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

资金高回酬慢
榴梿种植投资乏人

陈良展示其种植的黄姜榴梿。

(吉赖24日讯)榴梿市场虽然庞大,惟却因投资额高、回酬缓慢及具风险,导致乏人进军榴梿种植业。目前位于吉赖县的榴梿种植者,大部分只是小园主,拥有的种植地约3英亩左右。

榴梿园主不仅需空出大片的土地种植榴梿,甚至还需先预支一笔费用管理园地。榴梿树种类繁多,品种较佳的,需种植6至8年才能结果。这意味着至少7年时间,榴梿园是毫无收入的。



在种植榴梿树初期,园主需花费一笔费用推土、翻地、购置新树苗、安装抽水机及水管系统。之后,一年至少需割草4次,为树苗施肥,驱赶虫害及动物的威胁。另外,榴梿树也可能感染疾病,如黑根病等。

保守估计,从开始投入种植至真正取得回酬,至少需要15年时间。

一棵树年产约100榴梿

榴梿园主陈良(65岁)说,榴梿在东南亚被誉为“水果之王”,尤其是黄姜榴梿,果肉呈鲜黄色,味道香美,果肉肉厚,且甜中带甘。

他表示,榴梿结果时不可采摘,否则不会继续成熟,果树也会受到损伤,只能等成熟后自己掉落。绝大多数的榴梿树每年结果一次,一棵树每年可产约100个榴梿,视树龄及品种而定。



他说,黄姜榴梿的果实约重达1至2公斤,榴梿从树上掉下后不断成熟的2至4天内是最美味的,但5至6天后,果肉烂熟,口感欠佳难吃。

他说,黄姜榴梿原自欢庆岛(PULAU RAYA),包括话望生的猫山王也是从欢庆岛取回种子。他种植的黄姜榴梿,是从丹那美拉的日拉卓取种,据悉也属欢庆岛的品种。

他说,实际上,其3英亩的果园地,并非全部用于种植黄姜榴梿,他本身也有种植香蕉等其他果树。除榴梿园,他尚有一片胶园,平时割胶赚取收入。

洪定海指着感染黑根病后治愈的榴梿树。

一亩地投入5千元

榴梿园主洪定海说,以目前的行情,一英亩的土地,就要花费近5000令吉推土、翻地及安装水管,尚不包括设立水池及抽水机等。

他表示,每棵榴梿树苗售价约25令吉,种植榴梿树期间,需谨慎看顾树苗,避免树苗染上疾病,尤其是黑根病。

须防树苗染病

他说,榴梿树染上黑根病后,若不迅速治疗,可能感染其他的榴梿树,而且感染黑根病而被砍伐后,在3至5年期间,原地不宜再种植榴梿树,否则新树苗感染疾病的几率还是相当高的。

“10年以上的榴梿树,一棵一年可结果250至300个。若以一个榴梿平均重1公斤计算,300公斤的榴梿,只能取得4500令吉(以去年的行情计算,每公斤售价15令吉)的回酬。”

他说,一棵10年树龄的榴梿树,每天需要200加仑的水灌溉,一年需要12公斤的肥料。另外,每天需至少除草4次,且不能使用任何除草剂,以免影响榴梿树的根部。

他表示,抽水机必须使用柴油操作,这些都是园主的负担。当榴梿成熟后,也要预防猴子、松鼠及山猪等吃食。

他说,榴梿没有统一价格,话望生的猫山王,每公斤可售40至50令吉,这皆因有关榴梿已打响品牌;但吉赖的黄姜榴梿却因名声不够响亮,售价无法过高。

郑宏源经营榴梿园有30年经验。

“黄姜”产量少没外销

甘榜柏达榴梿园主郑宏源(73岁)说,随着黄姜榴梿日益普及化,民众需求随之增加,吉赖县的榴梿园主早年前已纷纷改种黄姜榴梿。不过,鉴于产量不多,榴梿主要售卖予本地居民,没有多余的榴梿外销至其他州属或国外。

他表示,该县许多小园主拥有的地段都是祖传的,想要再物色新地段并不容易,尤其目前的地价节节上升。加上种植榴梿树,至少需苦守15年才真正有回酬。

他说,黄姜榴梿的市场很好,只是产量不足,若要开发榴梿种植业,政府应该给予奖掖,并通过政府管道,协助小园主将榴梿推销至国内外,借此提高小园主的生活水平。

果园需安装洒水器,确保果树常年保湿。

 

 
 

 

反应

 

财经新闻

体验大马节在北京引热潮 3天料创收300万

(北京18日讯)正在北京举行的“体验马来西亚节”吸引逾50家马来西亚企业参展,展示地道美食、热带水果及文化工艺品,预计可带来300万至500万元人民币(约300万令吉)的总收入。

这次活动由中国马来西亚商会(MAYCHAM)、丰台区政府及马家堡街道办事处联办,并连续3年获大马驻中国大使馆支持,于上周五(16日)至今天在北京丰台区马家堡街举行,已成为大马与中国消费者和企业建立联系的重要平台。

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指出,每位参展商每日可赚取2万至3万元人民币,取决于其产品类型。

“在超过50个展位及周末人流很高的推动下,3天总销售额有望轻松达到300万至500万元。”

今年的亮点是大马著名的猫山王与黑刺榴梿,以及椰浆饭、印度煎饼、咖喱角与拉茶等热门地道美食。

其他深受欢迎的展品包括马来西亚传统糕点及甜品,以及时尚生活产品如峇迪鞋及榴梿制品等。

访客也能欣赏马来传统舞蹈Joget及传统舞狮等现场文化表演,进一步展现跨文化交流的魅力。

大马驻中国大使拿督诺曼莫哈末致开幕词时说,这项活动反映两国人民关系不断深化及贸易关系增长。

榴梿成为焦点

“看到我们的国宝榴梿在丰台成为焦点,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仅在2024年,马来西亚出口至中国的榴梿已达4017万元人民币,中国也已连续16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

他补充,中国也在2023年成为马来西亚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市场,出口总额达380亿6000万元。

此外,大马驻华大使馆(农业)一等秘书茜蒂祖丽安娜指出,大马共带来超过150公斤猫山王及60公斤黑刺榴梿,以及120公斤黄梨及80公斤山竹,以在美食节上展示。

“这次我们不是来销售,而是为了向中国消费者宣传、教育及介绍马来西亚热带水果独特之处,特别是我们的榴梿与泰国榴梿、越南榴梿的区别。”

另一方面,大使馆参赞努鲁胡达提到,自体验大马节创办以来,大马妇女协会就一直积极参与。

“今年我们带来更多的椰浆饭和中国少见的炒牛肺。目前最受欢迎的是咖喱角,我们也安排现场烹饪环节,让参观者有参与感。”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