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力抗小摩野村 本地券商再唱好数据中心股

(吉隆坡20日讯)美国出台人工智能(AI)芯片出口限制,摩根大通和野村证券等国际大行已经下修对本地数据中心概念股的预期,但“国家队”仍继续大派定心丸,继续对本地数据中心发展保持信心。

多家本地券商今天都发布了相关领域报告,继续看好数据中心概念股的前景。

达证券却发声为建筑行业前景护航,称美国AI限制的不利因素只是暂时性。

“我们重申建筑行业的增持看法,因为该限制产生的不利因素是暂时性,不影响长期的前景。”

科技领域反应过激

大众投行研究分析员指出,新规虽是由拜登政府提出,但特朗普政府推翻此决策的可能性极低。

“我们认为,特朗普可能会降低限制门槛,从而换取更有利的贸易条件,毕竟严格的限制措施,或会促使中国自行研发AI芯片和取得重大突破。”

“整体而言,大多数的科技股对负面消息反应过激,有者甚至在数据中心的投资有限,科技领域前景依旧向好。”

而大华继显研究分析员也表示,虽然数据中心的风险担忧浮现,但随着柔佛和槟城房产的日益活跃以及工业空间扩大,这将继续推动建筑业者盈利增长。

“2025年的建筑领域主要由大型基础设施推动,加上私人领域订单改善,整体的行业前景依旧乐观。”

“但碍于现阶段数据中心,充斥着不确定性风险,建议优先选择较少参与数据中心项目的业者为先。”

大华继显母公司大华银行来自于邻国新加坡,而在此次美国的芯片限制中,新加坡和我国一样,被列入“限制等级2”级别。

美日大行泼冷水

而早前“看衰”我国数据中心股前景的摩根大通来自美国;野村则是日本大行,而日本被列为了“限制等级1”的盟友国当中。

野村证券和摩根大通认为,美国拟议的AI芯片出口限制,将不利于大马数据中心发展,且领域跌势似乎不见尽头,所以不约而同修正对数据中心概念股的预期。

警惕风险

另一方面,本地的马银行投行和兴业投行,虽也继续正面看好我国数据中心发展,但也语带谨慎,提醒行业存在风险。

马银行投行分析员表示,大马建筑股的投资理念依旧以大型设施为基础,支撑大马下一阶段的发展。

“我们不想过于悲观,但大马业者仍有机会从此限制中受益,毕竟我国正处于数字化转型,在所难免需要大量云计算和数据存储的数据中心。”

兴业投行则担心事件影响本地投资情绪。

“我们预计,新规的政策悬念将在短期至中期内笼罩数据中心前景,并抑制市场对其的投资情绪,它也会对整个技术价值链产生广泛影响。”

 
 

 

反应

 

财经新闻

美国或对零组件增关税 亚洲数据中心面临挑战

(吉隆坡24日讯)随着全球科技公司纷纷将投资从中国转向东南亚,柔佛因靠近新加坡,成为资本最青睐的地区。

目前,柔佛已有30个数据中心项目建成或在建,还有20个等待审批。

泰国也不甘落后,最近批准了59亿美元(约261亿令吉)的投资申请,其中包括3个数据中心项目。

人工智能的爆炸性增长推动了数据需求,而亚洲正成为全球数据中心建设的热点地区。

产业顾问公司戴德梁行预测,亚洲数据中心市场预计到2028年每年增长32%,远超美国的18%。

据彭博社报道,虽然市场前景看好,但也有不确定因素。

美国可能对亚洲数据中心供应链加税,尤其是半导体等核心部件,这可能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此外,供应链问题可能会导致项目延期,融资成本上升。

美国美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耶米特佩表示,地缘政治风险让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

“他们可能会要求更高的回报,甚至撤资一些涉及中国企业的项目,进而影响东南亚数据中心市场的发展。”

引发融资热潮

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正引发亚洲数据中心的融资热潮,一系列破纪录的贷款交易相继达成,并且市场上还有更多潜在融资项目在酝酿之中。

根据彭博社,仅在过去一周,两家主要的亚洲数据中心营运商获得了史上最大规模的贷款,部分资金将用于扩大马来西亚的业务,使我国成为数据中心的重要枢纽。

这一趋势突显了数据中心行业对银行、产业投资者等各类投资者的吸引力。

耶米特佩表示,对数据中心容量的需求激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投资者和资金提供方进入亚太市场。

她指出,虽然银行仍然是大型项目的主要融资渠道,但私募信贷和基础设施基金的兴起已拓宽了融资渠道。

近期融资案例:

1.贝恩资本旗下数据中心营运商——Bridge数据中心(BDC)获得了28亿美元(约124亿令吉)的融资,用于扩展在大马的业务。

2.DayOne(前身为万国数据)在市场上筹集34亿美元(约151亿令吉)的融资。

3.新加坡的Firmus科技正在寻求1亿2000万美元(约5亿3000万令吉)的私募贷款。

4.印度Yotta Data Services正在与私募信贷基金洽谈5亿美元(约22亿令吉)融资,用于建设数据中心园区。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