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独家】技职教育培养专才
科技师傲视工艺领域

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尊卑,科技维修行业也有出头天!

工业革命让机器取代了人力,随后再进入电脑、互联网、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等的时代,而工业化建筑模式(IBS)也从科技迈入数字化革命,这股科技新浪潮袭卷着全球未来的工商战略,也让科技维修人员蜕变为精英“科技师”(Technologists,简称“Ts”),以支撑科技革命的持续性发展。



我国国会在2015年4月通过《2014年科技技术人员与科技师草案》,并成立科技专家局(Malaysian Board of Technologists, MOBT),这是一家负责管理、注册和认证技术专家的专业机构,以培育更多合格的技术人才,让大马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中,仍能保持技术技能发展。

对于升级后的科技师,我们即陌生又熟悉,或许人们经常标签蓝领的技术人员总是“低人一等”,希望孩子未来成为医生或律师,但科技师的专业及薪酬能与白领上班族旗鼓相当,甚至更高,这些你又知多少?

《南洋商报》专访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的掌舵人,讲解国内科技师与技术人员的趋势,让读者了解科技广泛层面的市场需求,技职教育也能闯出一片天。

科技协会广纳科技员

追溯历史,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的前身于1932年在吉隆坡短暂成立,随着工业的发展,该协会分别在霹雳州及雪兰莪州崛起。



后来因第二次世界大战,该协会停顿会务,直到战争结束,于1946年4月15日才正式成立“马来西亚技术协会”(Technical Association of Malaysia),当时的创会会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留在大马工作的英籍工程师G.R.珀西。

1960年该协会会长一职改由本地工程师莫哈末亚丁接棒,为招纳更广泛的科技人员发展科技领域,该协会在1972年从“马来西亚技术协会”易名为“马来西亚科技协会”(Technological Association Malaysia,简称TAM)。

如今除了设在梳邦再也的总会,另在槟城、马六甲、森美兰、雪兰莪、柔佛、霹雳及沙巴州共有7个分会,以及在砂拉越和吉打州设立办事处。

该协会属于“低调工作型”不张扬或不铺张,却心系大马,采用工程科技造福社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

SR Aviation飞机维修公司协助马来西亚科技协会提供培训课程,专业飞机维修不是工程师,而是科技师。

严崇上:协会投入社会工程

马来西亚科技协会总会长严崇上指出,截至目前,该会全马拥有超过7000名各工业领域的会员,其中400名是专业飞机维修科技师(简称为飞机维修师),未来放眼招收10万名会员为目标,提供机会给合格的科技师享有更高的经济与社会地位。

该协会不仅积极开拓科技培训班、产学合作、飞机维修厂考察及交流会外,也进行多项不为人知的回馈社会工程,当中包括吉胆岛码头因常年遭海浪冲击拍打下,超过结构负荷造成损毁,该协会倾力提供专业技术并进行修补工作。

此外,还有约1000人居住的霹雳州百利新村(俗称牛棚),村民仍保留最原始的倒粪工作,倒粪工友会到每户住家提出盛满“黄金”的粪桶,再把粪便倒入郊外的大型露天粪坑。

数年前,该会也向城市和谐、房屋及地方政府部争取10万令吉拨款,并由时任会长拿督方天养率队前往新村,重新整顿及改善当地的排污系统,专业系统化处理“厕所革命”,以免粪便问题严重污染土地及影响土质。

严崇上

严格鉴定科技师能力

严崇上指出,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实施《2015年科技技术人员与科技师法令》,该会也必须肩负重任,助科技专家局一臂之力,鉴定科技师的专业能力,严格审核把关。

他说,该会将安排至少40分钟的面试,方式可以是面对面,或透过在线的视频会议。

他说,接着,该会除了会评估面试者的专业知识、实际操作能力之外,也会评估工作态度、沟通模式和职业道德行为,皆为考量的范围;即使再有能力的科技师,若无法与其他人沟通,也难以完成团队工程,因为合格的科技师或技术人员都必须提高职业素质,维护职业形象。

“专业飞机维修人员,并不称呼为工程师,而是科技师。”

他举例,早前一名飞机师努力学习维修飞机以争取会员资格,惟对方只熟悉理论,并没有实践维修经验,所以对方无法成为科技师。

他强调,科技技术的进步也是人类应对全球的挑战,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科技师的专业资格更需要获得认证,受到肯定,也让科技带出新的使命。

23领域需科技师

严崇上坦言,不少人错认该会是马来西亚工程师学会(IEM),相较下,工程师学会在业界较为出名,全马共有4万2000名工程师会员,不过随着科技师行业的崛起已接轨大世界,各国都需要大量的科技师人才去支撑科技发展,也对大马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他说,除了飞机维修外,23种领域包括建筑工程、电子电器、石化工业、汽车工业、绿色科技及网络安全等,皆有科技师立足的地位。

“加入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犹如领了一张通往东盟认证科技师门户的许可证,科技师可在东盟任何一个国家任职。”

他说,该会也是东盟工程组织联盟成员之一,来自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印尼及缅甸等国家的科技师也非常活跃,单单在东盟工程领域估计可提供上千万的工作机会。

邓志坤

邓志坤:会员“卧虎藏龙”

马来西亚科技协会署理总会长邓志坤也透露,该会会员可谓“卧虎藏龙”,在各工程领域都有高水准的表现,尤其在科技改革的大浪潮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适应变化。

他说,该会也必须与时并进,与飞机维修公司SR Aviation合作,为会员提供飞机维修厂考察及训练,同时该会也秉持回馈社会的理念,分别到国艺学院(Politeknik)、技职或大专院校进行产学合作,让优秀的科技师会员指导学生,透过现实科技领域与教育体系展开深度融合,为未来科技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认为,产学合作是重要的平台,技术和资源共享建立科技数据库,并让我国教育体系与科技接轨,联合培养拔尖创新型的科技人才。

专业科技师和技术人员的资格区别

1)大专科技师(Graduate Technologists):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

2)专业科技师(Professional Technologists, “Ts” or “P.Tech”):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同时备有经验等条件,以及受有关当局承认的科技专家

3)合格技术人员(Qualified Technician):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技职文凭

4)认证技术人员(Certified Technician, “Tc” or “C.Tech”):具备科技专家局承认的大专资格,以及备有经验等条件和受有关当局承认的科技专家

反应

 

言论

提高技职生最低薪考量/南洋社论

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日前建议,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学院毕业生的入职起薪,应提高至3000令吉,以让技职学院毕业生获得更高的薪水。

他认为,上述的最低薪金合理,因为技职毕业生是已经完成技能课程的熟练员工。熟练的员工将提高工业的生产力,符合市场需求。技职毕业生目前的起薪为1500令吉至2208令吉,与技职毕业生的能力并不匹配。

阿末扎希也是乡区及直辖区部长及国家技职教育理事会主席。

国际贸易与工业部副部长刘镇东日前也在国会下议院的问答环节支持阿末扎希提出的建议,并认为国内技职教育毕业生入职起薪不理想。2021年的薪金中位数是2250令吉,这是无法接受的,因为年轻人无法接受如此低薪。

须先提升课程水平

看来阿末扎希和刘镇东并没有真正了解企业界及我国技职教育课程及学院的现状。政府只了解到技职教育毕业生的薪金太低,却不了解技职教育目前的培训课程及毕业生的技能是否符合市场的需求。

某位企业界组织的领导人曾经指出,政府如果要强制技职学院毕业生最低3000令吉的薪金,必须先提升我国技术与培训课程的水平,让课程符合市场需求。

他说,他曾经参观某所政府的技职学院,发现该学院的机械及技术已经过时,根本无法符合市场的需求。如果用过时的技术培训学生,市场是无法接纳的,如今还要求必须给3000令吉的最低薪金,这点只会弄巧反拙,而且还可能导致外资因人力成本过高撤离我国。

企业成本增吓跑外资

企业界人士的意见是值得采纳的,政府在提升毕业生的最低薪金之前,应该先提升技职教育与培训课程的水平,让毕业生的技能符合市场的需求,而不是只想着调高薪金。

我们认为,政府在技职学院毕业生设定最低薪金3000令吉,这个政策可能对企业界造成一些负面效应。

首先是企业成本增加,如果企业需要雇用技术学院毕业生,并且必须支付比目前薪水更高的最低薪金,这可能导致企业需要缩减其他项目的支出,或者可能会导致企业不愿意雇用更多的员工。

一旦企业不能负担支付最低薪金3000令吉的成本,那么他们可能会选择不雇用技职学院毕业生。政府可能因此而好心做坏事,可能会限制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经验和技能的毕业生。

总体而言,政府设定技职学院毕业生的最低薪金是一个有争议的政策。尽管它可能有利于毕业生,但它也可能对企业界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对中小型企业和新创企业,甚至可能因此吓跑外资企业。

政府在实施最低薪金政策之前,可能需要考虑到负面因素及可能引起的连锁效应,并寻求达成一个平衡的政策,以确保这个政策能够达到目的,而又不会对整个经济及技职教育毕业生产生不良影响。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