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

美国再爆发反特朗普示威

(华盛顿20日讯)美国多个城市再有民众示威,抗议总统特朗普的施政,是全国第二轮大规模反特朗普的抗议活动。

根据外媒报道,主办团体表示,计划在全国举行约400场示威。

在纽约,示威者在主要图书馆外集会,手持写上“美国没有国王”和“抵抗暴政”等标语。好多人不满特朗普驱逐非法移民的政策。

在华盛顿,示威者担忧特朗普威胁长期受尊重的宪法规范,包括获得正当程式的权利。

有示威者戴上巴勒斯坦头巾,手持标语,呼吁释放上月被捕的巴勒斯坦学生哈利勒。另外,一名攻读免疫学博士学位的女示威者,手持一张标有得州麻疹疫情爆发地点的地图,表示希望特别关注政府削减科学和卫生工作的资金。

在三藩市,数百人在海滩聚集,砌出“弹劾+移除”的字样。

 

 
 

 

反应

 

言论

被揭穿的“战略豪赌”/潘金明博士

5月19日,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将美国的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理由是联邦债务不断膨胀、利息支出激增,以及国会的财政瘫痪。

尽管这些解释有其经济合理性,却忽视了一个关键的“战略催化剂”:特朗普总统一周前对沙地阿拉伯、卡塔尔和阿联酋的高调访问。

这场被包装为“重启美国—海湾关系”的中东之行,非但没有稳定市场,反而引发更深的忧虑。正如穆迪在声明中所指出的那样:“额外财政负担”与“政策的不确定性”,共同削弱了对美国偿债能力的信心。

表演式外交重演

特朗普将此次访问宣传为美国强势回归中东的信号,实则是一场由军售、基地扩张与政治默契交织而成的表演秀,其中有:

总值高达1500亿美元的军火交易,包括“萨德”导弹系统、F-35战机零部件及无人侦察机、宣布将在卡塔尔和阿联酋扩建军事基地、向海湾王室政权提供非正式的“政治保护伞”,换取继续使用美元结算石油的口头承诺。

这并非深思熟虑的战略部署,而是一次以国家信用作赌注的挥霍行为。它无助于解决美国债务问题,更无助于重建国内共识与全球信任。

如果说20世纪末的美国尚能通过军事部署维持全球秩序,那么今天的美国,已经因国会分裂、政策摇摆和财政紧张,难以维持昔日的“霸权节奏”。

穆迪这次降级的“象征意义”正体现在此——它不是针对某项具体支出,而是对美国国家治理能力的整体质疑。

市场不容战略漂移

特朗普试图用军售与基地扩展来制造“全球领导”的幻觉,却无法掩盖如下事实:此次出访并未带回实质性的贸易互惠、能源合作或投资回报。相反,海湾国家提出的,是“可能购买美国基础设施债券”的模糊承诺,缺乏执行保障。

21世纪的全球金融体系,不再对美式外交给出盲目信任。随着美国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借贷成本持续攀升,以及国会对预算案久拖不决,市场早已警觉:每一次外交冒险都可能转化为财政黑洞。

这也是为何穆迪反应迅速,直接将“行政决策的不确定性”列为核心降级因素。特朗普的中东秀,最终被市场理解为:华而不实、代价高昂、结构性危险。

石油美元神话瓦解

特朗普坚称此次访问将“稳固”美元在全球能源结算中的地位,但现实更为冷酷:

沙地阿拉伯、卡塔尔与阿联酋早已启动“去美元化”,扩大与中国、印度和欧盟的多货币合作;会后未达成任何正式协议继续以美元结算石油;卡塔尔与阿联酋官员私下表达推动多货币结算的强烈意愿。

换言之,特朗普换来的,只是一些基于贷款担保的军火订单和对中东地区更深的军事承诺,而非财政回报或战略稳定。

此次信用评级的下调,不应被视为单纯的金融技术操作,而是全球体系对美国“信用透支”的结构性回应。穆迪不是孤立发声,它为许多盟友道出了口中难言的事实:美国,正变得无力承担其自己设定的全球角色。

降级是制度性警钟

而对东盟、金砖国家及全球南方而言,这是一则发人深省的提醒——一个多极、去中心化的世界秩序,不再只是理论愿景,而是现实需要。

特朗普原本希望借此行恢复美国的威信,却无意中暴露出自身的脆弱与空洞。穆迪的降级,是全球对美国“外交冒险主义”的一次制度性纠偏。对亚洲尤其是东盟而言,这场象征之旅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战略信号:未来必须去依赖美国单一中心,构建更具韧性和自主性的地区秩序。

特朗普虽然回来了,但那个能以信用换霸权的旧帝国,正在耗尽它最后的资源——财政上的、战略上的,甚至是道义上的。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