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

卖旧手机须填个人资料
防堵贼赃 方便追踪 下月生效

(吉隆坡23日讯)马来西亚手机及通讯业者公会(PPTM)12月1日起推出“旧手机回收表格”,任何人向参与的手机业者脱售旧手机或折旧兑购时,必须填写个人资料及提供身分证复印本,此举不仅可防误购贼赃,也有利警方追查不法的卖者,更有利社会治安。



该公会强调,推出这表格,是要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

虽然仍未开始推行,但相信这制度是方便警方定时或不定时上门检查时,一旦证明手机是贼赃,警方就可要求业者提供卖者填的表格,并根据卖者资料、身分证复印本及手机IMEI编号,展开侦查。

警方要求提供

PPTM主席伍景顺今日与该会理事今午召开记者会时宣布,该表格将在12月1日全面正式使用。届时,民众将手机脱售或折旧给注册于该会旗下的逾700家手机业者时,就必须填写该表格,并附上身分证复印本。

他指出,填写的资料包括姓名、身分证号码、手机IMEI 编号、地址等,而这些个人资料都不会输入电脑,以防资料外泄,且只能在警方要求时才会提供。



出席记者会的马来西亚手机及通讯业者公会筹委成员,前排左起为徐国强、梁柏耀、 帕特里克、伍景顺、张天赐及蔡金财;后排左起为符翔泳、陈晓煌、巫志伟、吴振豪、林顺诚和候志强。

警方认同旧手机回收表格

伍景顺说,该公会日前也多次与警方商讨相关问题,最终有关“旧手机回收表格”已获得武吉阿曼防范罪案及社区安全部的认同,同时发出正式公函支持。

“表格由公会设计,而且仅是本公会会员才可以获取,因此,还没注册为公会会员者,可到官方网 站www.pptm.my – member registration填写表格及上载文件即可注册加入。”

伍景顺指出,全马至少有1万3000名手机业者,但注册成为该公会会员只有约700多名,因此呼吁更多人加入。

张天赐说,手机业者误购贼赃现象存在多年,在一些个案中,业者反因销售贼赃,沦为警方调查的对象,冤枉之至。

在场的刘蝶广场执行总经理帕特里克也对这项措施表示欢迎,因为这措施可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

据一名二手手机买卖商指出,这制度确可阻吓及遏制不法之徒转售贼赃,如果要取得一百巴仙有效性,更好的做法是规定所有业者在购入旧机时,都要让卖者填表。

 

 
 

 

反应

 

要闻

名表店卷走顾客1500万 女业者图精神不佳脱罪

(吉隆坡15日讯)二手名表专卖店女业者以寄售和代购方式,卷走多名顾客约1500万令吉的名表后失联,过后以“精神状况不佳”,试图摆脱法律责任。

目前失联的手表店女业主(38岁)之前在灵市某购物广场开设手表店,并提供名表典当及寄卖服务,共吸引了逾20名男女将名表交托其处理。

有关手表店在顾客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关闭,女业者也带着寄卖或抵押的名表失联,造成约1500万令吉的损失,其中有受害者控诉,同一枚表卖给多人。

一名表转卖多人

逾10名曾典当或委托寄卖服务的受害者,今日通过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拿督斯里张天赐召开记者会。在场者有雪州公共服务及投诉部主任陈凯荣律师及顾问律师张玮伦。

一名不愿具名的受害者指出,该名女业者的诈骗手法包括将同一枚手表转卖给多名顾客,再以“协助转售”为由要求继续保管手表;受害者揭发此伎俩,是因为发现有数名受害者委托手表店寄卖的手表型号完全相同。

一名来自隆市的42岁梁姓男子(上市公司股票持有人)于去年12月12日在女骗子的介绍下,以200万令吉现款买下6枚百达翡丽(Patek Philippe)名表。

他说,事主自去年12月12日至今年1月19日都与骗子保持联系,骗子在今年1月21日突然失去联络,并且专卖店毫无预警倒闭,导致事主无法拿回其余6枚寄售名表及51万令吉现款,损失145万1800令吉。

“骗子的丈夫曾经向受害者们发送一张图片信息,内容为妻子在本地一家医院进行精神状况评估情况,试图摆脱法律责任。”

受害者兴讼盼拿回钱

张天赐表示,受害者要求讨回公道,包括一名64岁陈姓退休男子,他在去年9月将5枚名表交给骗子寄售后迟迟没有拿到任何钱,岂料今年3月9日到骗子的专卖店跟进寄售情况时,才发现专卖店已经关闭,立即向警方报案。

马华公共服务及投诉局副主任陈凯荣律师则表示,虽然现行法律能够应付此类犯罪,惟他不排除骗子会以患有精神疾病为由来逃避法律责任。

“部分受害者已经通过民事诉讼,试图通过法律途径拿回钱。”

反应
 
 

相关新闻

南洋地产
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BESbswy