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技职教育培养专才
科技师傲视工艺领域
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尊卑,科技维修行业也有出头天!
工业革命让机器取代了人力,随后再进入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的时代,而工业化建筑模式(IBS)也从科技迈入数字化革命,这股科技新浪潮袭卷着全球未来的工商战略,也让科技维修人员蜕变为精英“科技师”(Technologists,简称“Ts”),以支撑科技革命的持续性发展。
我国国会在2015年4月通过《2014年科技技术人员与科技师草案》,并成立科技专家局(Malaysian Board of Technologists, MOBT),这是一家负责管理、注册和认证技术专家的专业机构,以培育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让大马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中,仍能保持技术技能发展。
对于升级后的科技师,我们即陌生又熟悉,或许人们经常标签蓝领的技术人员总是“低人一等”,希望孩子未来成为医生或律师,但科技师的专业及薪酬能与白领上班族旗鼓相当,甚至更高,这些你又知多少?
《南洋商报》专访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的掌舵人,讲解国内科技师与技术人员的趋势,让读者了解科技广泛层面的市场需求,技职教育也能闯出一片天。
科技协会广纳科技员
追溯历史,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的前身于1932年在吉隆坡短暂成立,随着工业的发展,该协会分别在霹雳州及雪兰莪州崛起。
后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该协会停顿会务,直到战争结束,于1946年4月15日才正式成立“马来西亚技术协会”(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Malaysia),当时的创会会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留在大马工作的英籍工程师G.R.珀西。
1960年该协会会长一职改由本地工程师莫哈末亚丁接棒,为招纳更广泛的科技人员发展科技领域,该协会在1972年从“马来西亚技术协会”易名为“马来西亚科技协会”(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Malaysia,简称TAM)。
如今除了设在梳邦再也的总会,另在槟城、马六甲、森美兰、雪兰莪、柔佛、霹雳及沙巴州共有7个分会,以及在砂拉越和吉打州设立办事处。
该协会属于“低调工作型”不张扬或不铺张,却心系大马,采用工程科技造福社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严崇上:协会投入社会工程
马来西亚科技协会总会长严崇上指出,截至目前,该会全马拥有超过7000名各工业领域的会员,其中400名是专业飞机维修科技师(简称为飞机维修师),未来放眼招收10万名会员为目标,提供机会给合格的科技师享有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该协会不仅积极开拓科技培训班、产学合作、飞机维修厂考察及交流会外,也进行多项不为人知的回馈社会工程,当中包括吉胆岛码头因常年遭海浪冲击拍打下,超过结构负荷造成损毁,该协会倾力提供专业技术并进行修补工作。
此外,还有约1000人居住的霹雳州百利新村(俗称牛棚),村民仍保留最原始的倒粪工作,倒粪工友会到每户住家提出盛满“黄金”的粪桶,再把粪便倒入郊外的大型露天粪坑。
数年前,该会也向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争取10万令吉拨款,并由时任会长拿督方天养率队前往新村,重新整顿及改善当地的排污系统,专业系统化处理“厕所革命”,以免粪便问题严重污染土地及影响土质。

严格鉴定科技师能力
严崇上指出,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实施《2015年科技技术人员与科技师法令》,该会也必须肩负重任,助科技专家局一臂之力,鉴定科技师的专业能力,严格审核把关。
他说,该会将安排至少40分钟的面试,方式可以是面对面,或透过在线的视频会议。
他说,接着,该会除了会评估面试者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之外,也会评估工作态度、沟通模式和职业道德行为,皆为考量的范围;即使再有能力的科技师,若无法与其他人沟通,也难以完成团队工程,因为合格的科技师或技术人员都必须提高职业素质,维护职业形象。
“专业飞机维修人员,并不称呼为工程师,而是科技师。”
他举例,早前一名飞机师努力学习维修飞机以争取会员资格,惟对方只熟悉理论,并没有实践维修经验,所以对方无法成为科技师。
他强调,科技技术的进步也是人类应对全球的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师的专业资格更需要获得认证,受到肯定,也让科技带出新的使命。
23领域需科技师
严崇上坦言,不少人错认该会是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相较下,工程师学会在业界较为出名,全马共有4万2000名工程师会员,不过随着科技师行业的崛起已接轨大世界,各国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师人才去支撑科技发展,也对大马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他说,除了飞机维修外,23种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电子电器、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绿色科技及网络安全等,皆有科技师立足的地位。
“加入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犹如领了一张通往东盟认证科技师门户的许可证,科技师可在东盟任何一个国家任职。”
他说,该会也是东盟工程组织联盟成员之一,来自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及缅甸等国家的科技师也非常活跃,单单在东盟工程领域估计可提供上千万的工作机会。

邓志坤:会员“卧虎藏龙”
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署理总会长邓志坤也透露,该会会员可谓“卧虎藏龙”,在各工程领域都有高水准的表现,尤其在科技改革的大浪潮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变化。
他说,该会也必须与时并进,与飞机维修公司SR Aviation合作,为会员提供飞机维修厂考察及训练,同时该会也秉持回馈社会的理念,分别到国艺学院(Politeknik)、技职或大专院校进行产学合作,让优秀的科技师会员指导学生,透过现实科技领域与教育体系展开深度融合,为未来科技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认为,产学合作是重要的平台,技术和资源共享建立科技数据库,并让我国教育体系与科技接轨,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专业科技师和技术人员的资格区别
1)大专科技师(Graduate Technologists):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
2)专业科技师(Professional Technologists, “Ts” or “P.Tech”):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同时备有经验等条件,以及受有关当局承认的科技专家
3)合格技术人员(Qualified Technician):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技职文凭
4)认证技术人员(Certified Technician, “Tc” or “C.Tech”):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以及备有经验等条件和受有关当局承认的科技专家
槟州致力推动技职教育 5年培训6万工程师

佳日星
(槟城20日讯)槟州政府致力推动技职教育(TVET)与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STEM)教育改革,朝着2030年前培训6万名工程师的宏愿迈进。
槟州第二副首长佳日星指出,目前州政府透过槟城技术发展中心(PSDC)、技职学院及本地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办多项相关课程,协助年轻人掌握符合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以确保毕业生具备相关技术。
他也表示,州政府同时携手非政府组织与私人企业,积极在中小学阶段推广技职教育的认知,为未来培育更多科技与工程领域的人才做好准备。
“目前为止,共有多达4160场工作坊,3万7000名学生已经通过这些活动受惠。”
佳日星是在周二于州议会回应光大区州议员郑来兴提问时,这么回答。
他进一步指出,槟州政府也与多家跨国科技公司紧密合作,借助这些企业的行业标准与最佳实践,提升本地企业的质量、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他强调,这些国际企业在槟州设立据点,不仅为本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更让学生在求学阶段就有机会接触国际尖端技术与职场文化。
“此外,这些企业强大的全球网络与市场资源,也有助于槟州电子产业拓展出口渠道,带动本地经济持续增长。”
他说,透过与跨国电子与电气企业合作,槟州能更有效引进先进的生产工艺与创新科技,加速技术转移与本土产业升级。
“你SPM马来文考多少?”
佳日星呛土团议员找茬
槟州议会今日一度火药味十足,因土团党直落斗哇区州议员阿兹米阿朗要求第二副首长佳日星全程使用马来语答复,引发双方言语交锋,场面一度紧张。
事情发生在佳日星以马来语回答口头提问后,随即以英语补充说明。
阿兹米随即打断发言,要求他全程使用马来语,引来佳日星反呛,“你SPM马来文多少?你不敢回答?他你是不是不明白他说的内容?”
佳日星也表示,自己已经用马来语答复,如果对方听不懂英语,他乐意“教一教”。
他更说,“一早就来吵这些,首相不是说要掌握多语吗?”
现场气氛一度升温,议长拿督斯里刘子健随后出面劝导佳日星尽量使用马来语应答,才让争执稍微平息。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