他提到,自己2023年访中时,与中方在“州级、区域和市级以及联邦政府层面”,都签署了谅解备忘录。

纽索姆在采访中反复提及加州与首都华盛顿,即美国政治中心之间的“距离”──既有地理意义上的,也有比喻意义上的。他说:“我们距离华盛顿特区2000英里,但在理念上我们是两个世界。我代表的是全美最不认同特朗普的一个州。”

纽索姆补充:“加州不是美国。我们很自豪能成为美国的一部分,但我们的价值观与现任白宫主人的价值观截然不同。”

纽索姆称并非完全反对关税这一工具,但他认为,关税的使用必须“具有战略性”,且必须与产业政策相结合,而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显然不符合这一标准。

他指出,加州与亚洲的贸易紧密,硅谷科技公司在亚洲的供应链和市场深度交织,这导致加州与其他州相比,受关税“影响尤为严重”,加州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也对旅游业、贸易、大小企业造成巨大冲击,“对我们声誉(的损害)更是无法估量。”他担心,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来自日本等盟友的外国投资减少,“这是为什么我们要站出来反击他们”。

据报道,加州是美国人口和经济规模第一大州,也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进口州,2024年加州生产总值(GDP)达4.1兆美元,超过日本的4.02兆美元。如果加州作为一个单独“经济体”计算,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美国、中国和德国。

 

 
 

 

反应

 

国际财经

特朗普VS库克巨人之战开打 专家分析苹果3大应对策略

(纽约24日讯)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若苹果未在美国境内生产供美国市场销售的iPhone,将对其产品加征25%关税,成为这间科技巨擘的重大挑战。

Yahoo! Finance专栏作家纽曼(Rick Newman)分析了苹果的3大可能因应策略,“特朗普对苹果及其他大企业握有权力,但他们也有选择。一场巨人之战正在进行中。”

与大多数企业高层相比,库克(Tim Cook)与特朗普的关系友好许多,与这位反复无常的总统打交道时,展现出“大师级”的表现,但苹果仍被特朗普盯上了。

或许库克能够想出某种方法躲过关税,但目前苹果与iPhone仍是特朗普眼中的大肥羊。

纽曼认为,面对特朗普的最新威胁,苹果很可能不会把iPhone生产移至美国。

该公司过去主要都在中国生产 iPhone,近年则转往越南及印度等地,实现多元化生产。特朗普对于印越敌意较低,推测对这 2 国进口商品实施较低贸易壁垒,也是很合理的。

不过,一旦特朗普针对每一项产品课征关税,那就无处可躲了。即便实施25%关税,把 iPhone 生产移回美国也不合理,因为苹果将被迫打造全新供应链,并且在已经面临技术人才短缺的制造业招募员工,导致成本大幅飙升,甚至让每支 iPhone售价从现在的1000美元涨破3000美元。

纽曼指出,有鉴于此,苹果还有3种选项。

首先,苹果可以吸收25%关税,然后计算多少成本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由于几乎没有智能手机在美生产,所以如果特朗普对 iPhone征收25%关税,或许也会对其他竞争产品实施相同政策。如果所有智能手机都有25%关税,苹果就未必居于劣势,还可以把大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

其次,库克或许能跟特朗普达成某种协议,例如能够满足总统的其他类型国内支出。今年2月,苹果宣布5000亿美元国内投资时,一部分是在收拢进行中的计划,却也成为特朗普吹嘘的素材。如今大家都很清楚,特朗普有时会以威胁作为筹码,以达成他可以邀功的交易。库克或许能够智取特朗普。

最后,苹果可能寻求法律救济,或者等待法律救济成真。特朗普宣称“国家紧急状态”是实施关税的正当理由,但目前至少有7项诉讼正在挑战总统的这份权力,而iPhone的威胁更凸显这个借口有多么脆弱。如果特朗普真的对iPhone实施 25%关税,也将是根据这个紧急授权。但所谓的紧急状态到底是什么?iPhone太便宜吗?还是它们必须在美国生产,才能避免美中开战?

一些法律分析师认为,法院很可能对特朗普关税发布禁制令。若能完全阻止上述的紧急状态关税授权,特朗普仍可能仿效2018、2019年,使用其他更缓慢、更繁琐的方式征收关税。不过,对于苹果和其他企业而言,这仍是一个重要的喘息机会,能够借机厘清如何应对特朗普关税引起的成本上升等混乱,例如累积库存量换取时间,找出防止业务受到关税影响的新方法。

新闻来源:ETtoday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