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
指数
快讯
分享

读书真的无用?/南洋社论

- 文 +

根据未来劳动市场研究中心(EU-Era)发布《“薪资够吃”经济:高等教育成为经济风险》报告显示,“65%的大学毕业生月薪低于3000令吉,没有储蓄和投资,仅够糊口。”

报告还说,“70%大学毕业生被迫在半熟练及非熟练领域工作,高等教育不能保障有意义的薪金报酬,更限制了社会流动。”

对大学生薪酬低,难觅职,于是就有了“无用论”。

读书真的无用?/南洋社论

可只要认真思考,不难理解,高等教育的回报严重下降,是学历与就业对配错置的结果,更是学校的课程规划与实际脱节的问题。

中国大学推AI课程

对此问题,有些国家还全面整顿大学教育,重修课程框架和标准。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例如中国,将人工智能列为小学必修课,大学还推出AI领域的课程,以加速科学智能及创新生态的发展。

当然尤其重要的是,年轻人对要抱有正确的态度,要相信是为提高个人素养、文化内涵、掌握技能,以摆脱平庸。

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让人迷惘和无力感,然而在人生的接力赛中,升学才会给年轻人前进的动力,让他们有更好的起点。

学得好,才会影响他们,激励他们,有好的学历,在觅职时还是会有更好的比较优势。

要是误以为没学历也能闯出一片天,一样能致富,那就是一叶障目。

如果真有的话,也只是“例外”,那是特例,却不是绝对因果。

学以致用可增值

学历仍是资本,是杠杆,年轻人一定要相信,有学历,能学以致用,就会有增值效应。

虽然内卷愈演愈烈,可要是自暴自弃,就会被甩得更远。

好好,认真追求知识,学懂掌握技能,是有用的,也会给暂时处于紧张焦虑状态的年轻人提供疗愈。

当前全球经济动荡,裁员浪潮汹涌,生活成本不断飙升,还有失业劈杀的风险,初出茅庐的年轻大学生就算薪酬微薄,仅够糊口,都不是他们的错,只要肯勤奋上进,做好规划,就能帮助自己走向较好的发展期。

对年轻人来说,他们最值钱的东西就是学识和才干,要是政府没有做好政策规划和体制改革,没有真正帮到学生为未来做好准备,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还让有才华的年轻人怀才不遇,那才是大错特错。

相关新闻

南洋社论
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