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

网上充斥不实资讯 民众须谨防房产诈骗

专访大马房地产中介协会
独家报道:李治宏

也许你曾在浏览产业网站时,看到“某某地点产业,以远低于市价50%出售”。

也许,你曾无意中在某社交媒体上发现,一名友人的产业挂牌出售。

当你看到这类讯息时,你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尽信不疑?还是半信半疑?

第一类(某产业以远低于市价出售)极可能是不实讯息,甚至是不法分子设下的一个“鱼饵”,等你上钩。

第二类则有可能是不法分子在你的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诈骗的一种手法。

事实上,在浩瀚无际的网络世界中,充斥许多虚假、夸大其词,甚至企图诈骗的讯息。

非法中介爱夸海口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MIEA)就揭露,社交媒体及产业网站上充斥许多不实的房地产买卖资讯,民众须谨防当中可能存在诈骗陷阱。

该会主席林文彬指出,有不少非法产业中介销售新房产时,在网上刊登的产业资讯,有许多不是夸下海口,就是华而不实,许下种种不可能兑现的承诺。

他日前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透露:“我最近发现,有人在面簿以远低于市价的价格出售房产,为购屋者提供‘好康’。

低于市价或是骗局

“事实上,这可能是诈骗分子的一个鱼饵。所谓骗局,不一定是直接通过不实的产业交易诈骗,而是把产业交易作为一个行骗工具,引君入瓮,在套取有关购屋者的联系和个人资料后,再以高价将有关个人资料转售给其他不法分子。”

他说,然而,相信这类“好康”的民众大有人在,因为不少人认为在冠病疫情和行动管控令冲击整体经济下,产业市场将崩盘,会出现许多抛售活动,房产价格将大幅下跌。

“再加上人们普遍贪小便宜的人性弱点,当有人献议以偏低价格出售产业时,潜在购屋者一旦和对方联系,就会不知不觉的陷入对方设下的陷阱。”

他说,此外,一些产业网站也出现不确实的报价。

“举个例子,吉隆坡旧巴生路蒂莎花园的双层排屋,市价介于120万至150万令吉,但却有人在网站上开价45万令吉出售,这根本是一个不可能的转售价格。

“但令人担心的是,在一些产业网站上,至少有半数是这类不实的报价。”

社媒应采透明化政策
揭发讯息者真实身分

林文彬说,该会也接获一项投诉,指有人在他(该名投诉者)不知情的情况下,在网上发布脱售其位于孟沙豪宅的不实讯息,但却不知是谁所为。

同样的,在一些社媒的专页上也出现这类不实的产业资讯,公众稍有不慎,可能会坠入陷阱。

“我们不知道有关粉丝专页的幕后主人是谁,更重要的是,揭露者举报的目的只在于要求有关讯息从网站撤下,却不愿采取进一步的行动,例如向当局投报及揪出幕后黑手。

“为此,MIEA促请社媒公司采取透明化的政策,包括披露网站上专页的页主,以及在网站张贴讯息者的真实身分,否则幕后黑手将永远逍遥法外。”

投诉者不愿透露更多详情
MIEA无从对症下药

林文彬说,非法产业中介不是新鲜课题,但MIEA近期仍接获一些有关非法产业中介的投诉。

“我们接获投诉时,会要求投诉者提出具体的证据,但投诉者往往会觉得麻烦,不愿进一步透露更多详情,这令MIEA无从对症下药,解决有关问题。

他说,产业买卖业界代表组织本身没有执法权及检控权,必须交由执法当局采取逮捕和检控行动。

“然而,许多投诉者在宣称被非法产业经纪或老千诈骗,并作出投诉后,却不愿采取进一步行动,也没有向警方或执法当局投报,那试问当局没有接获任何投报,该如何采取行动?

“我想,(投诉者不愿采取进一步行动)这也许和他们(投诉者)的损失金额不高有关。”

他补充,一般上,投诉者损失的只是数千令吉订金,若是5万令吉或以上的庞大数字,相信他们已委任律师采取法律行动。

严惩非法产业中介
盼允BOVAEA拥执法权

“我们希望对非法产业中介和骗子采取行动,惩罚他们的恶行,而非止步于取回购屋者或投资者的财务损失。”

林文彬促请当局修改1981年估价师与大马房地产代理法令(简称242法令),允许BOVAEA拥有执法权,以在接获投报后,直接将产业界不法分子绳之以法。

他说,除了MIEA,大马估值师、估价师及产业代理局(The Board of Valuers, Appraisers and Estate Agents Malaysia,简称BOVAEA)同样无权逮捕非法产业中介,只能联同警方展开突击行动,过后交由警方、贸消部执法官员有权采取逮捕有关非法人士。

过去多年来,BOVAEA曾针对许多非法产业交易及骗案报警,但当局援引哪一条法令采取行动,完全取决于当局。

据了解,目前,警方或检控单位一般上会援引其他法令,例如刑事法典第420条文(欺骗及不诚实地引诱他人移交财物)及援引刑事法典第408(失信)条文等,提控有关人士。

“这是我们要BOVAEA拥有执法权的原因,以让BOVAEA有权逮捕,并援引242法令,将有关嫌犯提控上庭。

产业出租也有老千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署理主席曾爱珍说,非法产业中介行骗的案例不仅发生在楼盘销售,也发生在产业出租上。

她连同林文彬接受本报专访时提到:“市场上曾发生非法中介在为某个产业招租时,同时向多名租客收取订金,过后就卷款而逃。东窗事发后,购屋者却发现,所谓的产业经纪,并非有关业主所委任。”

林文彬说,另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是老千承诺可为购屋者购得可负担房屋,向多名购屋者收取订金后,一走了之。

“此外,数年前,一名非法产业经纪向超过30名投资者收取订金,承诺可以超低价格购得某个产业,最终被逮捕及提控。”

产业中介大致上可分给产业代理及产业经纪(详情见表一)。

合法中介会佩戴经纪证

如何辨认合法和非法产业经纪?

很简单,合法产业经纪都有佩戴或须出示BOVAEA发出的产业经纪证(REN Tag)。

2014年5月1日起,所有产业经纪须佩戴上述底色为红色的经纪证,否则一律被视为非法经纪。

产业经纪证上印有经纪的个人资料,包括名字、照片、身分证号码、注册编号、所属的产业代理公司,以及产业代理的注册编号及有效日期等。

扫描经纪证确认资料

民众只需使用智能手机扫描产业经纪证,就可确认这些资料。

此外,贴在灯柱、树木等的宣传广告都是非法的,合法宣传材料都须印有产业经纪证号码。

产业经纪所属的公司,即产业代理的产业代理证,底色则是深蓝色。

林文彬说,公众须坚持“No tag no talk”(无经纪证,交易免谈),当与产业经纪面谈产业买卖时,须要求对方佩戴或出示产业经纪证。

他指出,在巴生谷,有关产业经纪须有合法持牌的觉醒已非常高,民众普遍知道,合法产业经纪必须佩戴认证。

“在所有设有围篱与保安的社区,保安人员在产业经纪进入有关住宅区时,都会要求对方出示准证。”

曾爱珍说,公众也可浏览BOVAEA的一个网站:http://search.lppeh.gov.my/,鉴定一名产业经纪是否合法经纪。

“登录这个网站后,可搜寻有关产业经纪的名字、经纪编号和所属公司,包括查证该名经纪是否仍是合法经纪,所属公司是否有向BOVAEA注册,以及有关公司的老板(产业代理)身分及是否有注册等资讯。”

她指出,产业经纪须每年更新经纪证,通过参与一项为期半天的课程,获取更新经纪证所需的永续专业积分(CDP)。

“产业代理则须每年出席为期2天的课程,获取10个永续专业发展(CPD)积分,以更新产业代理证。”

行业流动量高
合法非法经纪比例:1对5

提到合法与非法产业经纪的比例,林文彬说,估计目前的比例为1对5。

林文彬指出,自2004年,我国规定所有产业经纪须进行注册以来,非法产业经纪人数相信已大为减少。

曾爱珍说,目前,注册合法代理约3000名,而注册产业经纪约4万1000名,但由于该行业流动量很高,估计只有半数为在职代理和经纪。

马来西亚房地产中介协会前主席索玛桑德兰多年前曾揭露,根据调查,合法与非法产业经纪的比例高达1对10,一些地区甚至高至1对15。

有关非法产业经纪,包括外籍妇女、物流公司、装修承包商及公众等。

非法产业中介不仅会发生行骗行为,也可能会虚报产业市价从中牟利,导致房价受影响。

此外,由于非法中介没有缴交所得税和销售及服务税等税务,造成政府每年流失庞大税收。

ADVERTISEMENT

 
 

 

反应

 

时事

被非法中介骗来马
22中国客工滞留士乃机场

滞留在士乃国际机场的中国籍客工,将陆续回返中国。

(古来10日讯)22名中国籍客工申诉来到新山工作后,发现实际工资、住宿条件及工作性质,与中介承诺的不一样,加上没有钱吃住,而滞留士乃国际机场3天。

作性质不同工资不符



据了解,这批来自中国江苏省、河北省及陕西省的客工,是专业的油漆工人及电工,于本月4日上午抵达士乃国际机场,之后被载到新山某发展商工地,他们做了一天工,发现工作性质不同,工资不符,而不干了。

中国大使馆昨日接获消息后,委托领保联络人曾庆芳前来协助,经协调外劳已各别购买返乡机票,陆续于明早至本月13日期间回返中国。

曾庆芳协助滞留士乃国际机场的中国籍客工。

其中3名客工将于明早飞往澳门、11人于明晚飞回广州、3人本月12日晚上飞回广州,最迟一班5人则于本月13日晚上飞回广州。

曾庆芳在机场受询指出,他受领事馆委托,从吉隆坡赶来士乃国际机场了解情况。

他说,在大使馆协助下,部分客工于今午分批由新山某发展商工地代表载送前往酒店住宿,其中12名客工要留在士乃国际机场。



热心人士送上温暖餐

他说,据了解,这些客工被非法中介骗来大马,所以中国大使馆建议客工回国后尽快报案,以及找出非法中介解决问题。

此外,43岁客工代表郎美林说,之前中介承诺每天工资有400至600元人民币,但来到新山发现工作10小时,才有300元人民币。

另外,客工滞留在机场的新闻见报后,也有热心人士购买午餐给客工们食用。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