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年有4家会开业 希尔顿拟在马多开7酒店

(吉隆坡16日讯)美国连锁酒店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Hotels & Resorts)计划未来几年在大马增设7家新酒店,由现在的14家增加50%至21家,其客房数量也会随之增加48%至7100间。
7家新酒店中,有4家计划将在2025年开业,即希尔顿Curio Collection、华尔道夫酒店(Waldorf Astoria)和康莱德(Conrad)等新品牌,以迎合2025大马旅游年游客人数激增的需求。
希尔顿地区副总裁兼东南亚负责人亚历山大沐蕾说,大马拥有东南亚最大的希尔顿品牌酒店组合,即希尔顿、希尔顿逸林酒店(DoubleTree)和希尔顿花园酒店(Hilton Garden Inn)三个品牌14家酒店,客房库存逾4800间。
她接受财经周刊《The Edge》访问时指出,4家预计在2025年开业的酒店,2家落在吉隆坡、2家落在浮罗交怡。
她说,华尔道夫酒店坐落在吉隆坡市中心拉惹朱兰路和苏丹依斯迈路的弯角处,该地点前身是王宫酒店(Hotel Istana),目前正在装修。
这家酒店拥272间套房,由贸易风公司(Tradewinds Corp)拥有和开发,该公司由大亨丹斯里赛莫达所掌控。
她说,另一家康莱德酒店地点距离华尔道夫酒店不远处,拥488间客房,是由国民投资公司(PNB)所开发,地点前身是马航总部。
“华尔道夫和康莱德都是屡屡得奖的品牌,料将提升大马奢华酒店的服务水平。”
她说,另两家坐落在浮罗交怡的布劳湾度假村(Burau Bay)和鹦鹉螺度假村(The Nautilus Resort),分别拥251间和248间客房,其中鹦鹉螺度假村是大马希尔顿品牌Curio Collection旗下首家酒店,也是希尔顿在浮罗交怡的首家酒店。
办公楼过剩但旅游业红火 希尔顿找到中国扩张良机
希尔顿全球控股及其特许经营合作伙伴,在中国房地产危机中发现了一个“良机”:乘着国内旅游业红火,将空置和未使用的办公楼改成酒店。
该集团最近刚刚开出了大中华区第700家酒店。尽管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将许多投资者推远,但是希尔顿正在内地快速扩张。
希尔顿亚太区发展高级副总裁克拉伦斯陈(译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该公司计划未来几年在中国增加约100家酒店,并且有近900个储备选址。希尔顿旗下有康莱德、华尔道夫和逸林等品牌。
将于未来18个月内在中国开业的希尔顿酒店中,约有25%是利用闲置办公空间开发的,而不是从头修起。他说,这种希尔顿所谓的“适应性再利用”模式在内地的占比,较疫情前的5%-8%左右提高了两倍多。
克拉伦斯陈说:“中国办公楼供过于求,商铺需求也不太高,酒店的机会就来了,业主们都在说‘如果我不能把楼面租出去,那还能找到什么其他用途呢’?很多楼面都是租给了企业家,然后他们来找我们,想要希尔顿这个招牌。”
中国的商业地产市场仍然呈现供应严重过剩的局面。一些城市的空置率接近20年高点,租金继续大幅下降。在政府寻求重新部署闲置建筑物之际,业主和贝莱德之类的机构投资者都在设法变现。
根据高力国际的数据,上海高端办公楼租金已降至十多年来的最低水平,6月办公楼空置率接近15%。与此同时,新楼盘还在进入市场。戴德梁行4月称,预计未来12个月空置率将保持在高位。
彭博行业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师克里斯蒂黄(译音)说:“现在是租户市场,如果来了一个酒店经营者想要租些楼层、可以支付租金并签订长期租约,从业主的角度来看是非常理想的。闲置的楼现在是一种负担。”

希尔顿在中国快速扩张。
酒店业欣欣向荣
虽然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且经济放缓,但该国的酒店业仍欣欣向荣。新冠疫情结束后,许多中国消费者选择更多地在国内旅游而不是出国度假。
据Lodging Econometrics,现在中国境内计划或在建的酒店达到创纪录的3815家,占全球待建酒店项目的四分之一,仅次于美国。该集团报告称,在酒店项目储备方面,成都和上海进入了全球城市排行榜的前五。
克拉伦斯表示,希尔顿的特许经营合作伙伴现在获得了有利的条款,有些拿到了附带免租期的15年租约。一些被改造为酒店的空置办公楼评级为A-或B,这意味着它们要的租金不像高档高层建筑那么高。
以上海陆家嘴的希尔顿花园酒店为例。
希尔顿表示,这座位于上海浦东的38层建筑最初规划用途是写字楼,但在房地产危机期间,其业主决定将其部分改为酒店。经过六个月的重新设计和装修后,这家拥有150间客房的酒店于去年6月开业了。
拿办公楼来改造的一个优点是速度快。Tan说,拆掉办公室的墙、塞入酒店客房,通常需要大约18个月,比在中国从头开始修建一家酒店通常所需的三年时间要短得多。
不过,押注中国的酒店并非没有风险。
虽说国内旅游业已经反弹——据世界旅游业理事会估计,本土游客今年的支出料将较2019年的水平增长11%、超过6.8兆元人民币(约4.5兆令吉)——但是入境游客以及航班尚未恢复状态。
“未开发的支出”
在亚太区,希尔顿的每间客房收入——一项关键酒店指标——第二季度同比增长11%,但在中国,这一指标下降了5%。
希尔顿总执行长克里斯托弗·纳塞塔在本月早些时候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中国的入境游客数量还不够多,来自欧洲、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航班不足。这需要时间。”
不过克拉伦斯陈表示,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中国的人均酒店客房数量大约是美国的10分之一左右。1988年就进入了内地的希尔顿保持坚定。
克拉伦斯陈说:“在中国和亚太地区的豪赌,是不断壮大的中产阶级和尚未开发的支出,对中产阶级的心和钱包的争夺赛正在进行中。这一增长是巨大而复杂的,我们一定要赢。”
来源: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