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油砂拉越争执引发担忧? 康菲意外退出137亿项目

(吉隆坡29日讯)美国康菲公司(ConocoPhillips)意外退出砂拉越Salam-Patawali深水油田项目,恐加剧砂拉越与国家石油(Petronas)之间的权益纠纷。
有关油田项目,是康菲与国油于2018年共同发展,双方各持50%,价值约137亿令吉。
根据新加坡新闻网站CNA的报道,有消息人士证实了康菲退出的决定,并将其归因于“国家战略评估”,但并未透露更多信息。
尽管有尝试向公司高管寻求更多信息,但并未获得回应。
据多位业内人士称,康菲会作出这样的决定,有绝大部分的原因是因为国油和砂拉越之间的争执,引发了监管不确定性。
虽然有关油田迄今为止的具体投资额仍是个未知数,但有业内人士透露,开发成本为137亿令吉,产量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峰值,并将持续营运至2067年。
据了解,康菲现在将把业务重点放在沙巴,而截至2024年4月,公司在大马月270万英亩土地上进行勘探、开发和生产活动。
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正值砂拉越能源发展之际,但另一边厢也传出泰国PTTEP勘探公司也开始暂停砂拉越开采活动,而发展决定可能推迟到明年。
近年来,砂拉越透过各种方法,希望对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拥有更大控制权。
2016年,砂拉越通过了《天然气分配条例》,并于翌年成立了砂拉越石油公司 (Petros),并要求国油签署协议,让Petros成为砂拉越唯一的天然气聚合商。
目前国油与砂拉越之间的纷争,还出现了商业间谍活动的指控,这不仅影响外国投资,也让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倍感压力。他也强调,中央政府将与砂拉越政府会面,详谈砂拉越石油公司和国油之间的合作范围。
阿邦佐:颁布新法律 优化棕油厂废物利用

阿邦佐哈里(中)视察油棕废料提炼的分解物。
(鲁勃安都24日讯)砂拉越总理丹斯里阿邦佐哈里说,需要颁布新法律以管理和优化砂拉越棕油厂废物的利用,作为迈向绿色和永续油棕业战略举措的一部分。
他表示,结构化废物管理不仅可以为油棕经营者增加价值,还有助于建立符合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原则的农业领域。
马新社报道,阿邦佐哈里表示,收集大量(约100吨)油棕废料,对于确保生物燃料、动物饲料、有机肥料和氢气等下游产品的高效生产和盈利至关重要。
他说:“私人界和政府应该共同努力,建立一个专门的实体,从砂拉越各地的85家棕油厂收集所有废物。”

砂拉越复垦局棕仁压榨厂。
阿邦佐哈里今天出席砂拉越土地管理理及复垦局棕仁压榨厂的启动仪式时说,拟议的立法应结合砂拉越油棕业的真正能力和潜力。
他指出,砂拉越现已超越沙巴,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油棕生产州。
他补充说,2023年,砂拉越向国际市场的油棕出口约为143亿令吉,如果该州通过生产下游产品实现油棕产量多元化,预计这一数字将会增加。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开始从油棕生产下游产品,收入可能会超过140亿令吉。这是我们想要追求的方向……从出口原材料到创造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