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姚金龙:高端技术人才不足 “外资都去了狮城”

报道:廖梅芳

(吉隆坡29日讯)经济学家强调,政府要摆脱“旧式经济”及 “中等收入陷阱”,务必建立高端技术人才库及吸引国际商业巨头进驻。

他们说,如果国内高端技术人才不足,高端外资都不会久留。

双威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金龙博士说,政府的确成功引进外资,不过却无法迎合外资对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因此一而再的“走宝”。

他一针见血的说:“外资都去了新加坡。”

姚金龙接受《南洋商报》访问时说,我国必须扩大高端技术人才库,从而吸引更大规模的外资。

“私人界则需提高生产力,增加研究和开发、革新来生产高端产品和服务,达到高增值目标。政府可通过客制化的奖掖来协助私人界完成这方面的努力。

“现有的专业技术人才,往往因为国内没有‘立足’之处,选择到国外发展,所以导致人才外流。

“如果我们能够吸引商业巨头如谷歌和微软来这里,就可以协助留住人才。私人企业走向高端发展,就能够吸引外资。”

政府应“少插手”商业

他促请政府和从政者“少插手”商业,相反的应通过开放和公平竞争平台,以及利商政策来推动投资。

他强调,扩大经济蛋糕比分配蛋糕更为务实。

姚金龙说,由于我国继续停留在旧式的经济模式,如种植和产业领域,不在技术前端,所以投资减少。

他指提升国内直接投资,未必就要开启新项目及必须是大型项目,也可以强化原有项目,走向高价的高端产品和服务。

他们说,外来直接投资(FDI)和国内直接投资(DDI)是相辅相成的,政府和私人界各有其应扮演的角色,协助国家摆脱中等收入困境,通过高端技术生产高端产品和服务来吸引外资当儿,也可留住国内的专业技术人才。

国内直接投资10年递减

大马诺丁汉大学经济系主任张永隆博士说,国内直接投资自亚洲金融风暴以来开始走低,1997年的私人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不过从2012年到2021年,仅是15%至17%。

他说,今年第一季的私人投资增长0.4%,2021年是在第二季取得17.3%强势增长后,第三季及第四季则分别出现(-4.9%)和(-2.8%)。

他向《南洋商报》说,外来直接投资主要是能够引进新技术和新管理方式,在国内生产总值所占的比重不大,所以私人投资减少会对国内经济构成负面影响。

他指私人投资慢下来可能跟国家困在中等收入局面有关。

缺乏产业升级政策

“缺乏产业升级的政策,停留在中等收入水平,现在还面对外劳不足问题。

“虽然大家都说不要过于依赖外劳,可是在企业迈向技术化和自动化之际,当局得先引进外劳。”

张永隆认为,隆新高铁重启有助带动外力直接投资和国内直接投资,不过目前不便评估其效益。

他说,这项发展项目肯定能够带动沿路的建筑发展,以及高铁拉近马新的链接,也会吸引外国厂商到来投资。

反应

 

财经新闻

【独家】经济学家:提公积金无法治本 应提升国民学识获高薪

独家报道:廖梅芳

(吉隆坡17日讯)经济学家和财务规划专家认为,允许人民一再提取公积金应急无法治本,而在不动用公积金存款下要减轻人民财务压力,政府应协助提高人民个人能力、加强知识,以期他们获得加薪和升职机会,增加收入。

冠病疫情肆虐期间,前朝政府多次允许人民提取公积金应急,这无疑能解燃眉之急,但同时也引发更多隐忧,很多人的公积金存款越来越少,甚至无法应付退休生活。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和财政部副部长拿督斯里阿末马斯兰也先后指出,许多公积金局会员存款只剩下5000令吉或1万令吉了,因此不允再提取公积金,而政府将寻求更合适方式协助人民减轻负担。

受访的经济学家和财务规划专家,向《南洋商报》分享如何能够在不提取公积金存款的情况,又可以纾缓财务压力的看法时强调,大家必须紧记提取公积金只能暂时解决问题 ,民众宜长远规划,增加和提高本身的财务能力,才是最正确的做法。

马来西亚财务规划协会(FPAM)主席刘鸿璋受访时指出,当大家不再能够提取公积金存款来应付生活时,个人方面就只好开源节流,长远而言,政府可通过推动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课程,来提升人们的技能。

培训就业增收入

他说,通过培训更多熟练人力来应付市场和外资来此设厂的人力需求,也可以为人民缔造更多工作机会,这样一来有助增加他们的收入。

他举例 ,在减少开销之际,一个人若要买名车大房子等涉及巨额开支,就只好按兵不动,暂时打消出国念头也有助减少为次要的开销。

“经常外出用餐者,不妨到菜市买食材回家下厨,减少外头的餐饮开销,以及考虑兼职来增加收入。”

另外,他表示信用卡卡债最好每个月清零,以免入不敷出。

“按照财务规划,每个月的收入至少存下10%,以及制定每个月在吃住玩乐上的预算计划,这样才能保障我们有多余的钱备用。”

不能单靠政府纾财困

双威大学经济学教授姚金龙博士认为,民众要如何增加收入渡过难关,这些完全取决于个人选择和情况,譬如是否准备身兼两职或加班来增加收入或缩减开支。

“虽然增加收入是理所当然的,不过提高个人能力,加强知识,以期获得加薪和升职,也在所难免,因为这才是求取更高薪酬的长远途径。”

他强调,人们不能单靠政府来设法减缓财务压力,各就各位的主动提高技能、增强知识,提高生产力,也很关键。

银行可提供低息贷款

姚金龙也提出另一观点,即建议政府和银行合作,提供低息贷款便利。

“政府可探讨这方面的合作方式,国家银行在冠病疫情期间曾推出相关协助中小企业的贷款计划。由政府和银行合作提供低息贷款便利,将更具灵活性,因为跟银行贷款需要抵押。

他说,双方合作推出的低息贷款便利,可以依据当前需求来客制化,并取名“昌明大马”低息贷款便利。

依据需求客制化

姚金龙说,在没有存款的情况下丢失工作或收入,是显而易见的财务压力,其他的包括过度举债,薪资勉强够用、生活成本加重下的还款压力,以及各种理由造成的无法预知和规划的紧急巨额开支。

他说,每个人和每个家庭都必须准备应急储备金和退休金,这些跟金融知识息息相关,财务规划和理财是其中部分的知识。

“低息贷款是其中一个有助减缓财务压力的方法,当局也可从生活援助金着手,与其发出固定金额的援助金,不如按受惠家庭成员人数来决定。”

视频推荐: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