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

农业局吁业者推下游产品 霹再登最大玉蜀黍产州

(巴力1日讯)霹雳州连续两年成为全国最大的玉蜀黍产州,2023年总产量高达1万7715公吨,霹雳州农业局局长诺丝燕蒂呼吁业者加大研发力度,以推动下游产品发展。

该州玉蜀黍产量最多3个地区,分别是近打县(种植面积有700.18公顷,产量达7056.87公吨)、金宝(种植面积584.17公顷,产量大7535.84公吨)及江沙(种植面积153.96公顷,产量达1416.61公吨)。

她接受马新社访问时表示,霹雳自2012年以来,一直是我国玉蜀黍的主要生产州,在2023年和去年都跃居全国第一,领先柔佛和砂拉越,其玉蜀黍主要供给金马仑高原、登嘉楼、吉兰丹和巴生谷一带。

她说,该州自2004年起专注发展永续食品生产园计划(TKPM),目前园区面积达111.6公顷,玉蜀黍年产量达1001.63公吨,总值约180万令吉。

生产园13参与者

“目前园区内共有13名参与者,他们除了种植玉蜀黍,也栽种蔬菜及哈密瓜等农作物,平均每月收入可达5132令吉。”

她希望玉蜀黍不单只是农作物原料,而是可以被拓展为以玉蜀黍为基础的下游产品,例如玉蜀黍脆片、玉蜀黍片、果汁等。

她表示,研发工作有助发掘玉蜀黍的下游产品潜力,不但能创造更多创业与就业机会,也可提升本地社区与种植者的收入。

园区80公顷种玉蜀黍

永续食品生产园计划的园区经理莫哈末哈兹姆表示,该园区特别规划出80公顷作为玉蜀黍种植区,同时也有种植其他农作物如香茅、哈密瓜及其他蔬菜。

“每一位参与者需要向霹雳州农业局提出申请,待获批后会分配不同面积的土地进行种植,参与者需承担的土地租金为每公顷每月150令吉,视所分配面积而定。”

他指出,园区目前采取分阶段采收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平均每周采收2至3公顷玉蜀黍。园区所种植的是混种玉蜀黍,以确保品质最佳。

他说,霹雳农业局在种植技术、植物生物安全、农药及害虫管理方面具备专业能力,并每年进行4次巡视,以确保所产玉蜀黍符合市场标准。

采多种高品质种子

其中一名参与者、现年44岁的莫哈末诺法慕斯达法自2007年起,便在6公顷土地上种植玉蜀黍。

他采用多种高品质种子,包括GWG G907、GE1603及GE1606,以减少病害并提升产量。

“一公顷土地可种植超过1万5000棵玉蜀黍,需用上10包5公斤的种子,铺设在100条种植床上。玉蜀黍一年可种植3个季节,每季约70至75天。”

他说,每季平均可收成约2万1000根玉蜀黍,批发销售方式为每袋装约140根,售价为75令吉,价格依照玉蜀黍的大小分为三级混装。

他解释,播种后约45天植物开始开花,授粉时间通常落在早上8时至10时之间,视天气情况而定。

他补充,玉蜀黍适合在炎热气候下生长,但若气温过高,反而会影响品质。

A级玉蜀黍的重量为350克以上,B级介于300至350克之间,C级则低于300克。

 

 
 

 

反应

 

霹雳

社企基金与霹雳4独中 下月22办小厨师感恩宴

(怡保23日讯)马来西亚社会企业家基金(社企基金)首次携手霹雳州内四所独中,将于6月22日 (星期日)的下午1时在怡保培南独中礼堂主办 “2025 年小厨师感恩宴”,共创盛举。

该活动获霹雳华校董事会联合会(霹雳董联会)大力支持,并由怡保培南独中负责承办,协办单位则有江沙崇华独中、曼线南华独中和安顺三民独中。

社企基金执行董事庄诒晶博士于记者会上指出,此次预计将筵开35席,并邀请州内社会各界的嘉宾,共同品尝“小厨师感恩计划”受惠学校的学生们亲手烹任的佳肴。

“借此,学生们能亲自下厨并展示参与“小厨师感恩计划”的学习成果。”

她说,“小厨师感恩宴”目前迈入第四年,而这期间已有约50所学校,其中包括华小、国小、国中、华中以及独中申请“小厨师感恩计划”,体现该计划的多元化。

她提及,“小厨师感恩计划”是由社企基金与校方以2:1的比例共同出资,资助学校设立专属烹饪教室或流动料理台,望通过食育引导学生们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学习烹饪技能,并让学生在烹任过程中增强独立性、团队合作精神与责任感。

“今年是我们首次于霹雳州举办,届时将有分别来自怡保培南独中、江沙崇华独中、曼线南华独中和安顺三民独中,约60位的小厨师共同烹煮及准备8道别具特色的宴会菜肴。”

霹雳董联会副主席兼培南独中董事总务陈德杰则是感谢社企基金此次愿意将类似这种活动带入华教,为华教缺乏技术培养的部分提供援助。

霹雳董联会总务黄志伟则表示,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州内学校参与该活动。

与会者包括霹雳董联会财政叶建成、副财政黄印兴、培南独中校长林柔清以及行政处主任江芷菁。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