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谴责独中权势性骚扰案 董总筹划讲座防治性暴力

(加影24日讯)董总认为,为防止校园权势性侵事件再度发生,各界务必深刻反思与客观检讨,理性整合各方力量,从制度、文化、教育等层面多管齐下,强化规范并持续深化性别平等意识的建设。

董总高度关注数所独中传出权势性侵案,并向所有受害者表达深切的同情。

“同时,我们肯定校方对相关事件的积极处理态度,并严厉谴责涉案的加害者。无论是在家庭、校园、职场、社团等各种场合所发生的任何形式之权势性侵,董总坚决秉持零容忍的立场。

“个别害群之马的卑劣行径,已使其他恪尽职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的教育工作者蒙受不白之冤,更令华社长期支持与努力经营的独中教育背负沉重的污名。”

董总今日针对近日数所独中传出权势性侵案发文告说,尤其是在校园环境中,任何受害者都有必要获得及时的保护、协助和辅导,以避免其在寻求司法救济的过程中遭受二度创伤。

董总已筹划一系列校园性暴力预防教育讲座,广邀全国独中教育体系的董事、校长、行政人员、班导师和教职员,聆听海内外专家分享性骚扰或性暴力的防治教育。

有关学者亦将讲解学校应对相关事件的通报机制、处理流程、责任归属与政策方针,并结合案例与经验分享、保护机制、支持网络及预防措施。讲座上亦将交流制度文化和提出行动建议,并反思数位责任与媒体素养,以培育网络安全与自我保护意识。

与此同时,董总已数次召开相关专业人员的紧急会议,借鉴海内外教育机构的文献,制定有关事件的处理流程,涵盖投报渠道、权责划分、调查程序、分流监管、惩处方式、申诉机制及支持系统等,以在近期内提供各校参照处理。

课程纳入性别平等教育

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董总每年举办的新手教师培训课程均纳入性别平等教育及教师伦理等内容,未来将进一步强化教师们的性别平等意识以及职业伦理操守。

同时,在加强性别平等教育方面,董总所编写独中教材已经将相关内容纳入课纲中,特别是初中公民、辅导活动以及高中通识科均设有相关教学单元。其他科目如马来文、华文、历史及经济学等,亦编入探讨性别平等之选文和案例。

董总说,是次事件并非独中特有,类似案例在政府学校与职场中亦时有发生,例如2021年,时年17岁的巫裔女中学生艾茵揭发男教师开 “强奸玩笑” 的事件便是典型案例之一。

日前也有报道指士姑来丽宁镇一所国小的 47 岁男教师,因涉嫌对3名9岁女生进行肢体性骚扰,而遭警方扣查。

“这些事件反映出本地社会仍受根深蒂固的父权主义影响,性别平等意识薄弱,不少人更将男性对女性的性支配与剥削视为男性威权的展现,并加以合理化。我们冀望透过教育和制度的双重推动,致力消除校园的性别迷思、偏差和歧视,积极营造性别友善环境,彻底杜绝校园权势侵害和骚扰劣行。”

列刑事罪加强执法力度

“我们也呼吁政府正视有关问题,聆听近期来自社会各界,包括代议士、评论人、专家学者、社团领袖、妇女组织、青年团体等所表达的民意和诉求,实质加强立法、修法与执法力度,在各领域落实性别保护的治理机制,遏止任何性别暴力事件,并将其列为严重的刑事罪。

“教育部除了加强贯彻2023年所发出的性侵及性骚扰指南外,也应该根据国际标准,在各级学校全面落实性教育,甚至将其适用对象进一步扩大至教师与家长,而不仅限于学生。政府务必调动国家资源,果断推行全民数字素养教育和性教育,才能起到整体警醒的作用,保护所有国民免于类似威胁与创伤。”

董总吁请各界携手合作,共同致力推动校园性别平等教育,并促成制度改革,将近期这一连串令人痛心的不幸事件,转化为社会集体学习的起点和深刻反思的契机。唯有共同纠错补漏,方能提升校园整体的性别意识,打造真正安全、友善、尊重每一位孩子的学习环境。

 

 
 

 

反应

 

文教

董总10月25日办华教高峰会议 推动华教论述定行动路线

(加影27日讯)董总联合教总与独大,将于今年10月25日主办华文教育高峰会议,探讨国家及国际教育拓展趋势与挑战、汇聚华社共识,深化华教运动,以及推动华教论述,以及制定行动路线图。

教育峰会对象包括教育组织、华教工作者、学者专家,以及关心教育的热心人士,峰会举行地点在吉隆坡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分作主题演讲、论坛、分组讨论、汇报。

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今日主持第33届董总中央委员会第4次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宣布举办华文教育高峰会议。

他说,会议宗旨为回应当下教育素质挑战、新版教育蓝图出台前夕的关键节点,并为AI时代来临后的教育定位与转型提供战略布局。

他说,我国教育素质在国际评估(如PISA)中持续低迷,2026年新版《教育大蓝图》与PISA成绩公布在即,改革刻不容缓。

“人工智能时代冲击传统教学模式,华教需前瞻布局,坚守育人本质。”

“峰会邀请28个华教团体与专家学者,探讨国家政策、科技应用与课程改革;推动政策倡议与社会资源整合。

华文教育高峰会议计划书在(1)前言中提到, 近年寰宇局势丕变,马来西亚经历三次政党轮替后,民主转型仍为未竟之业。种族政治魅影翼伏,民粹逆流暗涌,时而煽惑群众情绪。当前政府必须迎难破局,突破改革障碍,守护多元社会根基,重新凝聚社会共识,我国民主才有真正成熟的可能。
 
国内教育领域晋发展瓶颈

在教育领域,我国进入发展瓶颈,长年停滞不前。尽管入学率、教育投资位居东南亚,甚至亚洲前列,惟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学生表现低落,除了程度偏低,还低于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世界银行(World Bank)报告也显示,我国学生在校时间虽长,但阅读能力疲弱。如果教育素质持续低落,我国未来竞争力将令人担忧。
 
如今人工智能时代来临,正重塑我们的生活世界,彻底革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未来的学习将会是什么面貌?我们该如何把握未来的学习方向,回归教育的核心价值,无不亟待各界共同关注、超前部署。
 
值此变局,华教运动当然无法置身度外,除了追求权利平等、政策合理和制度公平,华文教育如何永续发展,不啻一个时不我待、任重道远的重要课题。职是之故,秉持华教共同体之精神,董总、教总和独大三机构在2021年推出《构建多元与永续发展:华教论述总纲领》后,将承接上述基础,邀集华社各界,针对国家和重大华教课题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前瞻谋划。
 
因此,希望透过召开华文教育高峰会议,发动政策倡议,集合社会力量,开拓教育新局,俾让政府与公民社会理解我们的建言和主张。
 
议题涵盖国家教育政策层面与华教共同体实际处境两大面向,聚焦关键挑战与转型方向,深入讨论以下建议之两大类课题,以期形成具体提案,作为制定行动路线图的基础。
 
(一)教育未来发展与母语教育运动(主题演讲/论坛)
1. 国家教育政策与教育大蓝图
2. 多元语境的母语教育挑战
3. 数字时代下的学与教
4. 民主转型下的公民教育
 
(二)华教共同体(分组讨论)
1. 华小教育
2. 独中教育
3. 国民型华文中学教育
4. 技职教育
5. 国中华文班
6. 高教中文课程
7. 华社民办大专

董总综合大厦料明年7月竣工 

董总华教综合大厦已于今年3月26日正式动工,预计2026年7月竣工。

董总主席拿督陈友信说,这不仅是硬体建设的启动,更标志着华文教育迈向新时代的重要里程碑,打造华教新地标,汇聚教育与文化能量。

他说,前期施工准备工作已圆满完成,预计工期为16个月。新大厦将成为推动华文教育与文化交流的核心平台,涵盖教师培训、学术研讨、统考批阅、学生交流等多元功能

陈友信今日主持第33届董总中央委员会第4次会议后,在新闻发布会宣布举办华文教育高峰会议等事项后,也带领媒体到工地了解工程的进度。

陈友信在教总主席谢立意、董总署理主席李添霖、副主席卢成良、杨才国、秘书长庄俊隆、副秘书长黄再兴、副财政萧汉昌、中央常务委员罗志昌、中央委员李佳胜、徐来兴、陈云枫和林泽民陪同下到工地。

董总在文告指出,施工期间不会影响董总、教总与独大日常的办公运作,新纪元大学学院师生也可照常使用B座与C座大楼,确保教育服务如常推进。

启动“未来教育基金”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

陈友信说,董总同步启动“未来教育基金”,旨在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智能学习环境建设与教师专业成长。

“我们将投入开发数字课程、购置现代教学设备与加强师资培训,期盼社会贤达、企业界及广大校友共同支持,为华教永续发展注入坚实力量,奠定稳固基础。”

陈友信也提到,董总于今年3月29日至30日应邀出席由菲华商联总会主办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华人教育论坛”,地点设于马尼拉商总八楼会议厅。

他说,出席单位包括董总、教总、华总及中总,代表们分享了马来西亚华文教育的发展经验,并与菲律宾华教界深入交流其发展挑战与合作潜能。

他说,菲律宾华教当前所面临的挑战,如师资短缺与课程本土化,正与我国华教发展历程中曾经历的问题高度契合。

“同时,马来西亚的华教模式已逐渐成为区域典范,未来董总将持续扮演桥梁角色,搭建更多跨国交流平台,强化区域华教网络的互联互通。”

董总组教育考察团
赴江苏展系列交流

陈友信报告的其他事项包括,董总于2025年5月11日至17日组织教育考察团前往江苏省展开系列交流活动,及5月23日,在多方支持下,澳门培正中学、马六甲培风中学与广西南宁五中成功缔结姐妹学校,未来将通过课程开发、师资交流等深化合作,助力青年国际化成长。

陈友信指出,到江苏省的教育考察团,不仅拓宽了视野,也为独中教育注入了创新动能与国际合作契机,进一步推动“链结国际”的华教发展路径。

他说,华文教育走过百年风雨,始终在挑战中砥砺前行。尽管时代充满不确定性,但只要社会各界继续团结一心、携手并进,华文教育必将持续突破,迈向更宽广的天地。

董总提供全马华教职员
行为识别危机处理培训

董总将秉持“专业透明、预防为先、合作共治”3大原则,为全马华校教职员提供系统化的行为识别与危机处理专项培训。

通过专业处置每起事件、前置性教育预防、多方协同创新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校园安全防护网络。

陈友信在新闻发布会说,“校园安全”是教育工作的底线,更是社会信任的基石。

他说,独中事件在4月12日爆发后,董总便十万火急的召开会议,探讨校园性暴力。

他说,短短10天密集举办4场网络讲座,聚焦性暴力防治、数字媒体素养及法律责任,吸引逾3000名校方和教师线上参与,足见全体系开始进入高度警觉状态。

推出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
预防机制与处理流程

董总执行长梁胜义指出,董总也火速制定并推出“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预防机制与处理流程”,并已发送给全国60+3所独中,作为统一参照的处理指南,有系统地面对师生关系边界与性别教育问题。

他说,这份指南不仅参考我国教育部与台湾成熟机制,更加入行为识别、修复辅导、风险预警等系统流程,象征独中教育逐渐走向“制度透明”。

最新的独中“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预防机制与处理流程”分为两部分,即“青少年行为预防支持机制”和“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处理流程”。

董总认为,面对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仅依据事后处理流程,难以周全。因此,在设立投报与处理流程的同时,更应重视前端的防范与引导。

董总为此制定了“青少年行为预防支持机制”与“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处理流程”,作为独中的指引与参考。

“校园性侵害或性骚扰事件预防机制与处理流程”链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_s5ATwVSQzr2wAoF0mwpyNCSlOFqMjoW/view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