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

冷眼旁观州选/陈金阙

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刚刚宣布,国盟在剩下的六个州选席位分配中,已经完成了80%,并有信心取得像全国大选那样的佳绩。

哈迪阿旺谦虚了,以今时今日伊党的气势,以及六个州的议席布局来分析,国盟应该取得比全国大选更好的成绩。

它目前尽情揶揄团结政府的其名不正;不过说来好笑,它之前捍卫的“全民意识”的意义,似乎和它目前揶揄的团结字号“异曲同工”,妙不可言。

民政份量没那么重

话说回来,哈迪阿旺知道华人对回教国的畏惧,这一次特别选在拜访槟州民政党总部时作出宣布,想要消除非回教徒的疑虑。想当年民主行动党也曾经和伊党合作过,为了让华人释怀,当时还高唱“月亮代表我的心”呢!

只是,民政党在华人心中的份量有没有行动党那么重,大家心照不宣。不过,我们也期待民政党真正表态,即呼吁华裔人民不要害怕伊党,应该支持代表“廉洁”的联盟,不然,怎样形容它在国盟的地位呢?别忘了,它的地位,是土著团结党和伊党赐予的,如果它敢唱反调,那么,恐怕连上阵的机会也付之阙如。

说到唱反调,今日的团结政府一样面对同样的情形。本来是不同阵营的希望联盟和国阵,因为大敌当前,临时“团结”在一起,勉强组成了政府,很快的就要面对真正的挑战。

这未来的六州选举,议席到底要怎样分配呢?是不是执政时团结,选举时就化整为零,各打各的?这本来是利益结合的政府,哪里能够团结一致呢?

就算是枪口一起对外,内部也免不了起争议。到底谁是抓枪的那个人?他们是不是要回顾上一届大选,谁赢谁上?国阵可能已经不再有优势,这样的安排公不公平?会不会出现表面协商,背后抽后腿的事呢?无论如何,相信不会出现各打各的局势,因为,同一个议席如果出现国阵和希盟对打,相信只会给国盟大作文章,炮火重轰。

马华成团结政府鸡肋

另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马华还有出战的必要吗?在希盟和国阵合作以后,马华已经成了团结政府的鸡肋。公平来说,选举分配,当然要委派可以赢的人选。

马华从上次选举到这次大选,几乎是逢行动党必败,还有比较“同室操戈”,分散选票吗?不说别的阵营,就是国阵里面,巫统和国大党也对马华的议席虎视眈眈。马华能够争取到席位,主要还是因为它是国阵主要华裔政党。

如今团结政府组成,希盟国阵连成一线,它的地位比民政党在国盟还不如,它要何去何从呢?不看清这一点,开再多的检讨会议也是枉然。

不但如此,人民还可以反问一句,大局当前,行动党都可以减少入阁官职,你马华难道不能为了顾全大局,将议席全让给行动党吗?

当压力越大,反弹越多,行动党和其拥戴者对马华施加再多压力,都剿灭不了马华;但是这次大家抱起来成为团结一家,为大局着想,恐怕大当家巫统也不会站在马华这边。马华如果就屈服还是不服,还是不明确表态、模棱两可的话,没人会分配席位给它,它只好自动消灭了。

反应

 

言论

安华须力推政纲/陈金阙

拿督斯里安华任相无惊无险的经过了一百天,不像丹斯里慕尤丁和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里这两位前首相是在政局混乱时就任,几乎天天都要担心被对手拉下台。

自从2018年5月9日全国大选以来,没有一个政党能够单独掌有过半议席,许多时候执政党只是形式上议席过半。

因此联盟里各怀鬼胎乃平常事,安华也不例外,远比不上拿督斯里纳吉时代的国阵一党独大,无须理会其他小党。

全心全意支持不过半

安华为什么坐拥三分之二支持票,还是一样绑手绑脚?原因是全心全意支持他的政党议员不过半,其他支持他的政党,尤其是巫统,只是利益之交。

我们看副首相拿督斯里阿末扎希博士近来似乎做事低调。但是,人民接受了他吗?既然是利益关系,近来有谣传,如果扎希不足以挽回巫裔的心,安华可能和纳吉合作,因为过去五年,纳吉的“BOSSKU”深入民心,在巫裔群众“所向披靡”,是最适合用来挑战绿潮的人选。

当然,这是臆测,不可当真。但是,谣言如果这是国盟放出来的反间计,安华要澄清或反击,确实是非常头疼。

土著团结党要一再被反贪会调查,慕尤丁一律用政治动机和选择性为难来反击。这一点击中安华软肋,因为反贪会如果要调查,为什么要在国盟失去政权后才调查?万一伊斯兰党的幻想成真,安华倒台,国盟执政,那么“不畏强权”的反贪会还查得下去不?

此外,安华声声强调打贪,国盟甚至民间还是不停的拿扎希来做文章。别说前两朝,就算是国阵执政时,也没有看到涉及贪污官司者依然盘踞高位。安华即使力辩法官未下判者无罪,也不能服众。所以,在打贪来说,始终是欠了一股底气。人民也频频追问,为什么巫统一加入团结政府,反贪会就没有再对其党的领袖穷追猛打,难道巫统的党要一夕之间全都清白了吗?

主打反贪不怎么成功

安华的政纲如果主打反贪,这头个一百天,似乎不怎么成功。再下来,如果他是要整顿公务员的作息,从他呈上的预算案来看,行政开销不减反增,许多部门似乎也原地踏步,甚至向后倒退,向局势妥协。他的行政改革,似乎不怎么受落。

再下来,讲到民生问题,首先鸡蛋缺货事件竟然以进口鸡蛋推搪过去,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亏他倚重的部长想得出来。

安华在预算案中删除了150亿令吉的防洪计划,也许当时他另有主意,不过老天不给脸,在炎热的三月天下起了大雨,让柔佛成了水灾重区导致安华必须重启数以亿计的治水工程。

虽然他口口声声表示之前的防洪计划有半数以直接谈判的方式批准,因此政府决定重新检讨。很可惜,整肃不及,洪灾先到;这些话现在才说,并不是在预算案或洪灾之前说出来,结果予人“亡羊补牢”的感觉。

安华如果想要名留青史,一方面又投鼠忌器、姑息养奸、改革不到位,那是不行的。还望他先拟好政纲,公诸天下,在接下来的1700天,全力执行。

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