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当代青年的四大挑战/甘德政博士

最近出炉的民调显示,很多本地青年普遍有不愿升学、想当网红、开电召车送外卖、对政治冷感等现象。

青年本应充满朝气和活力,但当代社会大环境对青年的不友善程度,比上一两辈人还来得严峻,这种现象持续恶化将抹平青年的进取心,对国家未来的竞争力极为不利。

如何协助青年追寻梦想?台湾学者吴静吉博士在1980年代出版的《青年的四个大梦》指出,有四个梦想对青年的影响最大,分别是“人生价值”、“良师益友”、“终身志业”和“爱的寻求”。

疫情激化“躺平主义”

根据其分析框架,我们可以看出当代青年面对的是“四大挑战”:

(1)从“爱的追寻”到“躺平主义”:寻找对象、生儿育女,本是正常人之大欲,但社会现实让初出茅庐的青年意识到,就算自己再怎样努力,也存不到买房钱、讨不到结婚对象时,那种无力感促使他们干脆自我放弃。

日本学者大前研一提出“低欲望社会”,就指年轻人不工作、不奋斗、不恋爱、不结婚、宅在家、吃老米的社会现象。

全球疫情激化这种趋势,近年来中国更冒出“躺平主义”。疫情让更多年轻人失业,社交限制也让年轻男女难以到餐馆、戏院这些地方拍拖约会,导致结婚率、生育率都大降。

面对人工智能竞争

(2)从“终身志业”到“无用阶级”: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一辈子的年代已经成为过去,现在“终身志业”可遇不可求,大量青年被迫从事“零工经济”,很难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竞争的专业能力。

以色列学者哈拉瑞指出,人类难以面对人工智能的竞争优势,也预言社会将出现“无用阶级”,这些人不单失业,甚至连精神状态都不再适合学习新技能。

过去只要经济蛋糕做大,人人有机会凭自身努力来“社会向上流动”,就能平息许多阶级矛盾和世代冲突,但这种机制即将失效。

现在的群众害怕连被剥削的剩余价值也荡然无存,这种躁动不安的民粹力量也会冲击到我国,尤其是毕业即失业、前途茫茫的年轻人。

(3)从“良师益友”到“网红大师”:以前很多专业领域有导师制度来提携青年在专业上精益求精。

向往抄捷径走后门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礼崩乐坏,“良师益友”极为稀有,年轻人进入社会大染缸后遇到太多别有心机的“网红大师”。

浮躁和肤浅化的社会,很少人愿意脚踏实地去工作和创业,大家向往成为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大家也崇拜所谓的“投资大师”,大家都在抄捷径、走后门、赚快钱;各种骗局不绝于耳,造假事件层出不穷,甚至被骗到柬埔寨或缅甸等落后国家当“猪仔”赚快钱。

物欲横流现象,对年轻人的道德观和心灵产生极为严重的腐蚀。

(4)从“人生价值”到“信仰危机”:家里有经济基础,或许还有躺平啃老的本钱,令人担忧的是,家里没老米的年轻人,很可能会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寄托于狂热的意识形态,口头上高喊改变世界或捍卫主权,实际上是要为自己的阶级翻身、屌丝逆袭寻找出路。

从政者应助寻出路

冷战时期,很多无产青年投身于极左政治狂潮;现在,极端宗教狂热分子可能从目前年轻人广泛存在的“信仰危机”中吸收到生力军。

我们期许各政党强打“青年牌”的政治工作者,与其搞飙车合法化、举办电玩竞赛等治标不治本活动,还不如认真剖析当代青年的困境和回应上述挑战,提出相关的青年议题、青年政策和青年论述,为当代青年开拓出路,也为大马前途开创新局面!

反应

 

财经新闻

每年至少20青年 30岁及以下百万富翁增75%

(吉隆坡20日讯)大马年轻富豪越来越多,单是在2022年,30岁及以下的百万富翁人数就增加了75%。

《新海峡时报》报道,内陆税收局数据显示,有35名30岁以下的人士,当年申报收入超过100万令吉,这比2021年的20人大幅增加。

自2018年以来,每年至少有20名年轻人宣称年收入至少100万令吉,而此数据一直保持平稳。

内陆税收局指出,2023年的相关数据仍未制成图表,因为电子申报流程仍在进行中。

该局也表示,超过94%年龄在30岁以下、收入超过100万令吉的纳税人,在2018至2021年期间没有记录任何未缴税款余额。

“不过,评估纳税人的合规程度需要考虑包括每年提交所得税申报表、遵守分期税款和余额的付款指示,以及确保正确和准确地进行纳税申报等。”

网红须缴税

该局说,每个人包括社交媒体创作者,只要其总纳税收入超过征税门槛,都必须注册所得税户头。

“年就业收入超过3万4000令吉,而且具有每月税收减免的个人就有资格纳税。任何人在大马出世或源自大马,或在大马从国外收到的收入,应在每个评估年度征收所得税。”

该局强调,个人的纳税范围还取决于当事人的居住身分:“因此,所有符合条件的个人,包括社媒创作者和电商,如果符合标准,都需要纳税。”

此外,从事商业、贸易、职业或专业的收益或利润,包括来自影子经济的收益或利润,都需要纳税。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