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贷款,沙布拉买单?/黄子伦
最近,沙布拉能源(Sapura Energy)获政府通过特殊目的公司(Special Purpose Vehicle, SPV)注资11亿令吉,引起广泛关注。
尽管政府多次强调这并非纾困,而是一笔贷款,且资金用于偿还供应商欠款,但这一举措仍引发不少疑问。据沙布拉能源官方声明,这笔资金将用于支付超过2000家本地供应商的款项。
然而,相较于沙布拉能源超过100亿令吉的债务,这区区11亿令吉根本无法解决公司的财务困境。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笔钱究竟能偿还多少供应商?
根据沙布拉能源截至2024年10月的季报,其应付账款约为52亿令吉,与2024财政年的55亿令吉接近,因此可粗略推测其债务结构变化不大。

(取自沙布拉能源官网)
查阅2024财政年年报附注,其中近1400万令吉用于支付员工薪资,20亿令吉属于第三方欠款。这意味着,部分供应商即使有政府资金注入,仍可能无法收回欠款。
更耐人寻味的是,2023财政年数据显示,沙布拉能源的应收账款高达37亿令吉。这表明,即使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仍有供应商愿意提供服务和器材,哪怕面临高额坏账风险。
企业应以利益为先
按理说,在商业社会,企业应以利益为先。但沙布拉能源的供应商不仅未急于切割,反而“仗义疏财”,堪称凤毛麟角的商业典范。对此,政府是否该优先向他们征收更多税款?反正收不回欠款,也算是“求仁得仁”。
当然,部分供应商之所以愿意继续合作,或许也是看在沙布拉能源背后股东的份上。
这便形成了一个吊诡的局面——政府的注资,是否意味着沙布拉能源可以进一步要求供应商提供更多服务和器材?反正出事了,还有政府兜底。
若有人反驳称,这笔钱最终需要偿还政府,因此不算兜底,那我倒想问问,多少企业因财务困境倒闭?多少创办人因公司清盘而破产?他们,又有谁来买单?
沙布拉能源涉洗钱案 反贪会传召前董事录供
(吉隆坡18日讯)针对一名拥有丹斯里头衔的企业家涉嫌沙布拉能源(SAPNRG,5218,主板能源股)总值5亿令吉的洗黑钱案件,反贪会证实,该会已向沙布拉能源前董事会成员录供。
《马来西亚前锋报星期刊》报道,消息人士说,数名人士其中包括一人拥有“拿督”头衔外,反贪会也已传召“丹斯里”企业家的家属助查,所有人皆在昨日被传召录供。
“调查进行中,目前反贪会仍展开录供工作,以获取更进一步详情。”
消息人士指出,反贪会对该企业家的调查,聚焦在涉及数百万令吉的贿赂行为。
反贪会除了正设法获取相信存放于新加坡、荷兰和巴西的重要证据与文件,也正积极与有关国家的执法机构合作,以完成全面调查。
冻结83银行户头
另外,反贪会也将调查该企业家在薪资、花红及股票奖励的可疑发放方式,其中包括品牌费用及私人配售等回酬问题。
与此同时,反贪会也冻结由5人和15家公司所拥有的83个银行户头,总值约1亿5826万令吉。
据了解,反贪会将援引2009年反贪会法令第23条文(滥用职权)及刑事法典下的失信、伪造文件及挪用资金等罪行,调查此案。
较早前,有报道指,反贪会已于5月5日与6日,向这名拥有“丹斯里”头衔的企业家录供,后者因涉及与沙布拉能源股份有关、超过5亿令吉的洗黑钱活动而被反贪会调查。反贪会当时并未逮捕任何人。
今年3月,首相拿督斯里安华透露,政府已委任外部审计师安永(Ernst & Young)对该公司展开法证审计,以确保该公司重组过程的透明度和问责性。
安华也强调,政府挹注的11亿令吉资金并非沉没成本,而是以须偿还的贷款形式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