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极端主义斩草未除根 学者:应警惕死灰复燃

我国须警惕恐怖分子死灰复燃。(示意图/取自pixabay)
(八打灵再也19日讯)学者警告我国须警惕恐怖分子死灰复燃,因为激进组织的意识形态仍在我国沿袭,极端主义思想仍存在,并在家庭中代代相传。
马来西亚国际回教大学回教思想与文明研究所助理教授阿末艾尔慕汉马迪指出,尽管许多人认为,极端主义组织已被当局捣毁并消失,但激进思想的残余仍然存在,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等待时机,期盼再次崛起。
“根据估计,我国自独立以来已有包括回教祈祷团在内的20个激进组织,包括宗教、政治和异义极端分子等。
“从表面上看,尽管安全部队不断监控恐怖主义分子,以及正在接受改造计划的前追随者,但激进思想的残余仍然存在。”
阿末也是反恐专家,他告诉《马来西亚前锋报》,雌伏改成蛰伏数十年后,一些与极端组织有联系的追随者仍在观察目前的事态发展,伺机待发,因为他们对回教时刻受压迫的命运感到失望。
他将柔佛州乌鲁地南警察局发生导致2名警员丧生的枪袭案描述为“一棵树,尽管被毒害,树枝被砍断,但根部仍然活着。”。
“为何数十年后又重新出现?尽管大多数的前追随者返回正途。但有几个原因可能会被忽视,因为他们低调行事而未受到密切监视。我认为这是由父亲到儿子的家庭式传承。
“此外,若你观察区域层面,就会发现即使未能眼见,也有重张旗鼓的尝试。即使在邻国,也有人试图重振回教祈祷团。”
他直言,第三个因素是导致此群体出现的则是国际问题。这是由于他们对正发生的事情感到沮丧,因为回教徒受到压迫,而领导人却未采取任何行动,间接创造了一个激进的生态系统,让那些人重蹈覆辙参与其中。
阿末进一步评论称,虽然警方仍在调查袭击动机,但他不排除这很可能是报复因素和与目前的环境有关。
因此,对于曾参与在恐怖主义法令被拘留者的个人改造计划的他坚称,这此事件不应掉以轻心,不仅应引起当局的重视,也应受到公众的高度关注。
他表示,对付激进分子的措施需要谨慎行事,不能仅仅按照法律程序。
因此,曾参与根据恐怖主义法被拘留的个人改造计划的他坚持认为,这一事件不应掉以轻心,不仅应引起当局的重视,而且应受到公众的认真关注。
他表示,对付激进分子的措施需要谨慎行事,不能只注重法律。
他指出,“软措施”(Soft approach)是一个长期解决方案,需关注激进团体前追随者的改造与意识形态,这需要不断监控他们的一举一动,以避免肉眼可能忽略的事项。
“实际上,社区本身需要发挥作用,如果若您怀疑邻居有不寻常的行为且在社交媒体上散布与宣传信息,需立即向当局举报。此项努力需要各方的合作,而不仅仅是靠警方而已。”
涉嫌助恐怖分子入境新加坡 伊朗妇女与大马丈夫被逐出境

新加坡
(新加坡11日讯)新加坡将驱逐一名伊朗女子及其马来西亚籍丈夫,并禁止他们再度入境,因为两人从事的活动对新加坡安全构成威胁。
据《海峡时报》报道,新加坡内政部周一发表声明,38岁帕尔瓦内的长期探访准证已被取消,其65岁丈夫苏添林(译音)的永久居民身分也已撤销。
帕尔瓦内参与了一家在新加坡注册的旅行社运作,该旅行社曾为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外国人提供入境签证申请服务。
调查发现,这家已注销的旅行社是由一名外国人在海外操控,是一个掩护非法行动的幌子。
当局对其妻子经营的旅行社展开调查后,苏添林曾两次尝试注册新公司,从事旅行社生意。
内政部认为,苏添林的目的是让帕尔瓦内经营这新公司,而很可能会促使帕尔瓦内继续协助与恐怖主义有关联的个人入境新加坡。
因此,苏添林提交的两份公司注册申请均因国家安全原因被拒绝。
内政部指出,帕尔瓦内因从事威胁新加坡国家安全的活动,列为“被禁移民”,而苏添林也被列为“被禁移民”,因为他是帕尔瓦内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