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假清真肉案罪成 冷冻公司董事罚160万

杨志强被判罪名成立,罚款10万令吉。
(新山22日讯)历经两年审讯的进口假清真肉案件今日下判,冷冻肉品公司LY Frozen Food被控冒用澳洲公司品牌及假清真认证罪成,其中一名董事和公司,共被判处160万令吉罚款。
新山地庭法官法蒂玛今日在该公司董事即次被告杨志强(译音,42岁)对所有控状认罪后,做出上述裁决。
此案共有4名被告,除了杨志强,其他被告分别是第一被告LY Frozen Food公司、第3被告该公司经理张金光(50岁),以及第4被告公司董事陈秀发(44岁),人名皆译音。
法官裁决,代表公司的杨志强须缴付150万令吉罚款,同时他个人也在7项控状罪成下,被判罚款10万令吉;若无法缴付罚款,需以监禁6个月取代。
第3被告张金光因是公司职员,获总检察署撤销7项控状,当庭释放。至于陈秀发,由于仍在潜逃,总检察署将继续追查其下落,直到将对方提控上法庭。
法官法蒂玛裁决,一旦第4被告(陈秀发)落网,案件将续审。
案件主控官团队以莫哈末沙菲安为首,被告代表律师为占里和法德里。
4人7控状相同
董事代表认罪
4名被告皆面对7项相同的控状。首被告LY Frozen Food公司由董事杨志强代表上庭,面对7项控状皆认罪。
杨志强在面对个人提控时,对上述7项控状俯首认罪。
根据第一和第二项控状,被告被控于2020年12月1日至3日期间,供应934箱和1550箱贴有澳洲清真认证的冷冻肉,上述行为触犯2011年商品事务法令(清真认证与标志)第4(1)条文和第8b条文,并可在相同法令第8(B)条文下被判刑。一旦罪成,可被判罚款最高10万令吉,或监禁最高3年,或两者兼施。
在第三、第四和第五控状,被告被控于上述期间,分别在148箱、786箱和1550箱冷冻肉使用假清真标志,上述行为抵触2011年商品事务法令第5(1)(a)条文,并可在相同法令第5(1)(B)条文下被判刑,并与刑事法典第34条文同读。
包装盗用澳洲商号
第六和第七控状则指被告被控未经一家澳洲公司同意,在1550箱和934箱冷冻肉类产品包装上,分别使用有关澳洲公司名字,上述行为触犯2011年商品事务法令第5(1)(c)条文,并可在相同法令第5(1)(B)条文下被判。
根据早前报道,涉及进口假清真肉的冷冻肉品公司仅持有清真牛肉的进口准证,却在没有取得进口准证及我国清真认证的情况下同时进口鸡鸭,经过重新包装后,标榜获得国外清真认证。
执法单位耗费3个月时间调查及监视,去年12月展开取缔行动,充公违例进口的肉类,并展开逮捕行动。
随后,该冷冻肉品公司两名董事及一名书记连同批发商被揭发涉嫌以贿赂手段,进口没有清真认证的肉品,遭柔佛反贪污委员会逮捕。
视频推荐:
全面框架·今年推出 柔清真发展蓝图开先河

(新山13日讯)柔佛州今年内将推出2030年柔州清真发展蓝图,随着落实此重要计划,柔佛将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全面清真经济发展框架的州属。
柔州大臣拿督翁哈菲兹在脸书发文指出,这项蓝图计划旨在加强整个柔州的清真生态系统,从而创造更多高收入就业机会,生产国际等级清真产品,到建立具有竞争力的本地企业网络。
他说,随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柔佛-新加坡经济特区(JS-SEZ)入驻柔佛,这项蓝图计划将成为吸引国际和本地清真公司寻求到柔佛落户,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催化剂。
他表示,蓝图中主要的举措包括每年迎来500家清真注册公司,加快认证流程,以及为本地公司和企业家提供全面的激励措施,以便他们能够顺利进入更广阔的市场。
“州政府将与柔佛回教机构(PIJ Holdings)、PIJ Halal Ventures私人有限公司、柔州回教理事会(MAINJ)和柔州宗教局(JAINJ)继续加强合作,以支持相关的清真企业通过投资和市场拓展,迈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他坚信,通过分阶段实施和严格监控,2030年柔州清真发展蓝图将对柔州产生直接影响,包括加强柔州作为清真经济枢纽的地位,从而促一跃成为国内回教经济发展先驱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