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新闻

【独家】市场投资指标·牵动国家兴衰 ESG企业发展引路灯

【赴一场大马ESG征途·上篇】

独家报道:黎添华

近年来,一组英文字母在全球掀起讨论,更让世界500强企业无不小心翼翼看待。

这组字母被视为资本入驻的指标,更牵动一个国家未来的经济盛衰,鉴于此,各国政府都先后投入了程度不一的关注。

资本市场已将这组字母视为投资策略的指引之一,有者认为企业原本就该拥抱它,无论哪一种诠释,它无疑已是全球最热的企业焦点,更是马来西亚政府积极推动的发展指标。

别以为它只是流行语或只是企业间的经营指南,因为这组字母其实也影响到正在阅读此专题的你和我。

这组字母便是ESG。

可持续彰显企业格局

ESG 实为“Environmental”(环境)“Social”(社会)“Governance”(治理)的缩写,普遍被视为企业可在未来良好发展的引路灯。

ESG概念最早于2004年在联合国被提出,当时出发点纯粹只希望在投资分析的框架内,同时也将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社会的贡献和付出以及公司内部治理,纳入为考量准绳。

经济效益更高

这不仅是推动企业在各方面往更友善的角度发展,打造真善美的社会外,同时有利在投资某企业前有更全面的评估。据悉,越来越多投资方发现,落实ESG概念的企业,普遍能为资本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这么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首先,分析家们认为,若企业对环境及社会有高度的关注与敏感,就意味着有关企业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更具备永续经营的远见与意愿。不仅如此,这也可反映出一家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以及招揽人才拓展规模的实力。这绝对是投资者们更想看到的。

得分高利招资

内部治理方面,ESG要求对股东、顾客、员工、供应商、政府部门、甚至社区,采取更透明、体恤、健康、安全、公平、自由、廉洁等良好的作业标准。从中可观察到一家企业的价值观和经营态度,同时某种程度上反映该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一般得分较高的企业多为运作良好的公司,自然也更吸引投资方的资本青睐。

这也解释了,为何中国基金业协会2019年的调查发现仅1%资产管理公司考虑将ESG视为投资准绳,然而仅不过一年时间,就已经有16%的中国资产管理公司给予ESG重视,而毕马威的一份调查也发现,全球100强企业中,超过75%公司已开始推行这项有利持续发展的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ESG和我们熟悉的企业社会责任(CSR)或可持续发展企业战略(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不同,因为ESG涵盖面更广、要求也更严谨细微,如生产原料对环境影响、废料处理、职员的工作安危与健康、集团的形象,甚至是高管薪金制度的透明与公平,再到企业高管们的丑闻风波等,或影响集团股价,或左右公司存亡。

勿视为唯一投资指标

目前市场对ESG的看法多以投资角度出发,不过,理科大学经济系教授连惠慧博士点出,虽然ESG确实可以被视为投资标准,但它不应该是唯一的指标。

首先,全球对ESG的准绳各有标准,即使大方向一致,但仍会在一些执行上的细微末节处,出现大同小异的情况,其中欧洲、中国、和美国的标准,多少就基于在地因素、价值取向、文化等因素而出现不同,而大马交易所在2008年也推出了一套准绳,尽管指标超过100个,惟仅上市公司遵从有关准绳。这不仅导致不同级别企业在落实ESG上出现偏差,更无法精准地展现企业的真正实力。换言之,若以ESG来作为投资于企业与否的唯一指标,是具备一定风险的。

标准不一准绳模糊

连惠慧也是2022年度全球1000名经济及金融系顶尖学者之一。她接受本报访问时指出,基于标准不一、准绳模糊、以及宣导不足,我国要推行ESG仍需要很多努力。此外,由于不具备法律约束,企业或含糊执行,甚至敷衍了事。

“企业很可能就只是随意执行ESG里的部分要求,然后在年度报告中美化一番,拿这样的ESG报告当标准是相当危险的。”

尽管如此,她并不否定ESG的存在意义,但关注点不应该只是建立在投资谋利的基础上。

“难不成在有ESG之前,企业就不必照顾员工的职场安危与健康?难道这之前企业就能使用污染环境的原料,而高管在治理上就不需要公平、透明化?这显然本末倒置了。”

她解释,ESG主张对环境亲善、对社会负责,以及在治理上的正确观念全是普世价值,本来就是企业应落实和具备的经营思维。只不过,随着资本市场将ESG视为有力的投资指标后,反倒成了大家重视的‘新事物’。

须摆正企业认知心态

连惠慧认为,就算企业从利益角度出发来看待ESG,其心态应建立在“永续发展如何协助企业走得更远”上。

这是因为全球都在关注ESG,一旦某个企业出现有违ESG标准的案例,很可能就面对消费者的抵制、运输被海关扣押、生产线停工、企业形象被破坏,甚至影响股市表现等后果,要重新挽回局势的成本绝对不菲,时间更是看不见的无价成本。

做得好省成本

“其实ESG做得好是在为企业省成本,因为它可吸引更多顾客,也避免发生事故后,得不偿失。”

索尼就曾因为推出的游戏机镉含量超标,结果130万台货不能上架,还得花上1.3亿美元,8个月时间去6000家工厂解决问题。这还不包括重新形象塑造的公关成本和股价影响。

“很多企业担心ESG会加重他们的成本,但其实它恰好相反,哪怕一开始或涉及一些开销,但长远来说会带来更多利益。”

再者,她认为,就算没有ESG,企业在经营道路上同样也需要在现有法律框架中,保障环境不受影响、肩负社会责任,同时也得在内部治理往正确的方向执行,而不是一昧地ESG视为额外的要求,或多余的负担。企业要在认知、心态、思维、及立场上做出调整,而非推搪本分。

疫情下关注环保卫生

撇开企业利益角度,ESG日益红火很大程度与全球气候危机及冠病疫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马来西亚大自然之友(SAM)主席米娜斯拉曼书面回答本报访题指出,全球气候危机加速各国对可持续经济的关注,这也使ESG成为讨论焦点。

此外,冠病疫情爆发这段期间,国际社会对环境保育、公共卫生、社会健康、人权与劳力市场的关注也大幅度提升,我国就一再发生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就强迫劳动问题对我国一些手套和种植业者实施禁令。

“一些势力与财力庞大的海外投资,更基于ESG(强迫劳动风波)而反对某些集团的独立董事连任。”

显然的,ESG这时候成为我国的焦点无疑有着一定的时代背景。这也解释了为何国际贸易及工业部长拿督斯里阿兹敏多次倡议ESG,因为这在跨国贸易上已经成了一种必需。

须设健全ESG标准

不过,和连惠慧一样,米娜斯拉曼认为,我国目前还缺乏一套精细且明确的准绳,而这也导致国人对ESG的理解和诠释各不相同。

“国家银行总裁丹斯里诺珊希亚在去年接受媒体访问时承认,目前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并不齐全,质量也低劣不堪。此外,ESG的评分和评级指标更不一致,透明度也有限。”

她认为,我国必须得有一套统一和健全的ESG标准,而且应是强制执行而非自愿性。此外,企业内部的ESG审核都得要有问责与制衡的监督机制。

可保障消费者8权益

别以为ESG只影响上市公司的发展,其实身为消费者的我们也涉及其中。

世界维护消费者总商会(WCPCC,或简称“世维总商会”)总会长黄盛发博士告诉本报,良心企业必须得保障消费者的8大权益,无独有偶,这正符合ESG的基本原则。

8大权益

1.基本需求权:有权获得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与服务。

2.安全权:对有害健康与生活的产品及服务有投诉权利。

3.知情权:获得事实、以及正确资讯以作为选择参考的权利。

4.自由选择权:对商品及服务有自由决定的权利。

5.发言权:对消费事务的公共政策有表达意见权利。

6.依法求偿权:对瑕疵产品与服务有索取赔偿的权利。

7.消费教育权:有取得消费知识及技巧的权利。

8.健康与安全环境权:在安全、不受威胁,且具有人性尊严环境下生活的权利。

要确保这些权益获得保障,企业的生产、销售、乃至售前售后服务,都得建立在一套公正、透明、安全、健康等良好标准上,而ESG无疑是企业朝8大权益迈进的一项重要依归。

“若能全面落实,这不仅能维护消费者的8大权益,也可全面提高企业会员的品牌公信力,一举多得。”

黄盛发指出,WCPCC其中一项成立宗旨便是打造健康公平的消费商业环境,同时也增加中小企业和零工经济对不平等交易方面的知识,因此该组织对ESG有着一定的期待。惟,前提是政府的执行度、企业的配合度,以及民众的觉醒是否达标,更关键的一项考量是,我们是否真的已经准备好?

相关新闻:

【独家】个人利益为出发点 ESG恐沦企业形象包装

【独家】ESG指南知易行难

反应

 

ESG

银行ESG竞赛开跑 大众银行领先群雄

(吉隆坡3日讯)环境、社会与监管(ESG)竞赛开跑,银行股全面加入永续发展,为长远的未来铺路。

大华继显研究今日公布报告指出,随着ESG课题于全球盛行,料将初步对银行股的估值造成影响。

虽然短期而言,银行股的市账率(P/B)仍与其股本回酬率(ROE)及长期增长率相绑定,但从长远来看,ESG可能在银行估值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析员表示,随着投资者看重企业是否将ESG纳入其商业模式和风险框架的比例,在全球范围逐渐增加,预计未来ESG将会成决定银行股估值的关键之一。

“例如,温室气体(GHG)排放对环境构成深远影响,而银行业者则应谨慎处理相关风险。若银行给予温室气体排放业者融资,由于后者的永续标准较低,违约风险也相应提高。投资者将会以银行的ESG融资比例作为判断,从而影响其估值。”

银行ESG评分由19项参数组成,并分为3类,即环境(5项参数)、社会(7项参数)与监管(7项参数)。其中,监管(G)的评分比重最高,为40%,而环境(E)和社会(S)则各持30%比重。

分析员根据以上评分参数计算后得出,银行ESG评分最高的4大业者分别是:大众银行(PBBANK,1295,主板金融股)、丰隆银行(HLBANK,5819,主板金融股)、联昌国际(CIMB,1023,主板金融股)和马银行(MAYBANK,1155,主板金融股),评分介于7.37至7.73。

分析员续说,大众银行在“环境” 评分的表现出色,获得平均9分,远胜与行业的平均5.9分,而其“社会” 和“监管”也有不俗表现。

丰隆银行则同时在3项评分中表现优秀;联昌国际和马银行则在“社会” 和“监管”方面展现佳绩。

国行监管严格

相反,大马银行(AMBANK,1015,主板金融股)、 兴业银行(RHBBANK,1066,主板金融股)和艾芬银行(AFFIN,5185,主板金融股),评分按序仅得6.41、6.34和6.27。

纵观整个银行股领域,该领域总平均得分为7.0分,满分为10.0%。与其它行业相比,该领域排名也是位列前30%,反映出国家银行对行业严格监管的成果。

首选银行股项

有鉴于目前市场缺乏对银行领域的催化剂,银行领域尚处在估值合理范畴,因此,分析员对该领域维持“持股观望”评级。

而该行的首选股则是大众银行,这主要因为该行具有高拨备缓冲,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5.10令吉。

同时,分析员也看好联昌国际的盈利增长潜力,特别是该银行在新兴市场的潜在资金流入前景,因而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5.40令吉。

视频推荐 :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