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1日讯)华社研究中心今日召开2025年常年会员大会,主席姚迪刚宣布,该中心正探讨与拉曼大学合作,开发“马来西亚华人研究智能模式”,有望建立全国首个“华人研究AI圈”,整合学界与文献资源,推动本地华人研究进入数字时代。
姚迪刚指出,华研计划借助多年累积的电子图书馆资源,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打造一个最低误导性、最具专业水准的研究平台,供本地及国际学者使用。他坦言:“这将是马来西亚华人研究迈向新里程碑的重要一步,但执行成本不低,目前仍在评估可行性。”

他也强调,“守护历史、保存史料文献”依旧是华研的核心使命,并透露与广东义山合作的新书《死生契阔:吉隆坡广东义山研究》已于4月出版。此外,作为40周年庆的一部分,中心将于9月15日举办纪念晚宴,并在下半年陆续推出系列学术、文化与媒体活动。
华人人口研究成旗舰计划
姚迪刚也提到,“马来西亚华人人口研究”已被定位为华研未来的旗舰研究计划。他指出:“这个课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反映出华社对人口与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层关切。”
华社研究中心总秘书姚迪聪则汇报,过去一年华研在学术合作与公共活动方面成果丰硕。今年初与日本爱知大学签署学术交流协议,并于3月与南方大学学院中华语文文化学院缔结策略合作计划。
他指出,华研积极向南马地区拓展联系,曾拜访新山、马六甲及森美兰多家华团组织,加强区域网络。他表示:“接下来将考虑继续前往北马及东海岸展开接触。”
此外,为庆祝成立40周年,华研筹划一系列文化与学术活动,包括7月5日的艺术讲座,8月16日的《由岛至岛》纪录片讲座、9月15日晚宴、10月与台湾成功大学合办的第七届“华人研究国际双年会”、12月的国际学者讲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