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大选钱从哪来·政商挂钩难免 仰仗金主“大水喉”

【选战:江山“亿”改】第3篇
独家报道:林秀芳、黎添华
对赌徒而言,但凡能猜的都能赌上一把。选举,就被他们视为一场赌局。
只是,一般赌徒赌输了最多是赔上本钱,再不就欠下赌债;但对另一类在冷气房里的“赌客”而言,押错赌注就可能赔上一生事业。
这群人不是候选人,却同样在大选期间为钱而烦;他们的筹码可能下得比谁都凶,赌赢了还不一定有回报,这群“豪赌客”就是候选人们背后的 “金主”。
本报走访一些匿名金主和前议员后发现,就算选委会真的想避免权钱挂钩,但商界的介入是不可能断根的。
大选钱从哪里来是一门大学问。目前我们熟悉的筹款方式计有政治演说上募捐、千人宴售票、售卖个人著作,至于较新颖的方式则有网上筹款。
日前白沙罗国会议员潘俭伟就开创了以非同化货币(NFT)销售画,作为民主行动党筹募大选基金,短短28小时内筹获130万令吉。
公正党副主席郑立慷向本报表示,由于反对党的资产不多,加上不在政府体制内,所以获得的资源也不如执政党,因此在没有执政便利下,往往只好通过党捐,或对外筹款方式来累积竞选基金。

潘俭伟以最新颖方式筹款。
外国资金援执政党
询及来自外国的金援,他则表示,纵观国际,外国政权往往会这么做,主要是希望借此控制某国的内政,明乎此,资源应该是投注在执政党上,而不是在野党。
再者,由于执政党很容易能通过内政系统掌握到反对党的资金情况,如来源、多寡等,并在发现“异端”后将它发展成不利在野党的竞选课题,因此在野党一般不可能,也不会去接受这些国外金援。
不过,他表示,一些来自国外的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给予一些资助,如给予培训等,但这是公开让朝野申请的,相对的透明公正,不存在任何私人意图。

陈德钦
几乎押身家竞选
个别政党或联盟本身也会依据情况作出资源分配。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向本报指出,该党中央过去都会配给候选人一定的资源,惟数额不多,因此候选人得自己找钱,有者甚至几乎押完自己所有身家去竞选。
“很多人以为当候选人会有很多资源,殊不知很多人险些破产。”
他表示,马华作为执政党,经常被认为掌握许多资源,就算真的资金不足,也不能像反对党那样当众募捐或卖千人宴会的票来筹款,否则民众不仅不会响应,甚至会对该党反感。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都很无奈,有苦自己知。这是我们面对最大的问题。”
有胜算才获拨款
除了来自党内的资助,他说,国阵会基于不同的策略考量,以及个别候选人的胜算给予拨款。
不过,来自国阵的拨款会直接与有胜算的候选人对接,因此不是任何一位候选人都有,所获多寡也不会公开。
来自马华的消息人士也指出,据他所知,马华过去未曾通过晚宴筹款,更多时候是不收分文举办晚宴“请吃饭”,选举后,就会用剩余选举基金或自掏腰包举办慰劳宴,感谢支持者。
“一些政党也会拨出当官党员、议员的捐献,或党产带来的租金收入等,应付一些该政党的大选基本开销。
“除了筹款,一些支持者,或者认为候选人有诚意服务者,不论商家或个人,都会提供财务或物资的支持,比如捐献膳食、矿泉水、宣传品等。”

企业赞助当赌注
成败或影响业务
来自商界的资源,成选举上的赌注。
朝野政党的大选基金来源,除了党内基金外,主要还是透过向好朋友、生意伙伴、党内生意人,或来自民众。不过,商界的水喉或许是最大的来源。
对有关运作熟悉的知情人士透露,为了确保之后的业务发展能顺利,不少企业会在竞选期间给予相关候选人资源上的支持,其中包括台面上公开买宴会席位支持、或赞助某些宣传品、场地费用等,台面下则金援。
“这是很无奈的,因为有时候,候选人会主动要求,企业们为了确保业务发展所以不能不给。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是为了某些未来的利益而主动给予援助的。”
形成绑桩现象
是名曾协助候选人找资助的知情人士表示,这样的情况无疑是权钱交易,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政治献金法尚未落实,再者,选委会的定额限制也的确无法符合现实的需求,因此部分候选人会通过第三方以赞助或报效方式承担。如此,就形成了绑桩现象。
基于这类献金是建立在有附带条件的基础上,因此多以极有望执政的政党和较重量级领袖较为有利。
知情人士举例,在大马,反对党筹募大选基金会比较吃力,比如在一些州如槟州、雪州,国阵的马华和国大党是反对党,要筹募大选基金就会比较困难一些。
企业“投保”买“两边”
“一般上,候选人会寻求好友、生意伙伴、党内生意人,甚至商家企业等筹募,数额就看交情关系而定,当中,大企业会讨好两方,或多或少都会捐献一些资金。俗称买保险或两边都押。”
不过,消息指这并不等于反对党不会获得赞助,只是一些企业在这方面会较低调处理,也有一些企业集团是基于“买保险”,不想得罪任何一方,而两边都“下注”的。
商人无奈淌浑水
有趣的是,来自政坛的版本与商界的看法却大有不同。
本报在接触一些曾给予金援的企业时被告知,很多时候企业们都不想参与这档事儿,毕竟下错注,未来倒霉的是自己。何况承诺也不一定能在对方当官后兑现。
因此,对许多企业来说,“金援”是能免则免的。
怕秋后算账能免则免
一名来自北马的企业向本报坦言,有时高调赞助又怕成为另一方的眼中钉,若对方中选,自己反而被秋后算账。
“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所以我们当然希望能免则免,不然就是两边都下注,你以为这是一笔小钱吗?”
另外,有消息人士相信,大选一到,各政党皆会获得一些“实质援助”与赞助,特别是中央或州的执政党,将会获得更多的赞助,尤其是部长、行政议员、大臣等选区。
“尤其繁荣的‘先进’州,开销会更大,若有人愿意赞助或报效物资,多多少少都会有所帮助,尤其膳食安排肯定超出预算,倘若行动室人手众多,以目前选委会制定的金额,是不足以应付开销的。”
有胜算获“加码”金援
“不过,若执政期间,执政党让支持者失望,有关支持者的‘实质援助’也可能出现倒戈相向的情况,以支持反对党的候选人,来向有关执政政党表达不满。”
消息指,一般“实质援助”如物资援助都不会呈报,因为有时是那些很难被记录在案的面食、饭盒、矿泉水之类。
至于剩余的援助会否流入其他同党手上时,消息人士指主要胥视“友好”关系,尤其有胜算的,都会得到“加码 ”,当中城乡、选民结构等也会构成差别等。
权钱交易易贪腐
行动党国会领袖倪可敏表示,该党一直都反对“以钱换权”的交易,因为是腐败的温床,绑桩行为最终将导致金钱政治泛滥。
他认为,任何人都可以捐钱给政党进行竞选,而政党也可以向任何单位募捐,但必须得是无附带条件,更不能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
“否则这些人今天捐了5万令吉,等你当上政府后回报可能是10万。最终贪腐只会更严重。”
他指这也是为何行动党多年来更倾向于通过政治演说、千人宴、甚至是近期借由白沙罗国会议员潘俭伟的‘喜来登政变’NFT 画作等活动向民众筹款,而且还会宣布晚会所得。因为这不仅透明,更能通过人民的监督来杜绝腐败。
仿效德政治献金法
拨款依得票率分配
郑立慷建议,我国或许可以向德国学习推行政治献金法。该国落实多年的做法是每年拨出一笔款项,然后针对各政党上届大选的得票率,进行分配。
“若无法获得指定门槛的得票率,则不会获得款项。举例,若我国一年拨出 1 亿令吉,赢得 5%的政党 A 就能获得 500 万令吉,而赢得 20%的政党 B 则获得 2000 万令吉。至于少过指定门槛的蚊子党,则没有拨款。”
此外,他也认为我国可以效仿美国的做法,即,允许企业或私人的小额捐款。
“我们可以依据国情进行调整,如个人捐款不能超过 5 万,企业献金不能超过 10 万,而且还能允许捐款者报账扣税,同时也杜绝权钱交易。”
明日预告:选举看似烧钱,但是我们能怎么做?
相关新闻:
哈迪:国阵虽赢亚亦君令 未必有助大选州选

哈迪阿旺
(吉隆坡30日讯)伊斯兰党主席丹斯里哈迪阿旺认为,尽管国阵在亚亦君令州席补选中获胜,但这并不一定会对来届大选或各州选举产生任何重大影响。
他说,政治趋势的变化本质上是自然而动态的,而且往往会朝着与回教价值观不一致的方向转变。
哈迪今日在社媒X平台发文表示,国阵候选人在亚亦君令取胜,是基于巫统成功创建“UMDAP”(巫统—行动党),从而洗白了反回教的民主行动党,并协助在回教徒居多的地区淡化了具争议性的非法养猪问题。
他指行动党引导一些巫统支持者接受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世俗原则,以及其他自由主义意识形态。
“他们留在政府是为了获得权力,包括担任州务大臣、州行政议员,同时也获得发展项目和选择性司法结果的渠道,免于因犯罪和贪污而被指控。
“反观反政府者,他们会却以各种罪名,甚至是假罪名诬告上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