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要治本,也要治标/黄子伦

要说反对消费税的荒谬理由,可有千万种,而当中不乏说会增加通货膨胀等扰民因素。

不过,最近我听到的最荒谬的理由是认为重启消费税是一道伪命题。持这观点者认为重启消费税是为了增加政府的税收,而政府的税收之所以这么低并非是缺乏消费税这个管道,而是整体国民收入的太低所致。

故此,重启消费税是治标不治本,提升人民收入才是正解。

我相信很多人已经听过关于治标不治本的逻辑争论,而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和指导来看,似乎治标确实不如治本来得高明。

然而,学校里的理论世界是简单的,现实世界却是极其复杂。在现实世界里,要搞清楚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不容易,而且也要弄清当中的主因也是极为复杂。

举个例子,国民肥胖问题的主因是什么呢?

最流行的方式就是指责肥胖人士,认为他们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没有节制,没有自律。另一个观点则认为人们缺乏对食物营养均衡的认知,总购买那些不健康的食品。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人们缺乏运动导致。

从表面上来看,以上理由似乎都有道理,但要你说出哪一个才是真正的理由,要怎么做才是治本之道呢?而且,我也可以驳斥以上全数观点。

从进化和生存的角度来说,在古代,一旦有任何吃东西的机会,人们都应该马上摄取并储存为脂肪,以确保在饥饿环境下还能够生存得下去。

与其说人们管不住嘴巴是缺乏自律,更不如说是尊重自然演化。况且,许多有营养食品的价格都偏高,不容易购得。更别提要人们在白天工作了一整天后还要拖着身心俱疲的身躯去运动,这简直是强人所难。

看到了吗?要找到主因并不容易。

纵使退一万步说,治标确实不如治本,但就代表不应该治标吗?你生活作息紊乱,又饮食不健康,当然很可能就是你生病的主因。而药物治疗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即使不能让你的生活恢复正常,但让你康复也是没问题的。

可是,按照 “因为治标不治本,所以索性不治标” 者的逻辑,就应该药物干预也免去了。岂不荒谬?

让税收制度更完整

重启消费税并不是治标不治本,而是让税收制度变得更加完整,严谨和公平。人们收入固然也要提升。这本来就是可以共存的关系,但是从某些人的观点看来,这两者就有了莫名其妙的对立关系,实在是莫名其妙。

下次,当你听到一些人再和你谈治标不治本的问题时,莫着急,记得叫他证明治标一定不如治本高明,以及说清楚该问题的主要症结在哪里,再来下结论也不迟。

 

 
 

 

反应

 

名人专栏

日本“即买即退”步入历史/李桑

赴日旅游,最吸引外国游客的一大诱因莫过于“即买即退”的消费优惠。只要在日本境内购物满5001日元(约147令吉),出示护照,即可立即免除10%的消费税,无论是大型百货,还是街边便利商店,手续简单又立省荷包,何乐而不为?

经常造访日本的旅人都知道,虽然交通、住宿和景点门票费用不低,但在饮食和购物方面,日本几乎可以说是“物超所值”。一方面,长期的内需低迷压低了物价;另一方面,日元贬值更让外国游客在换算上得到额外好处。尤其是持有新台币、新加坡元或港币等相对强势货币的旅客,到日本扫货简直像“无本增值”,等于自动打了八折甚至六折。若再加上百货周年庆、品牌折扣、店内满额再折的诱因,最终还能再享10%免税优惠,实在让人买得开心、退税也笑得开心。

为了刺激消费,日本政府近年来大幅放宽签证政策,像大马等国家更可享有90天免签自由行。成果显而易见,2024年访日游客创下新高,突破3687万人次,2025年更预计将突破4000万。

不肖人士套利管道

今年春天,我带队赴日赏樱,深刻感受到景区“国际化”的景象,欧美与印度游客几乎塞满每个角落。在路边土产店,清一色都是各国游客忙着结账。甚至在便利商店,我亲眼看到几位西方游客在结账时得知可立即免税,惊喜地连声道谢,场面十分可爱。

然而,如此便利的“即买即退”机制,却逐渐成为不肖人士的套利管道。根据《联合早报》2024年11月报道,2022年日本海关数据显示,当年有374名旅客各自购买超过1亿日元(约293万令吉)的免税商品准备出境,但仅57人接受检查。更令人惊讶的是,这57人中,只有1人实际将商品带出境,其余56人虽被要求补税,但55人最终未缴税便离境,累计拖欠高达18.5亿日元(约5420万5000令吉)。

因此,好景不再。日本政府宣布,从2026年下半年起,免税制度将比照欧洲模式改为“机场退税”。

防堵猖獗非法倒卖

届时,游客购物时需先支付消费税,待离境时再至机场统一办理退税手续。此举旨在防堵猖獗的非法倒卖行为,确保国家税收不再流失。

虽然新制将为旅客增添一道手续,但从公平与规范角度来看,也算是“苦口良药”。未来赴日旅游又血拼的旅人,可能得预留多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机场排队退税了!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