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鸿标生平时间轴

郑鸿标
•1930年:出生于3月14日,出生于新加坡一户贫穷家庭。
•1936年:母亲离世,父亲再婚。两个家庭合二为一,家中共有9个孩子,本身是长子,负责弟妹的饮食起居。
•1950年:经由朋友推荐,20岁成功录取成为新加坡华侨银行的书记。职位不高,但接过的任务都能超出预期完成。在此之间,与自己的上司、后来的新加坡首富邱德拔建立良好关系。
•1953年:在华侨银行升任助理会计师。
•1956年:与郑雪莲共结连理,并育有一儿三女。

年轻时的郑鸿标。
•1959年:邱德拔辞去华侨银行的职位,隔年在大马创立马来亚银行(也就是现在的Maybank)。
•1960年:投身新加坡首富、大马最大银行创办人邱德拔在吉隆坡总部的马来亚银行,担任银行副经理一职。
•1964年:现年34岁,升任马来亚银行总经理,统管各项业务,是邱德拔最依赖的左膀右臂。成为马来西亚最年轻的银行总经理。
•1966年:现年36岁,离职后极力争取,最终获得了大马财政部的首肯,赢得一纸银行执照。创立大众银行,8月6日开业,任董事经理兼总执行长,大众银行初创时,成员不足20人。
•1967年:1月份在怡保设立第三家分行,而这也是5月内开设了3家分行。
4月4日,大众银行邀请时任首相东姑阿都拉曼主持正式开幕仪式,两天后大众银行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挂牌。当时,大众银行的筹集资金高达1600万令吉,刷新当年商业银行的纪录。
•1970年:先后涉足工业、房产业、保险业及采矿业等领域,担任吉隆坡工业有限公司、保险公司、棉艺纺织厂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董事长及20余家企业的董事。
•1978年:国家银行开放利率自由浮动措施,该银行抢尽先机,凭着只有8家分行的低成本优势,提供比其它银行存款利息高出2%的利息揽储,成功吸引了大批客户,而这也是大众银行历史上重要发展的关键点。
•1978年:大众银行的存款增长率,是本地银行业成长率的四倍。
•1981年:放弃所有非银行业务,趁着良好的市场予以脱售,所得的收益,全部用于扩充大众银行的规模。大众银行的缴足资本,从2500万令吉,跃升至7000万令吉。
•1989年:年末,大众银行的资产总额达34.3亿美元(151.50亿令吉),税后净利高达3105万美元(1.37亿令吉),在大马银行领域中位居第三。
•1991年:走入国际化,买下纽西兰银行股权,以及在越南和柬埔寨,与政府合作设立合资银行。
•1992年:大众银行的子公司“柬埔寨大众银行”开始营业。
•1997年:席卷亚洲的金融风暴,成了大众银行与同业的分水岭。
•1998年:大众银行净利创纪录达到11.83亿令吉,国内外投行呼吁买入并长期持有。
•1999年:大众银行的违约呆账率只有1.66%,大马整体银行界则高达6.6%。
•2001年:净赚幅增长至15亿令吉。在非政府的背景下,被国民评价为“最佳银行”。其贷款增长率更是高达20%,远超同业的平均水平。
•2006年:大众银行以45亿港元(约20亿令吉)并购香港亚洲商业银行,打退大马丰隆银行、香港东亚银行等强劲对手,以更庞大的体积为进驻中国市场打下稳定的基础。
•2007年:推出首只中国基金,命名为“PB中国太平洋证券基金”,为投资者提供投资中国的机会,从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前景中获取回报。
•2008年:遵循区域合作形势,大众银行又发行了一只中国-东盟股票基金,投资中国和东盟国家的股票,为投资者提供在中国和东盟稳定增长的经济中投资的机会。
•2009年:中国严格的金融管控,使大众银行业务不能完全进入中国,不过,成功以曲线渗透的方式,与中国银行签署人民币结算协议,以方便在贸易上进行结算。身体出现毛病接受手术,但很快就就回到工作岗位。
•2013年:个人资产不断上涨,《福布斯》统计拥有有56亿美元(247亿令吉)的身家。
•2014年:大众银行资产规模达345.72亿令吉。
•2017年:宣布将在2019年退下职位,不过继续享有“荣誉主席”头衔。
•2019年:正式退位让贤。
•2022年:爱妻郑雪莲于8月12日离世。同年12月12日,早上10时20分安详逝世,享年92岁。
资料来源:《南洋商报》整理
视频推荐:
大众银行开启新时代/万年船

大众银行举行了阔别六年的实体股东大会。
上周四(5月8日),大众银行举行了阔别六年的实体股东大会。这一次少了“朝圣”以及为大众银行的灵魂人物唱生日歌,原因是事情的主人翁—大众银行的创办人丹斯里郑鸿标已经在2022年尾骑鹤归西。所以,出席会议的散户若有所失。
这一次的股东大会对股东的招待也和历年来的会议不太一样,不止没有送股东礼物,连餐点也省下了。银行的股东大会向来盛宴招待股东,另外还少不了送礼,例如马来亚银行和联昌国际银行就送出席的股东50令吉礼券,还让股东们享有餐点,让股东们尽兴而归。这种招待在丹斯里生前从未缺席。
不过,目前的领导层可能是专业经理,所以不流行这一套。这一回出现的股东,就尝到了饿肚子开两个小时半会议的苦果。如果大众银行还是要以这一套方式来进行股东会议,不晓得它能不能允许股东自己带食物出席,以免饿到胃痛呢?
有些小股东得知此次会议耗费过百万令吉来筹办感到大惑不解,因为现场出席股东人数只有不到700名,比往年少了许多。即使为每位股东准备饮食需要耗费100令吉,也不过是7万令吉,让股东感觉上宾至如归,不是银行公关首要任务吗?
也许一些股东不知道,郑鸿标和当今股神巴菲特是同一年出生,只是丹斯里早走了几年,丹斯里如果在世,也有95岁了。
家人没继承
反观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中依然精神奕奕。恰巧在大众银行重新举办实体股东大会的今年,巴菲特却在这一年的股东大会宣布退休。这两位东西方的投资之神,一个以银行起家,一个则是专业投资致富,所得到的成就让人敬仰,如今一位凋零,一位退休,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落幕。
接下来,两位除了将创办的公司的股权传给其家人,其管理和执行权并没有让家人继承,公司之后将由专业人士接棒打理。
此外,巴菲特更将99%的资产捐献出来,让其后人只担任监督的工作而已。
大众银行接棒的专业经理战战兢兢,希望能够为公司制造更多财富,同时以更高的派息率奖励股东。唯在股东会议中怕招来闲言闲语而省去餐饮,没有好好招待股东,未免矫枉过正,有失大方得体了。
免责声明
本栏纯属学术上或经验上建议,读者若有兴趣投资,应该自行深入研究或询问股票经纪才决定,盈亏自负。我们鼓励通过正确的投资方式创造财富。作者言论不代表《南洋商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