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舍觉支

“舍”指的是精进的平衡!
文:明吉法师
“舍觉支”可以说是我们比较陌生的觉支,因为我们的心都是起伏不定,而且执着不舍。事实上,“舍”指的是精进的平衡;是一种居中、不倾向任何一边的心理状态,可以在日常生活、每天的决策过程与禅修时培养。舍觉支的功能,是补充不足与减少过剩,防止心落入过剩与不及的极端。当我们的舍心很强时,会有完全的平衡,不会过度倾向任何一方,因此无需费力的保持正念。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舍”也是放下,也就是放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妄想分别执着。这世间的人事物其实就如六祖的偈语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我们不能用平等心看待事物,于是对喜爱的生起执著,对讨厌的生起厌恶,这样的话就造作了生死轮回的业力。
前面谈过的喜、轻安、定,都是不同层次定乐的享受,可是究竟的佛法,是一切外境及心境的执着都要解脱──苦受要解脱、乐受也要解脱,苦、乐、忧、喜,全部都要舍却,才能称为觉支。
此外,佛陀也对“舍”有非常精彩的开示,如在《金刚经》中所说的:“佛陀继续对须菩提说: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意思是说“法”就像载我们过渡河流的木筏,到达彼岸,筏就不需要了,也就是告诉我们对佛法也不要起执著的心,要放下才能真正的解脱自在。
七种慢心

观察自己是否有这些不良的慢心行为,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忏悔改过.(明吉法师提供)
文:明吉法师
我们要对治慢心,首先必须认识慢心,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下略为大家介绍七种慢心:
(一)慢:以自己与他人相比较,发现他人比自己差,则强调自己优秀于他人,因内怀“高举”之心,所以叫“慢”。
(二)过慢:他人于自己相等者,硬说自己胜。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偏说与自己相等。这种过分的慢心,所以叫“过慢”。
(三)慢过慢:他人本来胜过自己,而却颠倒是非,说自己胜过他人,这叫“慢过慢”。
(四)我慢:这是七种慢的根本慢,执着五蕴为我,认为自己高人一等,这就叫“我慢”。
(五)增上慢:因“我慢”未除,于精进修行之时,得一种“相似境界”,其实并未开悟证果,而宣布自己已证圣果,这叫著“增上慢”。
(六)卑慢:这有两种人:一种人,对于他人多分胜者,亦承认自己卑劣,但是还要“傲慢”一下,说是自己不过少分卑劣而已。另一种人,知道自己比别人差,内心自卑,却装作自己很厉害,爱表现,其实这是自卑的伪装行为。
(七)邪慢:执著不正确的见解,欺凌侮慢他人,例如:恶人作恶,犯法坐牢。他不但不以为不名誉,反而以为坐监牢的次数越多,代表他在黑社会的地位越高,越有影响力。
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自己是否有这些不良的慢心行为,如果有的话,一定要忏悔改过,这样才不会被慢心所牵引,以致造作恶业,而产生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