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顶级毕业生雇主奖 马银行居首
(吉隆玻18日讯)马来亚银行荣膺2020年度十大顶级毕业生雇主奖冠军,成为了2万6654名全马各大政府及私立大学生及毕业生所投选的最爱。
这项于12月17日在官方优管频道直播公布的排名显示,大马国家石油排名亚军,普华永道则排在第三名。
媒体公司GTI Media发文告说,十大顶级毕业生雇主奖是大马百大顶级毕业生雇主虚拟表彰典礼的第二部分,出席者包括高等教育总监拿督斯里慕斯达法依沙克和GTI Media执行董事许毅应。
文告指出,这调查源自于英国,即是全马规模最大且历史最悠久的毕业生招聘趋势调查,而该2020年度表彰典礼也象征了这调查进入第13个年头,以表彰最优秀和最受欢迎的招聘雇主。
欲跟随良好领导者
在大马百大顶级毕业生雇主调查成绩揭晓的第一部分,即为20项主要行业杰出雇主奖,以及2项特别奖,分别为最佳新人雇主奖,及最佳超越表现雇主奖。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生在寻找工作及选择雇主的三大首要考量包括(依据秩序)跟随良好的领导者一起工作、个人事业发展机会及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
许毅应说,冠病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不稳定性,然而,大学生和毕业生都把现时的求职过程视为一项个人投资。
“毕业生们清楚地意识到了他们需要在坚强而有原则的领导者带领下开始职业生涯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在不确定的时期内制定计划。”
他指以往毕业生视良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和工作与生活平衡为选择雇主的主要考量,但今年他们把职业重点放在提升个人价值和自身技能上,这也可能是希望在多变化的职场上保持稳当的就业机会。
文告指欲知更多关于大马百大顶级毕业生雇主及历年成绩者,可浏览www.malaysias100.com。

【柔新经济特区特辑】经济助力?人才流失? 柔新捷运启用在即

当柔佛经济特区的概念初步成型时,人们便意识到,真要促进柔新经济特区的繁荣发展,提升两国人员和货物流动的便利性将是先决条件。
为此,双方达成了以下协议:
第一、贸易商仅需申请单一许可证,无需分别向两国海关提交申请。
第二、在陆路检查站使用免护照二维码通关。
第三、设立大马投资促进中心(IMFC-J)。
据马来亚银行透露,为吸引更多来自新加坡大士(Tuas)的投资者,曾有人建议增设渡轮航线,对此森林城市曾表示将设立海关、移民与检疫站(CIQ),但目前尚未有最终的定案。
相较之下,当前更备受瞩目的是柔新捷运系统(RTS)。
据马来亚银行表示,柔新长堤是全球最繁忙的通道之一,不管是工作、教育、商务或家庭原因,每天往返长堤的大约有35万人;当柔新捷运系统建好并投入运作后,将为两国之间增加一条陆路通道。
但这也引发一个问题:柔新捷运系统启用后,究竟是会增加人流量并促进经济活动,或会导致人才流失并加剧劳动力短缺?
对此柔佛州投资、商贸、消费事务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李廷汉保守表示,目前还无法判定,因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他说,从节能减碳的角度,能减少私家车使用率固然是好事。若成功吸引三分之一跨境通勤者,从驾车、巴士或摩托车转向搭乘捷运,将能缓解柔新长堤的交通拥堵状况。
然而,考虑到人口持续增长的趋势,被分流的三分之一交通流量也有可能会被新增人口填补,最终导致交通状况毫无改善。
“此外,包括尚未公布的票价、目标受众群和汽油价格等都是影响因素。”
针对柔新捷运系统启动之后的使用意愿,马来亚银行收获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反馈。
使用:多数人持积极态度,表示愿意尝试这种便捷又环保的交通方式。
不使用:若前往柔佛的目的是购物,携带大量沉重的购物袋或行李箱极为不方便,加上通过大士的第二通道入境柔佛相当顺畅,因此开车会是更好的选择。
很多人认为,往返柔新长堤的几乎都是在新加坡工作的大马人,实际上也是有不少新加坡人开车到新山采购杂货。

推技职教育培养人才
劳工问题在柔新经济特区的未来发展中,无疑是至关重要、不容忽视的一环。
尽管各界都一致看好该经济特区的前景,但有不少分析员认为,人力短缺将是其发展道路上的一大挑战。
原因是经济特区的发展需要大量具备各种技能的劳动力,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及普通工人等,确保充足的合格劳动力供应,不仅是企业稳健运营的基石,更是经济特区实现长远发展的关键。
新加坡工商联合会去年进行的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在柔佛经商的新加坡企业中,近60%在招聘技术人员上面临困难,加上大马自2024年11月起冻结外劳就业配额申请,各大企业要聘请外劳也是困难重重。
但柔佛中华总商会兼新山中华总商会总会长拿督赖君杰在接受《南洋商报》专访时表示,我们不应该过度依赖外劳,而是要致力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保障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健康发展。
在这方面,柔佛州投资、商贸、消费事务及人力资源委员会主席李廷汉透露,政府将重新推动技职教育与培训(TVET)。
“这是马来西亚政府一直想做,却无法看见明显成效的领域。”
他说,学历文凭不再是就业保障,反而在特定情况下,掌握一技之长,将能为个人提供更具优势的职业发展机会。因此柔佛人才发展理事会(JTDC),近期与多家企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行“Place and train”计划,鼓励柔佛人民在中学或大专毕业后,选择学习柔佛州重点发展的技术或行业领域。
借鉴他国经验
强化课程设置
赖君杰补充,他个人认为我国应该借鉴德国的成功。
“因德国在金融风暴期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基础,成为唯一能向他国提供援助的欧洲国家。”
“这得益于德国完善的技术学院体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综合性大学,因此我认为马来西亚在吸引高科技产业入驻的同时,应大力发展技术学院。此外,我们也希望政府能重视工业训练学院(ILP)的课程设置,确保教学大纲能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随着众多高科技产业的进驻,如微软和万国数据控股(GDS holdings)等,我国正面临着一个重要机遇。在赖君杰看来,马来西亚应借鉴中国企业常用的“委培模式”,即大型企业根据自身所需的人才类型和技术技能,与职业培训学校合作开设定制化课程,当学生毕业后即可直接进入相关企业工作。
“我们可以在柔佛州推广这种做法,当大型企业落户时,同步启动委培计划,确保人才供给与产业发展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