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重建互信 方能治本/南洋社论

香港97回归22 周年的周一,反修例行动终于失控,数千名示威者冲进香港立法会大楼,有人在墙壁上喷漆,有人破坏安全摄像头,示威者变成了暴徒,和平示威变成了暴行。

50年不变的香港民主受到冲击、破坏、侵蚀。



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台湾太阳花学运(318学运)占领立法院事件记忆犹新。这是大学学生与公民团体共同发起的社会运动。2018年3月,台湾高等法院宣判行动的主要人物林飞帆、陈为廷、黄国昌等22人无罪。

六四事件以来,回顾前苏联解体,2011年突尼西亚的茉莉花革命引发了阿拉伯之春,借古鉴今,大部分中国人庆幸今天的40年中国大崛起。

许多国家都有《逃犯条例》,香港示威者却称之“送中条例”,于是衍生反送中游行、示威,进而占领立法会。

中国内地二三线城市快速崛起,一些大城市甚至超越了不进则退的香港,不断的暴力示威只会摧毁香港过去的努力,并且影响深远,尤其目前全球经济低迷时刻。

参与示威的香港人并非没看到这些,香港年轻人的一意孤行,问题始于一个“信”字。用香港话来说是“信你唔过”,比如英国外长亨特促请中国信守移香港移交的条款。



“反送中”是对香港法治的一种冲击,更是彼此互信的撕裂。

香港愤青《致青年:你们没上街的父母根本没有爱过你》短片,逾6分钟内容,不尽是送中条例,却有对父母的不满。

或许在乎,所以情绪近乎渲泄、崩溃,而示威时,香港的父母何以不在场,又何以看直播?

若说他们是六四的反省者,觉悟者,这沉默的大部分,香港两代思想的落差,与孩子的代沟,怎不教全球错愕失声,甚至无言?

香港忙碌社会,上代追求生活稳定,而忽略对孩子的关怀与爱,已然彼此互信的极尽摧毁,现代人宝贵的一课。

对比数年前一篇文章, 一名中国青年与一大班香港朋友叙旧时,香港人尽数对中国民主的不信任,却无损沉默中国青年对国家今天成就的认同。

中美贸易战,中国最大本钱在于人民的一路相挺到底。今天,香港缺失的正是彼此的“互信”,对国家如此,对父母如斯。

“反送中”与“逃犯条例”名称的落差,在在说明香港的政治民主,单凭法治,断不能长治久安,唯有重建互信,方能治本。难言香港父母与孩子的明天,更甭说未来!

反应

 

言论

人多不一定能办事/南洋社论

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就国家边境,特别是机场的拥堵问题训斥移民局。相信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对政府机关发出如此严厉的批评。

今年以来,到访我国的游客人数剧增,特别是马中豁免签证措施落实之后,中国游客更是大量涌入我国,成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首相说,今年首几个月游客人数增幅高达80%,肯定会给移民厅增加不少压力。他希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没有人会接受延误的各种借口。

为了赚取外汇,我国的移民厅必须有承受并设法化解压力的能力,给予入境旅客最大方便,赢取游客口碑。

机场是游客进入一个国家的第一道大门,也是第一个印象,评分也从这里开始。

从过去到现在,移民厅受到的批评总是不绝如缕,问题却始终无法妥善解决,关键相信还是人的问题。

远的不说,今年3月28日,51万人次从新加坡进入新山,创下陆路关卡每日最高的通关人次纪录。这个新纪录也造成交通堵塞一整天的恶劣情况。

新山通关拥堵不但引发王室批评,柔佛州务大臣拿督翁哈菲兹更多次亲身巡视,但他的举动却招致一些人士不满。

马来西亚半岛移民服务联盟(KPISM)表达的态度令人匪夷所思,他们不要大臣协助解决柔佛长堤每天涉及数十万人通关的堵塞问题,反而呼吁大臣解决州内的其他民生课题,包括房屋、新山市区交通、统制品货源短缺、水供中断、水灾等问题。

公务机制与人心麻痹

更有官员留言,新山关卡柜台无法全开通是因为人手不足。不料大臣一句回应直接打脸,所谓的人员空缺,已经填补了99%。人员空缺填补,关卡依然拥堵,问题绝不是人手不足,而是服务态度问题了。

其实,我们的公共服务机构不单是人心麻痹,机制也同样麻痹。吉隆坡国际机场第一终站主航站楼的接驳列车,2023年3月因故障而停止服务,至今已超过一年,新的列车至今仍然未能投入运作。

机场管理机构的说词是,机场接驳列车是因服务周期届满25年而故障停止服务。机场管理机构既然能够确定列车的服务周期,却未能事先谋划新的替代方案,这是失败的管理机制,也是心态麻痹的表现。

旅游部门抖擞精神大事宣传,号召全球各地的游客前来体验充满亚洲魅力的马来西亚,致力推动国家旅游业的发展,这是可喜的现象。

旅游部努力如打水漂

如果没有良好的里应外合,尽管国家有再美好再丰沛的旅游资源,旅游部门的努力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国公务员与人口比例的人数之多无需赘言,服务效率却是恶评如潮,数据和口碑说明了一切。

人手不足,一直是问题无法解决的推诿之词和借口,但不曾有人针对管理或调度不当的角度审视效率不彰,这几乎是政府机构的通病。

人手即使再多,如果光说不练,问题始终还是问题,不会得到解决。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