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慎扩SST保民生/曾志涛

政府将从2025年6月1日起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的征税范围。这项扩展计划将适用于部分非必需进口高端商品,如三文鱼和鳄梨。

与此同时,服务税的适用范围也将扩大,涵盖此前免税的企业对企业(B2B)交易,尤其是按服务费用计算的项目。

笔者认为,政府此举虽符合增加财政自主与减少对石油收入依赖的长远方向,但若考量不周,势必对民生与经济带来冲击。

首先,全球经济环境充满变数,而美国关税战已对马来西亚出口构成威胁。经济学家普遍预测,我国2025年的经济增长率或由原预期的4.5%下调至3.5%。

在外需疲弱与投资意愿减缓的情况下,内需是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倘若政府执意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征税范围,必然导致商品与服务价格上升,进一步压缩民众消费力,形成恶性循环。

加剧贫富差距

尤其是对于中低收入群体和中小型企业而言,原已在高昂的生活与营运成本下苦苦支撑,若再叠加消费税压力,势将加剧贫富差距与不满情绪。

其次,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征税虽有助增加政府短期收入,但中长期而言,若企业因税负上升而缩减投资、转嫁成本或退出市场,反而会削弱整体经济活力。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与就业市场的重要命脉。一旦新增税务申报与会计合规等行政负担加重,不仅将打击就业市场,也将连带影响税源的可持续发展。

民生方面,政府必须坚守基本保障底线,确保教育、医疗、交通、基础食品等关键领域服务继续获得SST豁免。

任何扩大征税措施,若波及民生基础,将引发连锁型通货膨胀与骨牌效应。

因此,政府在扩大销售与服务税项目时,必须以保护弱势与稳定中产为原则,精准界定应税与豁免类别。

政策沟通须透明

税制改革的成败,亦取决于政府能否在政策沟通上做到透明与及时。人民虽然能够理解国家需要增加财政收入,但更关心新增税收的用途。

政府应定期公布销售与服务税增收款项的具体去向,例如投入多少用于公共医疗、提升公共交通系统,或者设立专项基金,用于缓冲经济下行期间的社会援助支出。

此外,从市场与价格稳定的角度来看,国家银行与相关监管机构亦需与财政部密切协调,以免在销售与服务税扩大初期出现恶性通胀。

必要时,政府可针对特定民生领域设立价格引导机制或短期补贴措施,防止商家借机哄抬价格,确保物价在合理范围内调整。

总的来说,扩大销售与服务税并非不可为,但必须合理且有温度。

政府若能在扩大征税之余,同步推出周全的配套措施,如分阶段推行、保护基本民生、加强对中小企业和低收入群体的支持、提升税收透明度与落实价格监管,相信不仅能实现增加财政收入的目标,也能在逆境中稳定经济基本面,保障人民福祉与国家长远发展。

 

 
 

 

反应

 

财经新闻

厂联:展延落实属明智 扩大SST前须解决5问题

(吉隆坡30日讯)马来西亚厂商联合会(FFM)认为,政府延后实施扩大销售与服务税(SST)征税范围是明智且必要的举措,惟在延期至6月1日宪报颁布前,仍须优先解决5大关键问题。

总会长丹斯里苏添来表示,若上述问题未能妥善解决,联合会将促请政府将相关措施进一步展延至6月1日之后,直至完成全面审查,以免影响制造业、削弱消费者购买力,并影响我国经济复苏进程。

厂商联合会列5大问题待解决:

1.全面评估拟议税收变化对通货膨胀、商业竞争力和消费者购买力的影响 。

2.重新评估必需品和工业用原材料的征税,特别是与食品生产和关键服务相关的原材料。

3.扩大并简化附表C中,给予生产非应税或混合供应产品制造商的进项税豁免。

4.为新应税企业提供12个月的宽限期,并给予有针对性的宣导和推广支持。

5.为持牌制造商的应税服务提供豁免,通过在供应商发票上使用销售及服务税注册号码来实现,以避免双重征税,并方便海关审计和核查。

早前,政府宣布将展延原定于5月1日开始实施的销售与服务税(SST)展延至6月1日。

苏添来表示,此次延期既必要又及时,以能够让财政部与业界进一步协商,完善征收范围、提供指导方针及合规框架。

“厂商联合会已与财政部和关税局展开多次沟通,并与会员深入磋商,收集反馈。”

他披露,根据这些反馈,显然在实施大规模销售与服务税扩展措施之前,必须展开全面且彻底的研究。

制造商面临外部压力

“由于制造商也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包括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以及即将在今年7月实施的电力基准电价调整,导致当前时机不利于此类扩展。”

他强调,若没有适当的保障措施,扩大销售与服务税的覆盖范围将增加经商成本,削弱大马工业竞争力。业者或通过转嫁成本推高价格,进而加重消费者的财务负担。

反应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