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马中免签证 中国游客增194%

(吉隆坡4日讯)在截至今年5月为止,到访我国的中国游客高达118万5050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高达194%。

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表示,这一增长主要因两国之间实施免签证旅行措施所激励。

他今天在脸书专页帖文,鼓励航空公司抓住这一趋势,扩大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连通性,为全球旅客提供更多便利和选择,从而创造双赢局面。

他也宣布亚航开通从中国宁波直飞吉隆坡和沙巴亚庇的首航直飞航班。航班使用空巴(Airbus)A320飞机,每周提供三趟,可容纳180名乘客的行程。

他说,直飞航线将有助吸引游客,特别是来自浙江省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游客前来我国。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去年11月宣布,从该年12月1日起,对来自中国和印度的游客提供30天的免签措施。

中国也同意将大马游客的免签措施从15天延长至30天,以配合今年5月31日马中建交50周年。

 

 
 

 

反应

 

言论

90天免签协定要游客非黑工/南洋社论

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网页上周二上传了一则《关于中马互免签证协定停留期问题(大使馆发言人应答)》的消息,作为近日民间热议相关课题的“官方回应”。

随着这则声明的发布,坊间对两国人民免签证互访可逗留达90天的协定,并非全是一片叫好之声。尤其中小型工商业中,许多仰赖中国进口原材料,以及涉及前期与后期加工制作的技术领域,已经开始担忧中国同行可能利用免签便利,大肆来马与他们竞争。

日前,华总总会长丹斯里吴添泉也对国内一些中小型企业业者最近提出的担忧表示关注。他们担心一些中国公民可能利用将落实的“90天免签证”便利前来我国“抢滩”,与本地企业竞争。

他说,来自政府机构的消息显示,全国包括沙巴州在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中国公民在马来西亚涉及逾期逗留、利用旅游身分非法工作以及从事企业或小生意的现象。有高级官员向他反映有关情况并表达担忧,认为一旦“90天免签”政策落实,问题可能会加剧,不可不防。

此前,市面上已经出现特价299令吉的婚纱摄影,以及新居设计全套精装修半价的案例。姑不论成交后是否货不对版,这类案例势必对行业行情造成干扰。

本地业者也必须花更多时间与耐心讲解收费情况并调整服务。若情况发展至各行各业,如维修、加工、装配等向来收费较高的技术行业,往后本地技师又将何去何从?

或许当局认为只要各相关执法机构严阵以待、立场坚定,严厉取缔持旅游签证在我国境内进行商业行为的中国公民即可。但是,纵观非法外劳充斥全国的现况,我国执法机构,尤其是移民局的效率,向来乏善可陈。

恐陷一片红海

也许当局已经“厉兵秣马”,准备就绪;但最怕的,是“到时再说”的心态。等问题显现时已趋严重,所涉及行业已是一片红海。

目前,相关协定尚未正式生效。中国大使馆网页内容详解:“协定将在两国政府履行必要程序后生效。该互免签证协定有效期5年,此后自动延期5年。

根据协定有关规定,中马目前互予对方国家公民的免签入境安排维持不变,即双方公民可免签入境对方国家单次停留不超过30天。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协定明确了对缔约一方公民在缔约另一方境内免签停留的期限,即每180日累计停留不超过90日。

对免签赴华的外国公民来说,指从任意自然日向前溯及的180日内,在华停留不超过90日(该90日不包含持签证、APEC商务旅行卡以及居留证在华停居留的时间)。

如入境时溯及的180日内免签停留时间累计已满90日,则无法再享受免签入境政策;累计不满90日,但剩余停留时间不足30日的,本次免签停留不得超过剩余的免签停留时间。中国人免签来马亦按此操作。”

显然所谓的“逗留90天”是可以通过“30天+30天+30天”,中间出境两次实现的,或是在180天内累计住满90天。但对商人来说,这种安排更像是“出差签”而非旅游签。

加强监管与把关

在协定框架下,除非理由充分,否则移民局难以阻止利用此类免签便利的中国商人入境。因此,当局必须在他们入境后加强监管与把关,以防他们“变戏法”地在下游行业抢滩。

目前许多城市已经拥有各式各样的中资中小型餐饮和百货业,且颇受欢迎。未来当90天免签协定正式生效后,这些合法经营的中国商店,会否像印尼雅加达的中国城和唐人街的商店一样,成为一些“黑工”或“黑商”的聚集地,甚至被包庇?有关当局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我国经济规模有限,本地中下游华商经营不易。希望与中国互免签证的新协定,能真正引来大量消费的游客,造福各界,而非成为“黑工”混进来的后门,最终抢走马来西亚人民的饭碗。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