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灼见】日本瞒天过海损人利己/蔡元评

记住“8·24”——2023年8月24日,日本将福岛核电站核污水倒进太平洋。

日本政府宣称,日本没有储存核污水的空间,他们“别无选择”。而不敢透露,躲躲藏藏的,是这种高放射性的毒水存放国内,必然残害日本的人命。于是,不由分说,往汪洋大海一倒,冲走秽物,岂不快哉!

政治正确歪理变真

在大洋蔓延的毒污必然侵入海洋生物体内,也必然断绝人类维持养分的海产;这些伤害,在日本政府眼中都已无关重要了,因为日本的根本问题已彻底解决,国民也终于脱离了险境。

美国表示支持日本的决定,认为其运作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措施。欧盟主席冯德莱恩也表态支持,把日本的动作认为是“科学排放”,无需担忧!

英国、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选择了沉默。西方环保人士的嘴巴也贴上了封条,若无其事。

欧美发达国家因远离核污排放地点,因此,大可昧着良心,站在政治立场调三斡四,虚与委蛇。核污排海的主角若是中国,千夫所指,肯定酿成震惊全球的妖魔事件!

“北方国家”,即发达国家的脸相,印证了8月21日“南方国家”在金砖锋会对其的批判:“不能谁的胳膊粗、嗓门大,谁就说了算!”

透视事件,首先要了解“核废水”和“核污水”的区别。两种水本质不同,不可混淆。

核污水与废水有别

核废水指核电站正常运行中产生的废水。全球400多座核电站,须定时洒水降温和清洗。过程不接触核反应堆芯内的核燃料及核反应物,所产生的水经过安全管道排出,称为废水。其过程会产生微量但无害的放射性物质。核电站须按国际规范,通过精密与严格废水处理系统过滤排放物,不能任意倒入海中。

核污水,则是核电站发生事故,核反应堆的保护外壳破裂,冷却水接触反应堆中放射性物质,水受到沾染后,成为带有高度放射性的核污染水。

核污水中含有钚、铯等数十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和环境形成永生的伤害,例如致癌、致畸等。一些放射性物质具有漫长的半衰期,如碘129、碳14等,虽进过几个世纪的淘洗,都无法从水中分离。

10年前,福岛大地震,海啸袭击核电站,机组堆芯熔毁,氢气爆炸,泄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质。为预防污水扩散,管理核电站的东电,将125万吨污水存到密封的1000多座蓄水罐中。其后,因水罐破裂,出现泄漏事故。东电虽展开整修,但污水持续增加。

东电宣称,厂房面积有限,已无空地再建储水罐,而且现有的水罐已容不下持续出现的污水;因此,决定将污水稀释后排放入海。

东电泄出的是非比寻常典型“核污染水”;是当今科技束手无策,无法去除的高危放射性毒物,和正常运行产生的废水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日方做贼心虚、搅浑水,将核污水与核废水混为一谈。

IAEA未对排海背书

日本政府和核能企业一直持支持核污水排海,而且振振有词,指经过处理的核污水保证安全,对环境与人体“绝对无害”。

国际处理核污水有5种标准,包括最安全的蒸发后排入大气,和最不保险、最易失控,排放入海的两种办法。问题是蒸发费用比排海昂贵10倍,而且耗时费力。

当局急功近利,硬挑省事的排放入海定案;完全不把临近国家的安危放在眼中,也根本不考虑对全球濒海国家形成的长远伤害。

日本政府为其政策喧闹的辩护,并抬出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的报告为护身符。

没错,IAEA确实应日本要求,对福岛处理核污的程序提出了评估,认可其“技术层次”;但却未赋予核电站把核水倒进海中的“任何正当理由”和“安全保障”,也不包括核污水净化入海后的“可靠效能”和“长期稳定性”。换言之,IAEA根本就没有为日本核污水排海背书!

即使对核能一窍不通的庶民也都会提出一个简单的问号:既然日本称核污水无毒无害,为何不把它洒在日本大地上?而且这几百吨的污水,又必须经过30年陆陆续续排到大洋上,难道就不是鲜明地说明,污水让人心惊胆跳。

事件十分清楚:日本政府瞒天过海,损人利己!

视频推荐 :

 

 
 

 

反应

 

国际

中国专家首次赴日 采集未稀释核污水

(北京20日讯)中国专家将首次从日本福岛核电站厂区内的储罐中,直接采集稀释前的处理水样本进行监测。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从星期三至五(2月19日至21日)对福岛核电站未经稀释的处理水进行追加监测,以确认放射性物质氚的浓度低于标准。

作为监测参加国之一的中国,将于星期五(2月21日)首次从核电站厂区内的储罐中,直接采集稀释前的处理水样本进行监测。

由于处理水在储罐内稀释后,通过竖井排放入海,中国也要求在竖井等处进行取样。

此外,中国还计划对福岛县内卸货上岸的水产品进行取样,以测定产品内含放射性物质的浓度。

自从福岛核电站处理水2023年8月启动排海以来,中国政府就一直抱持反对立场,并禁止日本所有水产品进口。

中国曾要求对福岛周围海水和核电站储罐中的处理水等进行“独立取样”,但日本以事关国家主权及无法保证客观性为由,拒绝这一要求。

中日两国在去年9月就核废水问题达成四点共识,包括确保中国有效参与IAEA框架下的长期国际监测和独立取样活动;中国也宣布,将基于科学证据调整有关措施,逐步恢复符合规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

中国《环球时报》上个月报道,中国科研机构已完成对日本福岛附近海域海水的首次独立取样和检测分析,结果未见异常,没有迹象表明对海洋生物造成影响。

新闻来源:联合早报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