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彼岸

默然面对流言蜚语

文:明吉法师

语言是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然而,由于每一个人的思想及观点的不同,以及理解能力的差别,所以要达到正确而有效的沟通是不容易的事。同一句话听在不同人的耳里可能会有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我们时常说的每个人都透过自己戴着的色彩眼镜看世界,结果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情况。

因此,我们在人际关系方面有可能会遇到被别人恶口及造谣对待,以致自己觉得冤枉难过,而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在这一方面,佛陀可说是处理问题的专家,在经典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应付这些尴尬难堪的场面。

无礼的谩骂

据说有一次,一位婆罗门因为不忿佛陀的弘法吸引了许多婆罗门教的信徒改信佛教,于是当着大众的面前对佛陀做出无礼的谩骂,而佛陀却耐心地等到他骂完为止。当婆罗门停下他的怒骂后,佛陀温柔地问如果他送礼物给别人,而别人不接受的话,他会怎么做?婆罗门说他会把礼物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佛陀听后就说:“现在我不接受你的这番无理的责骂,请你带回去和你的家人分享吧!”婆罗门听后惭愧地赶快离开现场。

佛陀这种冷静及理智的处理恶口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如果对方的责备是无理取闹的,我们没有必要接受这种心灵垃圾,只有我们和他相应的情况下,才会被他的这些粗言恶语伤害或影响。

此外,也有外道为了破坏佛教,对佛陀制作了许多假的负面讯息。

面对这些流言蜚语,佛陀的态度是不给予回应,耐心的等待事情水落石出。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人们久而久之发现佛陀并不是如谣言那般的虚假不堪,反而对佛陀生起了更坚固的信仰及恭敬。很多时候在面对无事生非,空穴来风的流言蜚语,我们很难去解释,比如说别人造谣说你偷了东西,可是实际上你并没有做,但是瓜田李下,你不容易解释清楚,甚至会越描越黑,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学习佛陀沉默以对,不必理会这些恶言流语。

 

 
 

 

反应

 

登彼岸

慢心作祟

图/文:明吉法师

曽经在一次参访某海外大道场时,遇到其信徒向团友炫耀自己在焰口法会时看到佛像眨眼,非常兴奋地问我们有没有看到?本来佛菩萨示现是给修行人一个鼓励,以启发或坚定其信心,自有其感应的道理。然而,像这位信徒不断地向别人宣说的心态及表情,显露了他沾沾自喜及傲慢的心态。

从佛教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净土宗的祖师慧远大师修持般舟三昧,难修能修,曽于定中亲见阿弥陀佛三次,但是他老人家秘而不宣,直到临终时,为了怜悯众生,欲为大众增上信心,才宣说此事。

该道场也有信徒说曽看过佛像转身等感应事迹,惟其开山老和尚却说自己常住在寺院数十年却一无所见。我们平心而论,难道这些见相著相的信徒的修行会比老和尚高吗?虽然,我们没有法眼或者慧眼知道他们的境界,但是从一方是傲慢自喜地炫耀,而另一方却谦虚自己的平凡,就可以判断孰胜孰劣了。

如果这些信徒在看到佛菩萨的示现后,能坚定自己的信心,提升自己的精进心的话,这算是好事,反之,到处炫耀自己所见,那也只不过是慢心作祟,还不如看不见来的清净。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