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塞节列大马公假 归功槟城邱氏兄弟


(吉隆坡12日讯)为何卫塞节(Wesak Day)会在每年5月的月圆日庆祝,并最终成为马来西亚的全国公共假期?文史学者王亮杰在社交媒体撰文,还原这段鲜为人知的佛教历史,点名应将功劳归于一对早年活跃于槟城的孖生兄弟——邱思仁与邱思义。
许多民众以为,马来西亚承认卫塞节为公共假期,是马六甲佛教领袖陈清水及沈慕羽在独立后积极争取的成果。但王亮杰指出,其实早在英殖民时期的1940年代,便已有佛教界先贤为此努力。
他贴出一张老照片表示:“照片中站在卧佛前,双手合十的白须老人,正是邱氏兄弟之一。”
从分歧到共识
当年,南传与北传佛教在佛诞日的日期上各执一词。北传佛教坚持中国传统,定于农历四月初八;而南传佛教则主张依据佛陀圆寂日的传统,应订于5月月圆日。1948年,在邱思仁与邱思义的号召下,联同金明长老、竺摩法师、明德长老、黄荫文、黄松坡等佛教领袖,成功促成北传佛教让步,接受5月圆月作为佛诞日。
翌年(1949年)3月1日,31个寺院与佛教团体、逾500名信众齐聚槟城佛学院召开历史性大会,正式通过三项关键议案:
一:接纳5月圆月为佛诞日;
二:向政府申请将该日列为公共假期;
三:成立“槟城卫塞假期委员会”。
该委员会由邱思仁出任主席,林忠亿为秘书,成员涵盖华裔、泰裔、锡兰裔佛教徒,展现跨民族与宗派的团结合作。这也是马来亚佛教史上,首次多元族群为共同目标携手行动。
努力终见成果。1949年4月28日,槟城、马六甲、吉打与霹雳率先宣布卫塞节为州属公共假期。玻璃市随后也于1961年跟进。
其后,邱思仁、黄庆成医生、林达田、林忠亿等人于1954年组成代表团,向英殖民政府争取扩大公共假期范围。1960年代,马佛总进一步由金星法师、金明长老、竺摩法师联合陈清水、沈慕羽呈交备忘录。
1962年,政府透过马来亚广播电台正式宣布卫塞节为全国公共假期。随着时间推移,砂拉越(1969年)、沙巴(1987年)及纳闽(1988年)也相继落实。
如今,卫塞节已成为全国佛教徒的重要节日。而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提醒我们:每一个假期背后,都有前人默默铺路的身影。

觉之家“卫塞之夜”佛曲赛 彭亨黄鹏龙《天堂》夺冠

(吉隆坡20日讯)由觉之家主办的“卫塞之夜”全国佛曲卡啦OK总决赛暨筹建新会所慈善晚宴昨晚圆满举行,来自彭亨的黄鹏龙以一首《天堂》夺得冠军。
亚军得主为彭亨州的吴宜宵、季军是吉打的黄继陞。这场歌唱比赛是由觉之家举办,进入总决赛的参赛者共有24名,他们来自全马各州。
开幕嘉宾士布爹国会议员郭素沁致词时表示,她打算使用拨款与反吸毒委员会在中学推行发吸毒运动,她发现其实该组织在州内多区都有和教育部联手推行此活动。
她还说,觉之家将戒毒所设立在彭亨州是很合时宜的,因为该州的吸毒人数排在全国前5名。
她也宣布拨出3000令吉作为抛砖引玉之用,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得到帮助。
大会主席林继昌指出,觉之家刚在过去的佛陀日举行了新会所奠基礼,希望在明年落成后,为大众提供更完善的学习与修行空间。
出席者包括大会顾问斯里元老、统筹谭佳绫、国家贩毒机构总监代表苏古马兰、武吉阿曼警察总部商业罪案调查局(战略策划)首席助力主任赖丽清助理总监、内政部假释委员会成员赖丽萍助理总监。
“卫塞之夜”全国佛曲卡啦OK总决赛得奖名单:
冠军:黄鹏龙(彭亨)-《天堂》
亚军:吴宜宵(彭亨)-《海阔天空》
季军:黄继陞(吉打)-《白度母》
殿军:白鸿志(柔佛)-《问佛》
精英奖:杨瑷溦(马六甲)-《问佛》、马惠晶(吉隆坡)-《阿弥陀佛谢谢你》、丘温妮(吉隆坡)-《荷花妙喻》纪爱丽(雪兰莪)《心灯》、黄石敏(吉兰丹)-《晨诗》
最佳人气奖:黄莉铮(马六甲)-《自由》
视频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